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黑与刘(1 / 2)
第240章 黑与刘
汇报完事务,又自睹了「皇家纷争」的黑状出了宫廷,回到自己家里。
他的父亲黑户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身上盖着一层柔软的毯子,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
黑状于是询问父亲,「是谁写的信呢?」
老父亲告诉他,「是黑氏世代的友人!」
「刘氏的子孙要来咸阳办差,他的父亲担忧他出事,所以特意写信希望我们可以照看一下。」
黑状听了,拍着手说,「原来如此,那确实的提前准备一下,好招待这位贵客!」
刘氏和黑氏,
都是从邮县出来的。
两家的祖先在百年以前,便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之后两家一同搬迁到了大梁,情谊仍旧不变。
直到黑夫凭藉救治秦武王的功劳,成为了秦国的卿士,改换了国籍,两家的联系才慢慢少了起来。
毕竟一个在魏国,
一个在秦国,
联络起来实在不方便。
不过黑户对此,还是很了解的。
他年轻的时候,还接受过父亲的命令,去往魏国探望受封为「丰公」的刘清,并且跟刘清之子刘仁延续了父辈的友谊。
而刘仁活着的时候,延续了父亲「丰公」的称号,担任县令,家资丰厚,所以有能力跟身在秦国的黑户,时常书信交往。
但等刘仁一死,
刘氏就衰败了。
他的两个儿子分了家产,以耕种为业。
凭藉祖先的遗泽,饱暖是没有问题的,但两国间的书信传递花费,就有些承担不起来了。
黑户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听闻刘仁去世的时候,还派人去吊信,并赠送了一些资产给他的子嗣,示意自己并不会因为对方门户的衰败,而疏远这门远亲,
希望他们可以继续通信联系。
但终究是第三代了。
再深厚的情谊,
在远隔两地,传承几十年后,都要走向消散。
无论是从地位身份上,
还是内心情谊上,
两家的差距都越来越远。
刘氏收了黑户的赠礼,只来信感谢了一两次,随后便没有了音讯。
黑户也时常遗憾,
两家百年的情谊,结束在了自己这里。
他的几子黑状,也不过是听说过刘氏的故事,而没有见过任何刘氏的子孙。
所以,
当收到久违来信的时候,
黑户心里还高兴了很久,认为两家是可以藉此机会,重续旧日缘分的。
至于身份的差距?
刘氏在秦国做卿士的时候,
黑氏的祖先还在漳水沿岸打鱼呢!
这有什麽自视甚高,看不起人家的?
他对儿子说,「按照辈分来算,来的人是刘端的子嗣,应该是我的孙辈,你的侄儿。」
「那很年轻啊!」黑状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觉得对方应该跟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
「我去替他腾一间房出来,好让他安歇吧!」
黑户点了点头,让儿子好生去办。
而在丰邑,
送出书信的刘端揣着手蹲在家里,心里担忧黑氏的反应。
多年不联系的远亲突然去信,
一个耕种为业的平民要登上秦国上卿的家门,
对方不会觉得羞恼吧?
但是他也没其他的办法,
谁让老三要送沛县实田的统计文书,前往咸阳呢?
这家伙在外面混了那麽多年,
也就在魏楚的周边跑了跑。
天天吹嘘自己的见多识广,又何尝真到过咸阳这座天下的中心呢?
而且他那个性子,
刘端还真担心,会惹到咸阳的贵人。
「这怕什麽?」
「大不了乃公不跟他们计较!」
刘季两手插在裤腰带里,随意的走过来,对蹲在地上的老父亲说道:
「书信已经寄过去了,难道还能给人收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