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1968年,牛市开启(1 / 2)
第494章 1968年,牛市开启
对胡应相的帮助,算是兴趣,投资他其实也是比不上李嘉成等人的;,
不过他对于内地基建的兴趣,或许对未来的自己有一点帮助,以内地的基建蛋糕之大,就算杨文东的资产再扩大百倍也只能吃下一小部分,那自然也可以带着其他人一起参与,也能分摊zz上的一些风险。
而胡应相这样的人,也该获得比其他未来四大家族更高的财富,或许,等未来一些自己看不上或者不合适投资的方向,也是可以指挥他去做的;
当然,自己也得有足够的股份,互利共赢才是王道,不然他也不会做慈善帮助别人致富。
香港,太平山:
杨家一行人乘坐多辆豪华奔驰防弹轿车,来到了一栋别墅之前;
众人下车之后,苏依依看了周围一圈,道:「这个面积大小,比我们现在的房子要大多了。」
「对,太平山的房子,面积当然要大多了,不然凭什麽成为香港的政商中心人士聚集的地方?」杨文东笑说道。
这次地产危机爆发后,他在8月份的时候他拿下了两栋太平山的正常别墅,不过他也不太想住二手的,因此就向港府直接买下了太平山的一块地皮,然后自己建房子;
港府一般很少批准太平山地区的新地皮,不过特殊时候,就不会在意了;
苏依依又问:「那这房子什麽时候能建好啊?」
杨文东笑道:「大概69年初吧,我们自己的房子,不是商业楼,所以还是要慢工出细活的,后续,各种家具丶装修材料也需要静置一段时间。」
虽然他购买的很多家庭用品都是最高品牌的,但这个时代对于环保意识不强,他也是担心装修完之后还有甲醛之类的致癌物,特别是家里还有婴幼儿,所以宁可再等等,反正也不急。
「那也就一年出头了。」苏依依算了下说道。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中,内地一位领导最终发话:香港保持原样;
消息一出,香港所有人对未来的猜疑丶不相信终于全部消失了,至此,股价与房价,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逐步恢复
郑志杰,方先名一起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收获。
「杨生,这是长兴地产目前所有物业的详细资料。」郑志杰将一份厚的文件夹递了上来,道:「这里面也标注了每个物业的投资或者收购年份,以及早期花费的成本;
其中后半部分都是今年收购的,一共涉及16栋大厦,417处临街商铺丶722处大小不同的写字楼物业,另外还有131块地皮,总面积超过了800万尺。」
「800万?我记得置地的持有物业超过1000了吧?」杨文东翻开文件夹后问道。
郑志杰道:「是的,置地有很多大面积的大厦,一栋大厦就三五十万尺,这样的大厦就十几栋了,然后在港岛中环以外,也有着大片地皮丶楼房丶货仓等等,这些也是置地百年来的积累,我们这半年还是差了点。」
杨文东笑道:「也没事,也接近了,再个,这可能也是双向接近的,虽然经济危机可能过去了,但我还是会继续收购一些物业的。」
从明年开始,香港地产开始走高,牛市开启,这让很多在传统业务发展不顺利的英资也开始进军地产市场,比如太古丶港灯丶会德丰等等。
但这群英资对于地产不是很了解,不敢像华资那样杠杆上满的模式运营,于是保守的他们会采用卖地筹集资金然后再开发另外一块的模式,虽然这样没什麽风险,但利润率自然就大跌了。
而接手那些地皮的富豪,也就是未来四大家族的几人,或者另外几个地产新秀,这些公司在67年抄底赚了一波,然后又低价拿到了英资洋行的最优质土地,开发出来后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也为未来他们崛起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郑志杰笑道:「那样就更好了,不过如今我们手中也有了大量地皮,或者非常旧的楼不适合出租,那要不要开发?」
长兴地产如今分为三个核心业务:开发丶置业以及基建。
从63年开始,杨文东便下令开发这一块逐步暂停,直到今天,快5年了,时间也太长了,不过也恰好躲过了这一轮最惨烈的经济危机。
杨文东道:「可以开发了,只要不是港岛或者九龙重镇的核心位置,其他地方,能合适开发住宅小区的,那就开发住宅,合适开发写字楼的就建写字楼,工业用地也可以建工业楼,放心建,上一波低价跌成那样,未来几年肯定会长期走强的。」
虽然想在地皮面积上超过置地,这也算是个小目标,但位置一般的,没必要长期保留,之前经济危机的时候,时间短,选择性不强,差不多就收购了,但后面时间就长了,他也需要将这些地皮开发了,然后再去购买位置佳的物业来长期持有,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意义上赶上置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