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章 为盟主加更!(1/5)(1 / 2)

加入书签

第238章 为盟主加更!(1/5)

「这当爹的,就是不一样!」

「有的人嘻嘻哈哈,生了也不管!」

「有的人却是什麽都想管,但就是着不说!」

就在秦军一南一北,大举行动起来时,何博正把自已泡在浩门川里面,一心两用:

他一只眼偷窥禺知人的生活,一只眼盯着咸阳宫里,又在因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之事,争辩起来的父子。

同时眼角旁光还能警到丰邑中,刘季的私生子已经呱呱坠地,而刘季还是没有赞够钱来迎娶他的母亲。

作为父亲,刘季给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为他取了个「肥」的名字。

因为刘肥生下来就很胖。

「跟个猪崽似的。」刘季如此评价他的长子。

曹氏哭笑不得的抱起这个孩子,决心自己扶养他,不管那个无耻的流氓了。

鬼神一口气看三个乐子,顿时喷喷有声,转头对身边的死鬼感慨着说道。

甘德和石申这次受到了鬼神的宠幸,被他带在了身边。

此时,

他们要边听着鬼神对周边一切的指指点点,以及偶尔发出的不明所以的感慨,边记下眼前禺知人的一举一动。

这几年来,

随着匈奴的越发壮大,原本占据着河西走廊这片丰饶土地的禺知人也受到了严重的压迫。

就像当年的禺知和昆部一样,

新旧力量之间,随着矛盾的积累,自然而然的爆发起了冲突。

旧有的存在被击败,然后像自己曾经的对手那样,即将被驱逐出家园。

而河西走廊的草场,在相继哺育了羌人丶义渠丶昆部,还有禺知人之后,又迎来了新的放牧者。

石申这个小老头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忍不住说:

「草原上的蛮夷势力,就像这春日里无边的青草一样。」

「看上去绵延到了天边,宽阔繁盛的让人恐惧,可实际上,一场风雪过来,

就可以让繁荣转为衰败。」

兴盛的很快,

衰败的也很快。

甘德也在一旁抚须说道,「可青草总是春风一吹,又要生发出来的。」

「草原上的蛮夷,永远都不会消失,无非是从一个部族,换成另一个部族罢了。」

只是这次的草原霸主更迭,同之前有些不一样。

在此之前,

诸夏对草原的了解并不多,

因为诸夏本身还有许多土地,等着君子们去占有和开发。

草原水土不足,连树木都少有生长,说着能多吃肉,可吃饭还多用手抓的,

做双筷子都难...·

所以不论从习俗上,还是文化物质上,都让诸夏君子们懒得搭理。

如此,

君子们很少会去关注草原上,那品类众多的蛮夷。

不过,

诸夏范围内的蛮夷们得到的待遇,也就比草原上的近亲多了一点罢了。

毕竟那些蛮夷已经被君子包围了,他们的结局是注定消亡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行动,跟诸夏君子们有了联系,史官都懒得动用珍贵的笔墨,去记录蛮夷的情况。

而现在,

首先在于来到草原,并且进行记录的两位史官都是死鬼。

在鬼神的庇护下,他们的行动,可比活人要轻松太多,阴间的产出,也足够让他们不用去心疼笔墨,想记什麽就记什麽。

谁让他们服侍的,就是一个很喜欢观察人间的鬼神呢?

这人间滔滔大事要写,

生活变动也要写嘛!

其次,

则在于匈奴人的兴起,

和诸夏的君子们,实在存在太大的关系了。

要知道,匈奴人兴盛之初,就不幸遭了赵武灵王,成了赵国「打草谷」的对象以及磨刀石。

于是它崛起到一半,便从空中狠狠跌落。

以草原的生态,

他们本应该一不振。

但很快,

中原便迎来了秦人一手掀起的统一战争。

大量靠近北部的遗民逃向草原,为草原带去人口丶资源,还有诸夏从燧人取火开始,积累至今的智慧。

当初何博跟庄周来草原眺望时,便见到了许多这样的人。

他们被于疼通中意识到「中原强大」的匈奴吸纳,然后结合成一个更加强大的部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