阅读历史 |

义和再起卷总结(1 / 2)

加入书签

义和再起卷总结

又是二十五万字,又是两个月,哈哈。

六十六章还蛮吉利的。

这一卷,由于回到了舒适区的原因,加上之前埋的伏笔,个人认为算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一卷。

照例总结一下吧

首先是文笔。

结论是文戏对比前几卷有进步。

对于重新回到民国江湖题材的我来说,这一卷的尝试,其实是在保留既有优点的基础上,更多的去写朝堂权谋和官场斗争。

除此之外,也在尝试用更多的白描,效果和反馈似乎都不错。

下一卷是倮主麾下势力的阎浮行走们东海寻仙的团建副本,想用文笔写出点飘渺仙味来,难度很高,不过若能有所突破,会是一件好事。

总之一句话,我继续努力。

第二是人物。

结论同上,对比前几卷有进步。

这一卷主力塑造的人物有袁项城丶中山樵丶椿泰,李书文。

次要的有冯曌丶李存义丶武山。

篇幅极少但稍微用了些心思的有甘凤池丶孙圣丶黄莺。

有一些在于突出特质(椿泰),有一些在描摹变化(李书文),有一些在于对照比较(袁项城丶中山樵),算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总的来说,虽然藉助了常见历史书中的人物形象,但最后的人物刻画,我还是满意的。

不过还是有些遗憾,俗世奇人的元素应该在更早(头两次事件)就加入进去的,毕竟实力弱小时,写这些稀奇古怪的道具异术会更好看。

将遗憾留给下本书吧。

说到这一卷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大家也都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嗯,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诸如感情戏丶未来道路丶自身能力体系整合的设计,从目前反馈来看,大都平稳落地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各位看官老爷如果有什麽问题,也可以留言问我,我会尽量解答。

第三是故事。

故事方面似乎有些进步,毕竟有近代史观珠玉在前,稍作本土化调整,就已经足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