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唱片收入(2 / 2)

加入书签

「不错,我可是期待好久了,也不知道这次能结算到多少钱。」

一听到钱,汪东城第一个两眼发光,他不像吴遵与辰亦儒,本身家里就有钱。

他身上现在都还背着债。

虽然因为今年飞轮海火爆的原因,他挣了不少,也还了大部分,但还有一小部分没还,现在就指望着唱片结算。

「外面的报纸说我们这张唱片的销量已经超过百万张。

你们觉得真有这麽多吗?」

四人一起往外走,辰亦儒摸着下巴分析,「如果真有百万张的销量,我们每个人应该都能分不少吧!」

「是不是百万张,还得看出货量。

媒体跟公司对外宣称的数量最好不要相信。」

在这个圈子待得越久,很多东西也就看得越明白。

就说这唱片销量,唱片公司对外往往会报一个特别高的数据。

然后对内,对歌手以及有版税的创作人,公司又会说,「其实这张唱片的销量很低,外面的数字是为了宣传……」

所以,说到底,一张唱片的具体销量其实最真实的只有唱片公司才知道。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最主要还是要看唱片公司的底线。

好一点的唱片公司,就算虚报数字,也会让你有些钱赚。

没良心一点的,则可能会让你一分钱赚不到,还倒贴都有可能。

吴焯只希望,华研不会是那种没良心的。

一边讨论着,几人来到陈惠英在华研唱片的办公室。

陈惠英今年过来也是够忙的。

光是办公室都搬了三次。

最开始在天熹,后面飞轮海在可米国际的运作下成立后,她把办公室搬到了可米。

最近,因为华研要求对飞轮海进行更严格的培训,飞轮海的培训工作转到华研这边,陈惠英也跟着把办公室办了过来。

「你们几个来的正好,我正想去找你们。」

办公室里,见吴焯几人进来,陈惠英笑着拿出一份报表,「这是《飞轮海》这张唱片的销量数据,以及收入分配,你们看看,过两天你们的收入会由公司打到你们的帐户。」

吴焯几人都没心情跟陈惠英聊天,纷纷接过报表看了起来。

报表上写的《飞轮海》总数据是73万张。

台省16万,新加坡4万,港澳5万,内地40万,其他如美加丶泰国丶马来西亚等地区的合计数据是8万。

吴焯暂时没去分析华研亦或者百代唱片有没有吞数据。

而是继续往下看。

台省16万,批发价售卖给玫瑰丶大众等唱片行的价格是190台币一张,16万就是3040万台币,折合成人民币在600万左右。

新加坡4万张销量,批发售价8新币,总收入32万新币,折合成人民币是160万。

港澳5万,批发售价40港币,总收入200万,折合成人民币是180万。

内地40万,批发价37人民币,总收入1480万。

其他地区的8万,平均批发价在40人民币,总收入在320万左右。

算下来,这张唱片的总收入是2800万左右(前面有些零头四舍五入了)。

2800万人民币中,需要扣除碟片成本丶运输成本丶宣传丶制作1300万。

最后剩下1500万。

这1500万还要分600万给百代等其他地区的唱片发行商。

剩下900万,华研拿走一半,也就是450万。

450万里,可米再拿百分之三十,飞轮海四人剩下315万人民币。

四人平分,一人78.7万。

吴焯这里,经纪公司再抽,剩下47万。

看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数字,吴焯沉默了。

这特麽都还不如自己去内地参加一个活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