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7章 巨额补贴,双十一发布会(1 / 2)

加入书签

第577章 巨额补贴,双十一发布会

「看得出来,村里这一次,是铁了心要投资半导体,发展半导体了!」

「风口真的来了,就是不知道这些钱,哪些企业能拿到,咱们又能分多少。」

「这还用说,肯定是星逸科技,中芯国际这些半导体龙头企业啊。」

「有道理,他们代表了内地半导体的最高成就。」

「他们吃肉,我们也能喝汤吧?」

「半导体,太特麽烧钱了啊!妥妥的高投资,低回报,风险大,回本难!」

「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王逸也心惊不已。

此次大基金的规模投资,已经超过了前世。

前世大基金明年才成立,一期规模只有1300多亿,只能撬动六千多亿的资金。

直到后来科技战爆发,全面被锤,2018年的二期才达到2000亿,可以撬动万亿规模。

可这一次,由于王逸的科技战演讲和多次提议,大基金不仅提前一年成立,规模也提升了一半多,仅仅是第一期,就高达2000亿!

能撬动的资金,也直接达到了万亿!

妥妥的万亿大基金!

那几年后的第二期呢?

规模肯定更大,很可能三千亿!

到时候就能撬动1.5万亿!

若是如此,国内半导体的发展,将再也不是问题。

即便是光刻机,都有希望提前搞出来。

实际上,我们的研发能力很强,只是历史原因,起步太晚了。

一直处于追赶地位,不得不用三十多年,走完别人一两百年的路子。

甚至在很多节点都实现了反超,已经算是难能可贵。

但凡是同一起跑线,欧美日韩都会被我们甩的看不到尾灯。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种人的智商比其他种族高。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吃苦耐劳,奋发进取。

以及教育的普及程度。

过去都在吹嘘欧米教育制度多麽好,多麽发达……

自从中米对帐之后,才发现,原来咱们一年几百美元的学费,他们却欠下四十五万美金的助学贷款,二十年都未必能还清。

在国内上大学,有奖学金,有助学金,还能勤工俭学。

但凡不太懒,学费生活费都不是问题。

即便父母一分钱不给,凭藉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也能顺利毕业。

再不济还有无息助学贷款。

但在老米那边,学费高的吓人,利息高的吓人,完全拿着大学当做资本运作。

很多人五十多岁了,还没还清当年欠下的学费贷款。

只能说老米的教育制度,过于『发达』!

怪不得只有少数精英阶层,可以享受高端教育,普通阶层,压根没这个资金能力。

而教育的缺失,也导致欧米的人才数量和规模,严重不足,远不如夏国。

这直接导致,咱们的研发能力,追赶速度,都远远超过对方。

像是思科丶高通等巨头,几十年的技术成果和底蕴,华为几年就追上来了,甚至反超。

伺服器丶基带丶手机晶片丶作业系统,智能驾驶等等,都是如此。

而且是一个华为,能够单挑思科丶高通丶谷歌,特斯拉等一系列巨头。

但可惜的是,即便华为如此优秀,如此卓越,还有一群大殖子不断贬低,腹诽。

只能说欧米的远程养殖技术,实在是厉害。

这方面,咱们真的追不上。

但其他领域,只要我们开始认真,开始投入,十几年的差距,都能在几年内追上来。

大几十年的差距,也能在十来年内追上来。

如今大基金提前布局,资金充沛,王逸对国内半导体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至于给多少补贴?

其他企业都眼巴巴地看着,王逸却是并不在意。

甚至之前就主动提议,削减给半导体企业的补贴,转而投入到光刻机研发中。

无他,钱是好东西,但星逸科技完全能够自己赚。

而光刻机这玩意,却是难如登天,还需要国家机器来动员,布局,促成!

