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1 / 2)

加入书签

第258章 (大章)你再猜

乐鹿呙低头看着火三轮的结构,一边挠头:「没道理啊,完全没道理啊!」

他满头头发乱糟糟的,手里拿了个扳手,左看的又看。

身穿白大褂的乐鹿呙,看上去就像个疯狂科学家。

……

准确的说,他就是个疯狂科科学家。

霍海这一路出行,乐鹿呙直接跟着走的。

霍海搞了一个内燃机车队,直接进行长期路测。

对于大汉其他人来说,他们很难有钱用得起这麽大规模的内燃机汽车。

就算是烧汽油,他们都烧不起。

他们要用汽车,要麽等汽车形成生产力,要麽是汽车能够极少毛病的使用,不出问题的使用,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面子。

而霍海不一样,霍海这次出行,组织了超大规模的车队。

上百辆汽车,其中货车足足四十辆,二十辆是跟随的士兵,二十辆是拉各种物资。

每到一处河道,火车站,就会有新的油料送来。

这些三轮的马力大概在四五十的样子,货车的马力要强不少。

一路上,一旦遇到任何问题,乐鹿呙就要上去解决。

时间久了之后,乐鹿呙把自己的头都挠秃了。

霍海还在旁边吃瓜,一边吃瓜一边起哄:「太子的人正在长安紧锣密鼓的研究电车,如果让太子先成功了,你所有的成就,就全部等于零咯。」

乐鹿呙咬牙:「这小问题,我已经检查到问题了,这是刹车的油管里面有空气,看样子需要再这儿安装一个泄气阀,以后新加油后,泄气。」

霍海嘴角上翘。

这种问题,其实霍海知道。

霍海看过很多视频,视频里就包括一些换刹车卡钳的视频,就有这个环节。

如果是真正的后世那种复杂的车,霍海可能看不懂,看到一个问题,不知道具体是什麽地方出问题了。

但是现在这车,部件就这麽多,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就这点,霍海还想不到麽。

卡钳这个结构都是霍海故意提点乐鹿呙他们,他们才发明的。

「检查出来了就行,继续走吧。」

这个车队,如此盛大,很多人都能看得到。

沿途,那有问题的人,看到这个车队来,简直是心焦的不行。

而大部分人,看到车队,就知道传说中的大司农,武侯大人要来了。

霍海从泰山脚下出发,他的前进方向任何人都猜测不到。

霍海没有往东去千乘,去齐鲁。

没有往北去河北。

没有往南去淮河。

甚至没有去宛城。

霍海乘坐火车,略过了宛城,然后和船队汇合,一路往长江上游,来到了蜀郡的港口。

霍海,要去的是成都。

其实从开始新商改以来,出了长安之外,最先发展的就是成都,比洛阳的发展都还要早。

但是,无论是霍海还是刘彻,都没有去过成都。

整个长安,除了张骞在经略天竺,住在成都之外,也就是卫青的弟弟在当初准备攻打滇国时来过蜀郡,结果当初也没打起来,很快就回归了。

所以,成都一直都是按照预设的目标在发展,报表上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具体真实的情况是怎麽样,没人知道。

