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章 收服鲁肃,迁都雒阳,还於旧都!(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朕会出一道题来考校考校你,你若是回答得上来,便算作一功,抵去罪过。」

「若回答不上来,虽然朕也不会杀你,但少不了让你受刺配流放之刑。」

鲁肃虽然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对于刘协来说,朝廷的威严法度才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存在。

若无法度,国将不国。

所以他不会直接免去鲁肃的罪过,而是看鲁肃自己的本事,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流放也就流放了。

鲁肃此时的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但他也清楚这是天子给予他的一次机会,所以拱手正色道:「请陛下出题!」

「朕想想。」

刘协稍加思索,这时他看见手中摺子上的内容,于是便问道:「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兖州丶豫州的那些世家?」

这份摺子里提到的,正是关于如何处置兖丶豫二州那些支持曹操的世家大族的事情。

刘协在得知二州收复后就在思考这件事了,只不过还没有拿定主意,现在刚好拿来考校一下鲁肃,看看这位才能不输管仲丶乐毅的名士的水平到底怎麽样。

听到这个问题,鲁肃心中一沉。

因为这问题可不简单。

兖州丶豫州那些世家大族支持曹操,妥妥的一个从逆之罪,从轻处罚的话朝廷的威严不在,从重处罚的话又牵扯太广。

所以必须要想一个既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们切身疼痛,又能让他们接受的办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让朝廷受益。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

鲁肃陷入了沉思。

而刘协也不着急,问出这个问题后就继续处理政务,给足了鲁肃思考的时间。

就这样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鲁肃方才开口道:「陛下,草民想到合适的处置之策了。」

「嗯?」

刘协略有些惊讶地看了过去。

他都准备好给鲁肃几天的时间慢慢想了,结果这才过去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居然就想出了合适的办法?

「何策?说给朕听听。」

鲁肃早有腹稿,道:「敢问陛下,如今拿下兖州丶豫州二地后,陛下接下来是否打算收复江东或者进军荆州?」

刘协挑了挑眉,看了鲁肃一会儿后,点头道:「的确如此,等到消化完此番大胜的战果后,朕便会继续兴兵讨贼。」

这件事不难猜,鲁肃看出来也正常。

但他好奇鲁肃问这个做什麽?

只见鲁肃说道:「陛下,草民以为如今有件事情比兴兵讨贼要更重要,或者说这件事关系到陛下接下来一统天下的大计。」

「说。」

鲁肃神采奕奕道:「陛下若想兴复汉室,必先还于旧都!草民所说的事,就是将都城迁回雒阳!」

「陛下如今已经一统北方,眼下连中原之地也囊括在手,邺城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

「雒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

「陛下若迁都回洛,往西有函谷关丶潼关可守;东丶北则已被陛下掌控,届时陛下便可携北而伐南丶直取荆州!」

鲁肃一一列出迁都雒阳的好处。

刘协皱眉道:「迁都雒阳,与处置兖州丶豫州的世家大族有什麽关系?」

「当然有关系。」

鲁肃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雒阳经过董卓丶郭李之乱,早已不复曾经的繁华,城池破败楼阁坍塌,内库被烧为锦绣灰。」

「陛下若想迁都回雒阳,必然要重建这座都城;但重建都城又太过劳民伤财,会使国库空虚。」

「故而,草民以为可令兖丶豫二州的世家大族负责重建雒阳,以抵他们犯下的罪行。」

「相信重建雒阳所耗费巨大开支足以让他们痛彻心扉;但为了赎罪,他们却又不敢不做。」

「草民以为这是最合适的处置办法。」

在鲁肃看来,与其动刀子屠戮那些世家大族,不如让他们出钱出力重建都城,此举对朝廷是最有益的。

刘协听完在心中思索了起来。

还于旧都,这件事他此前并没有想过,他一直觉得迁都回雒阳是要等一统天下后才要做的事。

不过听完鲁肃的一番分析,他又觉得似乎也是到了迁都回去的时候了,北方终究不能和中原地带相比。

而且迁回雒阳不仅仅在战略上有重大意义,也能给朝廷威严丶天子威严带来巨大提升,就像是流落在外的皇帝回到了他的宝座上。

「陛下觉得此策如何?」

鲁肃密切注意着刘协的表情,此时他已经顾不上什麽礼仪了,心中十分紧张,只想知道天子满不满意他的这个回答。

刘协沉思良久,方才说道:「此事朕需要与诸位臣工仔细商议一番,才能做出论断。」

「不过……算你过关吧。」

刘协心中是觉得迁都之事可行的,让兖州丶豫州的世家大族负责重建都城,也的确是个不错的惩罚办法。

既能让他们出血,也能免去杀戮。

他毕竟不是什麽嗜杀的人。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杀了这些世家大族们得到的好处,远没有让他们去重建都城的好处大。

「谢陛下!」

鲁肃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刘协收起心中的思绪,淡淡说道:「你的罪过就此免去了,从明日起便去尚书省,到诸葛尚书麾下做事吧。」

左民尚书这个职位要处理的事情颇多,鲁肃也算是内政方面的一大人才,刚好可以派去给诸葛亮分担压力。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鲁肃恭恭敬敬地叩首谢恩,心中一时间百感交集——他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了!

「退下吧。」

刘协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奏摺上。

但鲁肃迟疑了片刻,咬牙道:「陛下,臣斗胆一问……您打算如何处置周公瑾?」

他并不知道周瑜如今的处境如何。

所以才会趁这个机会问一问。

而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瞬间,大殿内的气氛便随之冷了下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