只要能尽快研发出高端DUV光刻机,王逸一分补贴不要,都不成问题。

像是2050i级别的DUV光刻机,做7纳米没有任何压力,做5纳米也可以。

足够实现战略安全了。

至于说3纳米……那意义不大。

3纳米比起5纳米,提升很有限,但成本却高得吓人。

尤其是苹果的3纳米处理器,王逸用过,没感觉多麽强大,倒是发热很强大……

赵老继续开口:「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大基金就成立。但没有急着推出,就是我们在完善细则,制定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如今大基金完善的补贴标准,全面出台。」

「在补贴方式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股权投资。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半导体企业,大基金投入资金,认购企业的股权,成为股东。企业获得资金后,可以用于研发,扩产,并购等。」

「第二种,债券投资。通过债券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利息和还款方式,把资金借贷给企业,扶持企业发展。」

「第三种,贷款贴息。大基金对于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从而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

「第四种,项目补助。对于光刻机,光刻胶,大矽片,高端工艺制程等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晶圆厂建造等产业升级项目,都给予一定的补助。补助额度,视情况,视进度,视成果而定。」

「第五种,风险补偿。对于尖端核心技术的研发,大基金全力支持,即便失败了,我们也会给于一定的风险补偿。从而杜绝企业的后顾之忧,鼓励半导体巨头放下包袱,攻坚尖端技术!」

……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这样的安排,自然最是合理。

前三种不说了,优质企业,大基金投资入股,债券投资,贷款贴息,都是应该的。

至于后两种的项目补助和风险补偿,则是纯送钱了!

但所有人清楚,这里面的门槛高的吓人。

必须是高端的产品,必须是尖端技术,才能拿到补偿和风险补偿。

比如光刻机研发,所有核心企业和机构,都会给于项目补助和风险补偿。

研发成功,自然最好,皆大欢喜。

即便失败了,大基金也会给于补助,给于风险补偿。

没办法,不这样,谁敢花那麽多钱研发光刻机?

「接下来,公布前三种补贴的细则和标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机构,都可以申请。经过大基金评测之后,给于股权补贴,或者债券补贴,贴息补贴。」

「至于项目补助和风险补助,则是大基金主动对接,给于补助。」

随后,所有标准一一详细介绍,并且进行了现场答疑。

还有专门的工作小组,现场对企业进行对接。

很多企业,当场就开始了沟通。

不过最后大基金还得研究审核。

大基金的钱,每一分都得花到刀刃上,不能乱来。

而一些大企业,则有工作小组专门对接,进行详细洽谈。

像是中芯国际,在多个方面都有补贴,最终拿下了130亿资金。

对此,中芯国际的老董都笑的合不拢嘴。

不过再看到星逸科技的补贴金额,他就笑不出来了。

星逸半导体,直接拿到了345亿的补贴!

并且不是股权投资,也不是债券投资,而是项目补助和风险补助。

对此,中芯国际都满是懵逼。

同样懵逼的,还有王逸!

王逸提议削减对企业的补贴,转向投资光刻机,本以为星逸半导体的补贴也会大幅度缩水,最多能拿几十亿就不错了。

却不想,竟然高达345亿!

这完全超预算了!

可仔细看看那些补贴明细,王逸就明白了一切。

其中205亿,是项目补助。

比如28纳米工艺,40纳米工艺,都有补助。

星逸科技B1丶B2丶M1丶M2晶圆厂都已经投产,也都有补助。

尤其是28纳米的投产,补贴金额非常高,是40纳米的五倍!

还有光刻胶的研发,EDA工业软体的研发,大矽片的研发等等,这些项目也都有项目补助,并且有风险补助。

如此算下来,星逸科技拿下345亿的补贴。

对此,其他企业虽然羡慕,可也觉得没什麽问题。

毕竟星逸半导体的成就过于显眼,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内地第一个40纳米工艺突破,第一个28纳米工艺突破,全球顶尖的晶片设计,最高端的封装工艺等等,这些都是星逸半导体的成就。

随便拿出一项,都够其他企业吃一辈子了。

何况星逸科技一次性实现那麽多,完全值得345亿的补贴!

对此,王逸自然不会拒绝。

有了这笔资金,星逸半导体完全可以发展的更好,更强大。

此外,也可以空出其他资金,用于投入光刻机的研发。

大基金给的钱,都是专款专用。

实际上,王逸对于大基金提的建议很多,除了削减对企业的补贴,转向光刻机之外的其他补贴,还提议改革大基金的投资和补助发放模式,希望大基金的每一笔钱都严格把控,都分期支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