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双冠王!论进攻,贝斯沃特中国人当世第一!【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200章 双冠王!论进攻,贝斯沃特中国人当世第一!【求订阅】

27日晚,伦敦温布利球场。

4月向来是伦敦的旱季,今天雨却下得很大。

在6度的气温下,冰冷的雨滴落在暴露空气里的皮肤上,冷飕飕的。

夏晴常说,BJ的寒冷是物理攻击,英国的寒冷属于魔法攻击。

杨诚现在切身体会到了。

他穿着整套西服,里面还有一件保暖的羊毛衫,还是觉得很冷。

那种冷就从脚底板不停地往上蹿。

就算他在场边不停地来回踱步,都无法遏制。

尤其是在义大利主裁判尼克拉·里佐利吹响比赛结束哨声的那一刻。

杨诚的双脚停下了动作,仿佛被冻麻木了一样。

对于这个结果,他在十来分钟之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电子记分牌上显示着0比0的比分。

两队都没能在这场比赛里取得进球。

但在一周前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曼联1比0击败了贝斯沃特中国人。

所以,红魔以总比分1比0淘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顺利晋级欧冠决赛!

杨诚的球队被迫止步于半决赛!

看台上,9万名充满期待的球迷喊了90分钟,到头来收获的却是一场0比0的闷平。

以及总比分0比1的失败。

他们也都感到无比的失望。

球场内,11名曼联的球迷在疯狂地欢呼,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振奋与激动。

今晚,他们足足让贝斯沃特中国人给压制了90分钟。

开场之后,主队就压上猛攻。

弗格森的开场战术其实并不保守。

他也想要开场抢一下进攻。

骨子里的固执和倔强,让弗格森根本无法接受,自己以如此保守的方式赢得胜利。

更何况,首回合1比0取胜后,他得到的并不是赞誉,而是讽刺和质疑。

一个是鲁尼的进球存在争议。

另一个是曼联为了避免给贝斯沃特中国人客场进球,整场比赛都在严防死守。

等到最后,曼联首回合1比0赢了,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讽刺和挖苦弗格森,质疑红魔配不上这场1比0的胜利。

所以,弗格森还是想要抢攻一下的。

哪怕争取一个客场进球也好。

可结果,有心进攻的曼联被对手完全压制。

别说是对攻了,就连防守反击都没打出几次。

但就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曼联硬是依靠着顽强的防守,死死挺到了最后。

埃弗拉丶维迪奇丶费迪南德和加里·内维尔的经典防线再度建功!

本赛季饱受伤病困扰的加里·内维尔,把他最好的状态都倾注在了主客场两回合比赛里。

尽管他饱受加雷斯·贝尔的轮番冲击,甚至频频出现人仰马翻的场面,但在身旁费迪南德和维迪奇,身前卡里克和德罗西等队友的配合下,硬是支撑到最后。

一次次的破门危机,硬是让曼联一次次地挺过去了。

客场0比0,总比分1比0,曼联再一次杀入了欧冠决赛!

这让弗格森和他的弟子们在温布利球场忘乎所以地庆祝着。

而看台上的9万名球迷刚开始还在沉默,显然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但很快,他们就发出了疯狂的嘘声。

甚至有很多球迷都在攻击着曼联。

……

跟曼联球员欢呼庆祝不同,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在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一瞬间,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地伫立在原地。

被冷雨淋透了的他们,早已分不清楚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

他们就像是一头头受伤的幼兽,有些不知所措地呆在雨中。

不知道该怎麽面对看台上的球迷,还有场边的主教练。

他们尽力了!

但曼联实在太顽强了!

