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水君配剑,八月黄雀风(2 / 2)

加入书签

又有胎宫中的先天神蕴同样因为这一道先天之气而越发壮大。

原本小臂粗细的先天神蕴,变得更加粗壮,如美人腰。

「先试着刻录四品神通霸下龙躯,如果有难以理解的,就去闓阳阙中,用紫气黄庭加强自己的悟性,仔细体悟。」

陈执安探手之间,手中多出十馀枚白玉丸来。

原本白玉丸还有许多,只是不久之前陈执安又送了些给郑玄泽,所以便只剩下十馀枚。

「明日清早,还要再炼一些白玉丸。」

陈执安仔细记下秘籍中的内容,闭起眼睛,开始参悟神通。

——

白玉为堂金做马的安国公府中,有一处极为高耸的楼阁。

这名为【持天楼】的楼阁虽不如望星宫,但在悬天京诸多奢华楼阁里,却也算独树一帜。

此时此刻,一身玄衣的安国公在那【持天楼】中举目而望。

他清楚的看到玲珑公主女扮男装出宫,与陈执安一同游玩,继而再归皇城。

儿媳与其他男子相会,寻常人物应当会大发雷霆。

可这安国公嘴角却流转出几分笑意。

他眼中闪着光辉,远远看向已然入宫的玲珑公主,隐约间看到玲珑公主眉心有一点光辉闪耀,便如同天上的星辰。

原本这一点眉心星辰,已然暗淡了许多。

可当玲珑公主见到陈执安,那星辰却骤然亮起,与陈执安分别,星辰又显得暗淡许多。

于是,安国公嘴角的笑意越发灿烂了。

他目送玲珑公主入宫,继而转过身去,又踏上楼梯,来到这一座楼阁顶层。

却见那楼阁顶层空空如也,只在一处香台上,摆放着一个个巴掌大的泥塑。

这些泥塑塑的都是一个个五官俱全的小人。

安国公拿过两个摆在一起的泥塑小人,探出手指,轻轻在其中一个小人上一点。

那你泥塑小人上,顿时亮出光芒,那些光芒汇聚,最终化作一个人名。

【魏离阳。】

这名字上,有气息流转,落在另外一个泥塑小人上。

安国公手指点在另一个泥塑小人,同样有名姓显露出来。

【乘商令。】

乘姓……

乃是大虞皇室之姓。

这【乘商令】,便是玲珑公主的名讳。

这两个泥塑小人气息相连,安国公却随意弹指,小人之间的气息就此断去。

安国公又拿起第三个泥塑小人,探指在那小人上写写画画。

光辉流转,最终化作一个人名。

【陈执安】。

被写上陈执安三字的泥塑小人同样流出气息,与那玲珑公主的泥塑小人相连。

安国公做完这一切,随意将【魏离阳】扔在一旁,颇为满意的看着陈执安与玲珑公主的泥塑,眼神中仿佛有漩涡流转,不知究竟在想些什麽。

——

今夜过了子时,已然是八月十三。

李伯都策马而行,一身真元与这一匹名马流转,如松名马风驰电掣,几乎与风同速,遇水过水,遇山趟山,快到了极致。

正因为有此名马存在,李伯都不需损耗浑身真元飞行,便可以来往于松槐军驻军之处,颇为便捷。

李伯都今夜要回一趟军中,安顿好军中大小事宜,才好中秋佳节归家。

直至他一路过了东南万壑山,到了燕辞河河畔,李伯都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年轻人,正坐在河畔钓鱼。

「洲白?」

李伯都大为惊讶,顿时勒停如松马,仔细看去。

那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听到了李伯都的呼喊,也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几分笑容:「二哥。」

李伯都喜出望外:「你从养龙观中回来了?」

李洲白一身书卷气,面容白皙,倒不像是一位修行之人,反而如一位翩翩公子。

他放下手中鱼竿,站起身来点头说道:「中秋将至,我正好前来悬天京中,凑一个团圆。」

李伯都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点头说道:「你能有此心,父亲必然喜出望外,今年中秋佳节,等你几位兄长回来,也带来儿孙,再加上你,正好团圆。」

李洲白就站在不远处,神色中却带着些迟疑,询问说道:「若要论团圆,四姐可还在红豆院中,中秋佳节,她孤苦了十八年,应当也值得一个团圆才是。」

李伯都眼神顿时微变,可他却未曾收敛脸上的笑容。

李洲白拜入天下玄门第八的养龙观,对于他云州李家而言,也算是光耀门楣。

可他这七弟心性却似乎十分淡薄,对于亲情也好像并不看重。

自从他拜入养龙观中后,往往几年都不曾回家一趟。

悬天京中许多人都已经忘了尚书大人府中,还有一位天下第八玄门的高徒。

今年中秋,李洲白愿意回来,李伯都总要按捺下一些气性才是。

于是,李伯都点头说道:「你愿意回家过节,已经是极好的事,等回了悬天京,你我二人一同劝一劝父亲,父亲见你回来一时高兴,必然也会让你四姐,走出红豆院,也和家人团圆。」

「和家人团圆?」李洲白抬起头来,满是书卷气的脸上多出一些疑惑来:「二哥难道说的是与李家的家人团圆吗?」

「可是四姐已经对李家失望了,和李家人团圆也许对她来说,并不算是什麽恩赐。

如今陈水君丶陈执安都在悬天京中,不如二哥与我一同劝一劝,父亲即便不愿放姐姐出去,也该让陈水君丶陈执安前来红豆院中,一同看一看天上的圆月才是。」

李伯都瞬间明白李洲白的意图。

他神色转冷,摇头说道:「司丶李两家的婚事将至,又如何能够引陈水君丶陈执安入府?」

李伯都语气生硬,看向李洲白的眼神也多了些失望。

李洲白叹了一口气,瞥了一眼远处的山头。

那山上,有一位白衣的人物正盘膝而坐。

今日,此人腰间配着剑。

是那一柄黄雀风。

五月风发,六月乃至,是时海鱼变为黄雀,乃为黄雀风。

如今时值八月,强劲的东南风应当已去,可不知为何,这燕辞河畔忽而刮起大风来。

ps:昨日月票加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