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2章 放权,智家大改革!(2 / 2)

加入书签

但平板和电视赛道,就没那麽简单了。

说白了,平板和电视赛道的上限,就那麽高,一年大几千万台撑死了。

想要破亿?非常困难。

除非王逸直接推出无界平板,无界电视,把平板和电视的价格,都打到两千以下,那可能破亿。

但这意义不大。

市场容量是有限的,真把价格打到两千以下,或许最近几年能销量暴涨。

可一旦市场饱和,后面还是麻烦。

毕竟平板和电视,都与手机不同。

这年头的手机,更新换代很快,一两年就换一部。

可电视不同,一台用个四五六七八年,都是正常的。

前世王逸老家买的乐视电视,1999买的,除了老董跑路,七八年都没出其他故障。

正是因此,未来国内电视的年销量会越来越低。

没办法,很多电视,五六年都用不坏,根本用不坏!

想换都没理由。

同样,这几年星逸电视能热销,可几年后,市场也会饱和。

因此,无界电视不能急着出,只能先卖星逸电视,卖溢价。

溢价卖不动了,再出无界电视,收割下沉市场。

等到两千档都饱和了,那整个市场也就到头了。

也正是因此,多年后,85英寸的大电视,都会卷到两三千。

55寸的电视,一千冒头!

市场饱和,大品牌都得白菜价,没办法的事。

至于平板,比起电视也不遑多让,用个五六年都没问题。

前世,王逸的手机两年换一部。

ipad六代,一直用了六七年,外壳都摔的翘嘴了,钢化膜都坏了多张,平板依旧正常服役,玩吃鸡都行。

正是因此,王逸对于无界平板的研发,都直接取消了。

等到什麽时候,中高端平板市场趋于饱和,再出无界平板。

若是现在就出无界平板,售价999,能把ipad干废,也能把星逸平板送走!

只能说,平板和电视市场市场容量有限,很容易趋于饱和。

而智能家居的天花板,那就高了。

像是空调,虽然也能用好几年,但问题是空调是刚需,一栋房子就好几台。

未来正是房地产爆火的几年,空调的销量也会与日俱增。

同样,空气净化器丶加湿器丶油烟机等等,都是如此。

这个赛道的天花板,比电视丶平板高得多。

也正是因此,此次发布会在星逸智家总部,而没有在隔壁的星逸电视总部。

「放心,董事长,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孟庆振拍着胸脯保证道。

王逸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接下来给你们星逸智家部门最大的权限,你们可以自主提报项目,自主研发设计新的智能产品,增加新的产品线。到时候报批就是。后续新品,你们也可以自行发布。」

可以说,王逸放权了。

最初,星逸智家发布希麽样的产品,如何做产品,什麽时候发布,都是王逸来定。

而现在,全部放给了智家部门。

让他们自己发挥,自行决策。

有新的创意,立即组建团队头脑风暴,作出具体方案,立即报批。

审批通过,立即批研发经费,组建团队,进行研发。

研发出来,立即量产发布。

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创新,只要不赔钱,王逸都会支持。

若是什麽都加以限制,智家部门反而被限制发展了。

「感谢董事长信任,我们绝不让您失望。」孟庆振心情大好。

如此放权,足见王逸对他们的信任。

王逸摆了摆手:「当然,我放权了,责任也就落到你们自己身上,今后所有的项目都有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每个签字的管理层,都是责任人。项目成了,所有人都拿奖金。项目失败了,所有签字的人,都得负责任。你们的考核,也都是看项目,看产出,看营收。」

说白了,权力给了,机会给了。

但KPI和责任制度,也都来了。

作为管理层,胡乱签字,拿着公司研发经费大水漫灌,什麽垃圾项目都投,那可不行!

所有项目都得要求利润,创收就奖,亏损就罚。

但若是怕亏损,开始不作为,什麽项目都不批,那也不行。

KPI在那放着。

每个管理层,每年,每个季度,都有KPI,都有内部竞争。

什麽项目都不做,业绩上不去,也得下课。

王逸的策略,就是让各个管理层努力奋斗,为了完成KPI,多做一些优质好项目,把星逸智家做大做强,给公司创收!

