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压力决定效力(2 / 2)
本质上一众武将的家丁,扮演的都是基础军官角色。
拿着最好的待遇,上战场的时候带头拼杀。
家丁的成色,直接决定着大军的战斗力。
这样的组织构架,除了替朝廷省钱外,也造成了阶级固化。
草根将领想要崛起,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留不住也要留!
有一个李牧,就让我们疲于奔命。
再多出现几个,仗就没法打了。
伪朝不断扩编军队,如果不能打掉其中一部,后续只会更加麻烦。
如果连一镇敌军都吃不掉,我们凭什麽赢得战争?
集结国中精锐,不惜代价吃掉敌军一部,挫败敌人的不败神话,这关系到吴国的生死!」
傅皓轩神色凝重的说道。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能够赢得胜利,再大的牺牲,他都可以接受。
现在的吴国,急需一场胜利,鼓舞军心士气。
南昌城。
自从攻城失败后,官军就改为了长期围困。
战事刚结束,新的麻烦又找上了门。
前期被叛军强行坚壁清野的难民,吃光了随身携带的口粮,纷纷从山中出来寻找吃食。
大量乞讨的人,涌入朝廷的控制区,搞得舞阳侯头大。
驱赶是不可能的,朝中盯着他们的人多了,一旦这麽干名声就臭了。
何况他的道德节操虽然不高,也没有低到对老弱下手的地步。
想要开仓放粮救济,前线存粮文不多,必须优先满足军队。
叛军这一手,可是打到了他软肋上。
「李提督,两广卫所中还能安置多少人?」
舞阳侯期待的询问道。
受战争影响,两广人口数量锐减。
圈占大量土地的卫所,一跃成了天下最大的地主。
在他的记忆中,受制于劳动力不足,卫所中还有不少荒地,尚未恢复生产。
一直到现在,两广卫所都在大量接收战俘。
「总督大人,能够安置多少人不重要。
关键是这些难民多是老弱,根本没有多少青壮。
光他们自己,想要徒步走过去,难度实在是太大。
交给地方衙门安置吧!」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没有大规模移民,反而接收战俘,最大原因就是人口迁徙难度大。
民众普遍营养不良,老弱不适合长途跋涉。
真要是进行移民,半路上的损耗,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战俘属于流放的罪犯,死上再多都没人说什麽。
普通平民若是出现大量损失,御史的笔杆子也是能杀人的。
当然,如果难民自己流窜,死的再多他们也会假装没看见。
一旦有人组织迁徙,那麽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弹劾的奏书直接满天飞。
包括现在他提出的交给地方衙门安置,同样是一件棘手的事。
负责执行的官员,相当于倒了大霉。
管活乾的多好,都会遭到御史弹劾。
稍微出现点儿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
在大虞朝为官,只要是干实事的,名声都不怎麽样。
反倒是那些夸夸其谈之辈,一个个官声不错,被大家奉为「青天」。
毕竟,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没有犯错,那就没有污点。
如果再擅长包装,在公开场合说一些大家喜欢听的话,很容易成为道德圣人。
「地方衙门若是有这能力,老夫何至于发愁。
新任南昌知府,你是见过的,就一顽固腐孺。
把赈灾的事情,交给他来办,还不知道会出多少乱子。」
舞阳侯摇了摇头说道。
交给谁来办,都变不出粮食来。
叛军坚壁清野,断了从当地筹粮的可能。
从后方运输粮食,同时不具备可行性。
江西收复时间太短,附近几个州府的生产,仅仅恢复了一部分。
两广同样指望不上,供应军粮就非常不容易,再增加需求后勤直接拉崩溃。
「总督大人,正因为是腐儒,才更需要他去办。
南昌知府解决不了,还有江西巡抚衙门。
为了掌控话语权,吏部不惜将一帮户位裹素的官员塞过来,我们也没必要客气。
赈灾是他们分内之事,直接强压下去,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总督衙门划拨一笔赈灾款,剩下的让他们想办法自筹。
以这些人的作风,肯定会忍不住伸手。
抓到了把柄,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完不成任务的,一律抓捕入狱,让朝廷查抄他们的家产填补财政亏空。
做出姿态吓一吓,逼迫他们割肉赈灾,应该能救不少人。」
李牧直接给出了损主意。
能够从科场杀出来的,还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就不可能是傻子。
腐儒丶喷子·———这些人设,大都是刻意为之。
本质上就是不想做事担责,故意给自己塑造的形象。
在谋求升迁的时候,这些人的手段,可没有一个差的。
做事能力欠缺,那是给的压力不够。
强行摊派任务,把他们的官帽子绑在上面,这些人也是能够做事的。
就算自身能力欠缺,那还有雇佣的师爷帮忙。
大虞朝可是株连制,一旦抓到了把柄,总督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把证据递交到皇帝跟前,在抄家杀人上,永宁帝可是从不手软。
「按照你说的办,老夫得罪的人,可就多得去了。
未来回到朝堂上,日子大概率不会好过。」
舞阳侯没好气的说道。
嘴上说日子不好过,不过脸上的笑容,还是暴露了他的好心情。
只要能解决棘手的事,得罪亜根稳不算什麽。
成为了勋贵系的一方大佬,权势比混吃等死的外戚强多了。
大虞朝的文武纷争,从建国持续到现在,无论他是否得罪亜,都会和文官们对上。
手中掌握了这些亜的犯罪把柄,哪怕他们再怎麽不满,也只能忍着。
沐浴在秋风中,秦天瑞带着队伍,意气风发的前进,
「总兵大亜,白大亜派来了特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