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帝王之相(1 / 2)
第270章 帝王之相
拖后腿的不光是后勤,负责筹备钱粮的各地巡抚衙门,同样表现的非常吃力。
面对新增的摊派,各地的官员都在叫苦连天。总督衙门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就算临时加徵税款,时间上也来不及。
面对新增的任务,巡抚衙门采取了最简单的层层摊派法。
筹集不到足够的钱粮,那就自己先想办法垫上,后续再找机会捞回来。
计划很理想,执行过程中却是问题频出。
一个个地方官,变着花样证明自己清廉,每天各种闹剧层出不穷。
看得出来,大家都很聪明,知道这种先例不能开。
当官捞钱可以,但赔钱绝对不行。
尤其是两广地区的官员,受战争的影响,可供他们盘剥的对象,本来就比以往正常时期要少。
地方上有反贼馀孽潜伏,上面还有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盯着,玩儿横徵暴敛惹出乱子,那是要掉脑袋的。
就算想要勾结地方士绅,大家一起发家致富,现在也很难找到合作夥伴。
许多士绅都在忙着守孝,一个个闭门谢客,正是最安分的时候。
官员们自己捞钱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替朝廷筹款。
如果不是涉及到勤王救驾,估摸着大家样子都懒得做。
「哼!」
「一个个的理由,都很充分嘛!
朝廷任命你们做官,那是要替朝廷分忧的。既然你们无法为朝廷分忧,那就趁早回家种地算了。
我大虞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的人。
完不成筹款任务,本督就扒了你们的官服。
一个个不是自诩清廉麽,那好总督亲自带人去查,看看你们是不是那麽清廉。
不是要讲祖制嘛,那好贪污六十两剥皮。
……」
舞阳侯怒骂道。
看得出来,他是真被官僚们气着了。连六十两剥皮的刑法,都被拿了出来。
可惜能过来参加会议的官员,仅仅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官员,还是无法切身感受舞阳侯的杀意。
李牧敢肯定,如果筹款任务完不成。舞阳侯绝对会高举反腐大旗,查抄官员们的家产,填补钱粮上的缺口。
「总督大人,我等真的尽力了。
为了筹集钱粮,大家想尽了办法。下官甚至不惜颜面,跑去找找商贾丶士绅拆借款子。
即便是如此,也仅仅只完成了下发任务的一半。想要筹措足够的钱粮,最少需要两个多月。
衙门加徵税款,最快也要两个多月,才能够汇总上来。
要不然大军先行启程,等后面筹集到了钱粮,我们再打发人运送过来。」
广州知府的话刚说完,李牧就想刀人。
文官的节操,他太熟悉了。
只要大军敢出动,后面的钱粮肯定不会到位。
现在放低姿态商议,那是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一旦舞阳侯率军离开,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远在千里之外的总督,根本没有多少威慑力。
相信这些官僚的鬼话,那就是对大军不负责。真到了前线上,钱粮供应不上,那就是大事故。
在解除京师之围前,朝廷不会允许撤军,哪怕再怎麽困难,朝中百官都会假装看不见。
「文知府,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麽?」
李牧冷漠的质问道。
原本他不想掺和文官的事,现在涉及到大军安危,不插手都不行。
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大军出征之前,筹集到足够的钱粮。
只有东西到了手中,才不会发生变故。否则,上等的好米,运到前线都能变成糟糠。
「李提督,本府为国分忧,你有问题麽?」
文知府冷漠的回应道。
作为一名传统文人,他对两广地区出现的武将做大势头,早就不满了。
迫于战争需要,才暂时隐忍了下来。现在李牧打断他和舞阳侯的对话,更是让这种不满情绪积累到了极致。
「为国分忧?
你为的是哪个国?
知道的,晓得你文知府是我大虞的官。
不知情的,听了你的提议,怕是还以为阁下是北虏的官。
如此祸国殃民之策,你可真敢提啊!」
李牧当即嘲讽道。
走到提督的位置上,无论他是否愿意,都必须扛起文武之争的大旗。
现在的嘴仗,最多只能算是一次预演,未来还会遇上更多棘手的问题。
如果一名知府都怕,那就乾脆回家洗洗睡睡算了。
「你……」
「血口喷人!」
「本官乃是朝廷任命的广州知府,岂容你这靠祖宗功绩起来的小儿,在此污蔑!
……」
破防的文知府,当即开启了嘴炮输出。
可惜谎言虽然伤人,但是杀伤力终归有限。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老祖宗的遗泽固然发挥了作用,但更多还是依靠战功。
要不然那麽多勋贵嫡系,比他身份尊贵的人多得去了,凭什麽让他成为年轻一代的领头羊。
无论文知府怎麽指责,李牧都可以问心无愧的坦言面对。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亏你还饱读圣贤书,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没了。
与尔同朝为官,实在是本将的最大耻辱。
据说北虏为了腐化我朝官员,特意选取了一批走私商人合作,不断在朝中收买背祖忘宗之人。
先帝朝时,查获的一起走私大案。背后就有无良官员,勾结逆贼谋取私利。
我记得文大人当年,恰好在大同任职。先帝宽宏大量,没有同你计较,仅仅只是申饬了一番。
没有想到这麽多年过去了,尔还是不知悔改,隐藏在暗处继续为北虏效力。
现在我们出兵收拾北虏,文大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难道是你幕后的主子怕了?」
李牧信口胡诌道。
当年的走私大案,确实牵连到了不少人,但其中并没有这位文知府。
遭到皇帝申饬,完全是因为不作为。对治下官商勾结的走私行为,置若罔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