半导体太烧钱,全靠手机丶平板丶电视丶智家丶美妆丶服装等业务养着。

也正是因此,前期星逸科技基本实现了不贷款,都能养得起半导体。

毕竟之前帐上资金充裕,能够搞来钱,没必要贷款。

没必要自己的资金放在银行低利息,再高利息贷款……

可现在不同了,星逸科技开始重资产模式发展。

开始大规模地投建产业园,地产,开始大手笔地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当做员工宿舍。

这些项目也都会消耗大量资金,不得不开始抵押贷款。

好在星逸科技是优质企业,很多城市都在招商引入,都会给予补贴,做成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

对此,王逸双手欢迎。

甚至直接让投资部向钱看。

同样的二线城市,谁给的钱多,谁给的政策好,就去那个城市建产业园!

没错,就是这麽现实。

当然,那些营商环境不好的地方,不在考虑之列,这些地方早就进了星逸科技的黑名单,跪求都不去投资。

而且就当下星逸科技的实力和地位,一线大城市都在抢,其他地方也不敢做的太出格了。

毕竟星逸科技背后,可是官方都大力扶持,没谁敢这个时候跳出来作妖。

就像很多城市都有地头蛇,谁的业务都敢拦下要一笔保护费,为什麽不敢拦顺丰,拦三通一达?

他们的业务,可是遍布全国,但却没有受丝毫影响。

理由简单,比起这些巨头,那所谓的地头蛇屁都不是。

做物流的,都是打出来的。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背景有背景。

即便是浩南哥带着所有兄弟都来了,也得被打个半死,最后跪着求饶,爬着出去,还得卖房卖车支付物流巨头的补偿金!

能做大的企业,都不简单。

就像某个很有手段的人,逛个商场都能倒赚几万,住个院都能讹医院几十万,遇神骗神,遇佛讹佛,轻而易举讹到数千万资产。

当真是风头无二,谁也奈何不得。

直到她遇到某空调巨头的项目经过她的某某村,想讹一笔巨资。

结果不仅一分钱没拿到,反被对方揭了老底,送了20年免费伙食,罚款数百万。

本就是中年妇女,再20年,能不能活到出狱,都难说。

这就是大型企业的魄力,绝不妥协,不但不妥协,还会死杠到底。

与之相比,所谓的地头蛇,根本不值一提。

说白了,地头蛇也只会欺软怕硬,对于小企业,往死里欺负。

对于大企业,敬而远之,除非想被一锅端了,集体进去。

正是因此,星逸科技在全国各地的项目,都进展得很是顺利,没谁敢阻挠,敢闹事。

至于地方,都恨不得星逸科技的产业园尽快建成,投产,创造GDP和税收,他们体制内的待遇,也能好一点。

要知道,地方体制内的资金,都靠地方财政。

地方有钱,都能按月发,足月发,甚至发绩效。

若是没钱了,那就难说了。

所谓的旱涝保收,也得看能不能借到钱。

自己没钱,又借不来,几个月延发,都是正常的。

事关所有人的待遇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前途,对于星逸科技更是大力支持。

如此也算是顺风顺水。

王逸走后,整个星逸智家部门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模式。

权力大了,各个部门都可以搞自己的新项目。

只要有商业价值,提报上去,都可以拨付研发经费。

只要做起来,整个业务组全部拿高年终奖,甚至升职加薪。

一时间,星逸智家的所有员工,都有了积极性。

在其他企业,想出头,都得看天时地利人和,都得等机会。

运气不好,基层磨炼好几年,都没机会。

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结果30多岁了,大势已去,离中年被裁不远了。

可以说,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可悲可叹,但却是很多人的写照。

谁年轻的时候,还没点热血,没点梦想?

只是一直没有施展地机会,渐渐地,年纪大了,热血凉了,梦想也淡了,不得不躺平……

但在星逸智家不同。

放开权限,谁有好项目,都可以报上去。

若是怕被领导抢项目,直接报给智家事业部总裁孟庆振都行!

只要项目有前途,立即批资金,配置团队,提供各种支持。

而提议人自然是项目经理,只要把项目做成,必然升职加薪。

可以说,这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要是在别的企业,根本不现实。

李四有了好项目,报给主管张三,张三眼睛一亮,立即当成自己的项目,报给经理周二,周二又找上副总裁赵一……

最终成了赵一的项目,作为回报,安排周二成为项目经理。周二又拉来张三当组长干活。

至于最初的李四,什麽没有不说,说不定还会被排挤出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