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第百三章(2 / 2)

加入书签

然后又摇头,“混不出名堂,也可以回家嘛。又不是不要他了,说这么狠的话……”

观暮雪在边上轻轻解释,“三哥,江流还是个孩子,容易鲁莽执拗,是很正常的事。你我少年时不见得就比他稳重自持。”

他说完,放下杯盏仔细地想了想,“我倒认为……不阻拦也好,让他在外头吃点苦,长长教训。男孩儿嘛,总要长大的,指不定过几个月便回来了。”

后者先是低低叹了口气,继而发愁,“闯江湖不比在家里,我是怕他遭罪,若被欺负了,都没人能给他撑腰的……”

那话语里,满载着长辈对孩童般深重的担忧,几乎是毫无保留的。

观亭月忽就从漫天交织的谎言里沉淀了下来,无端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憾然,只静静地注视着手中茶汤。

里面有被水泡皱了的叶片。

七日后,在京城暴雨止息的当天,菜市口迎来了一场大热闹。

午时三刻还没到,满城的闲人们已里三层外三层聚成了圈——其中,也有不闲的,比方说围裙尚未解下的屠户与拎着锅铲便出来的食铺大厨。

听闻今日要上刑场的,正是前些时候在御街路上,祈福仪式中兴风作浪的前朝大太监。

真探究起来,里头的水可就深了。

这太监据说是老子老娘在昔年圣驾入京时死于绥军之手,因为家道中落,对当今一直怀恨在心,企图报复。

而那位城门卫统领卓芦又惦记着官位晋升,骗得老太监信任,双方于是各怀鬼胎地搞出了四月三十晚的闹剧,使得龙颜震怒。

卓芦在他俩狗咬狗时已被对方割喉而死,老太监却还活着。

如此犯上作乱之人,朝廷自然是要惩前毖后,以儆效尤,好震慑那些还藏在暗处,贼心不死的余孽们。

大雨后的天儿到正午太阳当头暴晒。

站在人群外还能听到这太监操着不男不女的腔调隔空对骂,骂围观的看客,骂监斩官,骂皇帝,骂到最后不得不命人堵住了他的嘴方才作罢。

日晷的影子慢吞吞地落到三刻之上。

不多时人丛中传来整齐的唏嘘声,方知是刽子手下了刀,人头落地。

按照圣旨所示,他的头颅将挂在菜市口示众一个月,百姓们散开时议论纷纷,说天气这样热,怕届时多半是又腐又臭了。

刚与身躯分离的脑袋还在往下滴血水,不少人惊慌地从木质的牌楼下跑过,恐沾上血污惹了晦气。

人流涌动的长街里,某个偏僻的角落,少年正定定地注视着高处苍老而脏污的人头。

太监都是没根的男人,纵然年迈也不生胡渣,但从此处看去,那的的确确是颗老人的脑袋,发丝花白凌乱,皱纹纵横,五官眉眼写尽了沧桑。

哪怕卫兼再怎么自私阴险,毕竟是照顾了他十几年的长辈……

而到这最后一刻,他也还是拼了命地,想替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高阳承绪沉默地用力扣紧了身侧的一堵墙。

世事变迁,六年时光足以让他从男孩儿长成少年,但也仅此而已了。从前改变不了的,如今也还是改变不了。

“你的病没好,出来走动,可不利于伤口恢复。”

背后突然响起一个清朗儒雅的嗓音。

他因为吃惊,回身的动作略急促了些,果然牵动了胸膛的箭伤,疼得龇牙咧嘴。

观暮雪转动着轮椅上前,拉过他的手,掐住虎口处的穴位,以减轻些许痛楚。

“你……咳咳。”高阳承绪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说过,在京城我若想寻一个人,很容易。”他好整以暇地一笑,见他还捂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