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巴菲特来港(1 / 2)
第580章 巴菲特来港
航运业的暴利,还是能够维持几年的,这其实也足够了,未来几十年行业不行,那谁也没办法,只需要能够维持经营,也就够了;
很多人在做生意的时候,容易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认为自己应该只做长期生意,可实际上99.9%的人,能够赚两年,也就够了,甚至就算是一些大公司,也很难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畅销一辈子,都是不停的研发更新叠代等等。
航运公司未来的定位,其实还是规模,再加上自己也会进军港口,两个产业搭配也能保证安稳的运营;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内地这个未来全球经济引擎,抓住这个市场,那就稳妥了,无论是航运还是港口,甚至其他产业,也都是如此。
时间很快到了6月底,香港的夏天开始热了起来。
太平山,杨家别墅内,下午,苏依依很是开心的从外面回来,正在看报纸的杨文东看到后,顺口问道:「什麽事这麽开心?」
苏依依来到沙发边上,打开前方的一瓶纯净水后,说道:「我们和伯克希尔的合作,终于算是谈好了,美国那边的代表,大概会在一周后来香港。」
「不容易啊,这件事折腾半年多了吧?」杨文东笑着问道。
与长兴集团很多时候办事雷厉风行不同,很多企业涉及到投资的业务,那流程可是非常慢的,如果是海外投资,那就更正常了;
其实这也是对的,杨文东能够果断是因为知晓未来,投资的也都是安全丶且未来增幅较大的国家地区,又或者在欧洲投资,那是为了ZZ目的,赚不赚钱都无所谓,自然也不需要考虑太多;
如果这个时候让他去投资墨西哥丶东欧或者一些名气很小的东南亚国家,那他也会需要确定很久,才敢投资,且也只会小规模开始。
苏依依点点头道:「是的,伯克希尔那边在前期对香港工商背景进行调查就花了三个多月,然后又是调查投资风险,考察香港这边工人质量;
这些流程倒是对的,就是太慢了,我这边催了很多次,他们才赶过来,要不是伯克希尔的技术比较可以,我都不想找他们。」
「大公司都是这样的,而且毕竟是美国人,到哪眼睛都有三分滤镜的。」杨文东叹气说道:「想学他们的一些技术,很多时候就得配合他们,相对来说,只是进度慢还算好的,有些时候他们还能给你提出一大堆无理要求。」
香港这边可能还好一点,有些合作不了,那就算了,外方如果真的看中香港,那也强势不起来;
但在有些地方就不一样了,比如前世内地,那是想真的引进技术的,这就可能碰到很多无理要求了,可也没办法,没技术就只能忍着了。
苏依依道:「是啊,等他们来香港建厂了,希望香港这边能够早点学到他们的技术吧。」
「这些技术其实也不是那麽重要,真要买也能买的到,主要还是市场,外方市场才是最重要的。」杨文东又问道:「美国对香港的纺织业有制裁,这个问题,伯克希尔准备怎麽解决?」
香港这个地方,虽然曾经只是一个小城市,可在工商业领域都创造出了不少神话。
80年代,香港对外投资的最高记录,是全球第五,仅次于德国,当年也让欧洲政府都感到震惊。
而纺织业,巅峰的时候,也仅次于义大利这个国家,位列全球前十,可人口却不足义大利的十分之一。
早在50年代,香港大量的纺织业产品开始出口全球,因为量太多加上美英之间的矛盾,香港的纺织业便被美国制裁了。
苏依依笑道:「这个问题不大,美国虽然制裁了香港纺织业,但深度要求不高,只要将香港的货物送到其他地方,稍微再简单加工一下,重新换个标就好了。
伯克希尔在墨西哥就有工厂,以后将香港的货物运输到墨西哥,然后改个便签就行,美国政府又不会知道这种事。」
「其实是知道的,只不过很多时候不在乎罢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这种小制裁,其实就是故意增加成本,并非真的指望制裁。」
很多时候制裁其实也是为了经济目的,而不是一巴掌拍死,转运这种事情,一个正常普通人都知道,政府怎麽可能不清楚。
也只有前世的晶片制裁,那才是真正下死手的,这个目的,是高端产业之战,而不是区区关税问题了。
「也对,反正这样是行的通的,很多香港公司都这麽操作。」苏依依接着说道:「未来的核心问题,是香港的成本经过墨西哥走了一圈之后,还能不能比的过墨西哥。
如果成本比的过,那香港这边就会增加投资,反过来就不会了。」
杨文东笑说道:「放心,绝对没问题的,我非常看好这个项目,而墨西哥那边,算了吧!」
整个全球,欧美的工业转移在50年代就开始了,但除了亚洲几个国家,没有一个能够承接住。
甚至在冷战时期,北极熊与秃头鹰为了拉拢一些国家,那是真的手把手给技术给设备给工程师,但中东非洲东欧南美这些地方,都是一滩烂泥,扶不上墙,根本就不想发展工业,也没有足够的魄力去扶持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