目前成都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主要是针对天竺。

的确海上已经可以去天竺的南方沿岸了,但是天竺的人口都住在北方。

要利用天竺的人口,就需要让他们做工,产生各种价值。

而目前,让他们南下去进行海运反而是个大麻烦。

这麽乌央乌央的人口,在没有预防传染病的能力的情况下,去比后世还炎热的天竺南方海域,进行高强度劳动。

那就是往大汉本部传染传染病。

所以,目前天竺生产的商品,最好的出路是从陆路,送往成都。

在成都进行工业生产,然后从成都往长江上输血。

长江不是后世那个长江,沿岸就算有再多的经济政策支援,都没办法追上北方发展速度的百分之一二,更不要是追上一两成甚至是循环起飞了。

唯一的方法就是从长江上游,疯狂的往下游灌输便宜的工业产品,降低生活需求,提高下游各种工作的工价,让他们飞速完成原始积累,大量制造生意人。

制造小资本。

以前成都这边丰富的物产,没有办法使用,现在有了。

支援长江中下游发展。

这根前世的经济脉络完全是反过来的。

不过没办法,这是在大汉,不是在海运时代。

陆运和人口合起来,依旧不是海运能比拟的。

霍海的车队从犍为郡合江亭上岸后,就通过公路一路往成都前进。

合江亭往上刚走不远,就是现在大汉的酒生产基地。

目前蜀郡这边粮食产量爆炸,已经在开始种植水稻了。

但这边除了能产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小麦的产量,依旧在全大汉的前列。

这片土地,在产业化的农业,工业级别的农业种植到来之前,都是绝对的粮食生产基地。

生产的粮食,甚至在供给整个长江沿岸的粮食食用之外,还支撑起了巨大的生猪养殖产业。

在这之外,还有大量的馀粮,进行酒生产。

目前,这些产业,是蜀郡的基础产业。

这儿的酒生产,霍海和刘彻拥有七成。

这是真正的暴利产业。

霍海并没有在这儿停留过久,立刻就往上去了盐产地。

在十年前,霍海出主意让张骞去邛崃寻找天然气,然后用天然气煮盐。

这一招立刻帮助成都打开了四周所有部落的口子。

再硬骨头的部落,只要不吃盐,身上都会绵软无力。

而邛崃煮的盐产量极大,帮助成都这边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随后,那边的盐产量就不行了。

当初霍海是看央视的节目,看到的诸葛武侯在这个地方制盐,又看了东汉墓砖雕刻,知道了这儿天然气的事情。

但产量降低后,盐的需求反而提高了。

那就只有动自流井和贡井了,而现在的犍为郡北部就是生产基地。

为了能够统筹,两年前确定要在蜀郡建立农产品基地拉动整个南方发展时,刘彻特事特办,给了张骞益州牧的官职。

同时加强了益州牧的管辖范围,让蜀郡,犍为郡,巴郡,的经济等统筹在了益州。

益州的治所依旧选在成都。

所以实际上张骞经营这里这麽多年,但官职还是有巨大的提升的。

在统筹之后,邛崃那边的盐工开始在这边寻找,最终定位出来了富世井,顺世井。

目前已经在大规模生产了。

因为现在这边在进行腊肉制作,每年下半年的盐需求量都特别高,所以盐产量还在提升。

最近两年,北方原本的产盐基地,开始大规模生产工业化的海盐,用作化工。

为了供给整个南方,外加宛城和洛阳的盐需求,富世井的压力进一步提升。

产量又提升一大截。

加上航运,犍为郡的富裕程度正在飞速提升。

这种提升快到,让这个本来建立出来很有政治意味的名不副实的郡,开始朝着真正的强力郡进步。

现在益州旗下这麽多郡,除了蜀郡之外又多出一个犍为郡能看了,至于巴郡……霍海现在没办法,看看等刘彻心潮澎湃真的要进行天下迅游时,会不会留下一个朝天门吧。

这个盐生产基地,酒生产基地,都是最近几年建立的,全程都是霍海和刘彻的人在里面出力。

所以里面没有什麽空子可以钻。

虽然这个地方略微封闭,但霍海视察之后,发现这儿也是没什麽问题。

霍海立刻往上转道前往嘉州。

嘉州是苏武他哥哥的封地。

苏武的哥哥目前已经外放开始当武官了,人已经在大宛了。

如果顺利的话,几年后,他的封地肯定是要往外封的。

而霍海在这里见到了苏武。

霍海当初只见过一次苏武。

没想到一别之后再见面,自己都已经三十岁了。

几乎小半辈子没再见过了。

苏武在江边亭子,摆了酒宴。

霍海坐在江边,总觉得有什麽不对劲的地方。

苏武看着霍海在看江水,于是开口:「大司农,这边的江水,时常泛滥,有没有什麽办法啊。」

霍海回头看向苏武:「岷江泛滥……」

乐山大佛?

传说中这儿雕刻了一个大佛之后,就再也没有泛滥过了。

实际上肯定是不真实。

应该是雕刻了大佛之后,多出来的石料,丢进江里后,改变了江底部的水流,让江水在这儿不容易聚集湍流了。

真正解决了岷江泛滥的是成都。

成都那边把水都给用了,下游还泛滥什麽泛滥?

不过,这边水流的确容易让船翻船,霍海把大佛的设想说了一下。

如果这个地方不修建好,那以后怎麽给别人让座?

苏武摆的宴席也不错。

最为显眼的就是滇池产的火腿。

滇归汉之后,在昆明附近建立了滇池县,在这里建立益州郡。

但是益州郡的建制只维持了不到两年。

两年后,这里改为建宁郡,而益州的名字被收回。

这个益州郡的建立,本来就是为了和益州同名,给滇池区域的人一种,他们处在十三州核心区域,没有被遗忘的,很被重视的感觉。

但是仅仅两年之后,益州郡就有七人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官员!

如此大规模的文士出现,代表着那些多馀的政策已经没用了。

所以,就改成了建宁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