杨诚理解球员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于是他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迈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球场。

他第一个就走向了距离自己的加雷斯·贝尔。

下半场,贝斯沃特中国人是从右往左攻,加雷斯·贝尔就在杨诚这一侧。

威尔斯人耷拉着头。

当杨诚来到他面前时,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主教练,很想要说点什麽……

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事,都过去了!」

杨诚笑着张开双臂,拥抱了浑身湿漉漉的加雷斯·贝尔。

「品尝过失败的苦楚后,我们会变得更强!」

加雷斯·贝尔听后,原本僵硬的身躯仿佛一下子软化了,用力地抱着杨诚,久久之后才满是遗憾地说了一句,「对不起,老大!」

杨诚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赶紧回去擦一擦吧。」

加雷斯·贝尔听劝地点头,正好看到布莱恩·基德拿着毛巾走过来,他立马就迎了上去。

杨诚转身走向了其他人。

对于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员来说,这样的失败确实挺不好受的。

可足球比赛就是这样。

杨诚也不愿意给自己找任何的理由或藉口。

包括像冰岛火山灰什麽的。

这没用。

机场确实停运了,但从伦敦到曼彻斯特,贝斯沃特中国人坐大巴车前往,也没耗费多少时间。

再说了,前世巴萨输掉欧冠半决赛,也没归咎给冰岛火山灰。

归根结底,就是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被弗格森的曼联给遏制住了。

就这麽简单!

在足球的世界里,进攻比防守更难,创造比破坏更难。

这就是为什麽足球比赛的进球这麽少的原因!

所以,任何一支球队,都会被遏制,被冻结,被击败,这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贝斯沃特中国人之前的连战连捷,尤其是本赛季以来的势如破竹,让全世界所有球迷,甚至就连贝斯沃特中国人上下,都觉得自己无比强大。

可实际上呢?

弗格森抓住了贝斯沃特中国人最大的短板。

好死不死,就是中场!

杨诚最引以为傲,同时也是最为倚重的中场!

这一点,杨诚在首回合比赛就已经发现了。

在上周末的英超第36轮,杨诚再次进行大幅轮换,结果在客场0比1输给了阿斯顿维拉。

他就是为了给主力球员留足了休息时间,对阵曼联。

到了次回合,他也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

但都没有打出杨诚预期的效果。

对此他也很无奈。

正如贝尼特斯说过的,给他11个机器人,他能赢下所有的比赛。

杨诚很想说:都给你机器人了,赢下所有比赛有什麽了不起的?

说得好像别人做不到似的。

……

从温布利球场回到布伦特训练中心的大巴车上,没有一个人说话。

安静得有些诡异。

但杨诚也不打算说点什麽。

每个人都需要从这场失利中走出来。

靠他们自己。

杨诚也同样需要。

回到布伦特训练中心后,杨诚连夜召开了教练组的会议,讨论这一场比赛。

运动科学部门和技术团队也都参与。

每个人各抒己见,针对这场比赛进行剖析。

从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角度,欧冠半决赛这两回合比赛,跟之前的比赛没有太大的区别。

前场的进攻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中锋是莱万多夫斯基,这是雷打不动的主力。

左路加雷斯·贝尔,右路是迪玛利亚或沃尔科特。

在久攻不下的时候,杨诚还用阿扎尔上去打过。

「从战略大局上看,我们的正面进攻很难打穿曼联的防守阵势,弗格森在中场中路堆了3名球员,德罗西丶卡里克,还有安德森。」

「如果说,加里·内维尔是首回合在老特拉福德的比赛里,曼联最大的收获。」

「那这一场比赛,安德森就是弗格森给出的最大惊喜。」

「他整场比赛都在压制着莫德里奇。」

布莱恩·基德分析着这场比赛。

杨诚之前说过,外界的媒体和球迷都对莫德里奇比较陌生,因为他很低调。

但在业内,对克罗埃西亚中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杨诚连续卖人之后,打死不卖莫德里奇。

那些研究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家伙怎麽可能不研究莫德里奇?

只是有些球队的针对性战术奏效了,但整体实力输给贝斯沃特中国人,所以还是输掉了比赛,甚至输得很惨。

可曼联是奏效了之后,还压制住了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进攻。

「我们仔细去研究安德森对莫德里奇的盯防,他一反过去那种猛扑猛抢的风格,转而选择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只封堵,不抢球。」

「安德森对莫德里奇的防守从来都不去抢球,而是要阻止莫德里奇带球推进,同时不让他往前送出直传,或者是斜传球。」

「没有直传和斜传球,莫德里奇的传球就无法穿透曼联的防线。」

莫德里奇的传球是贝斯沃特中国人中场里,最具穿透力,同时也是最有创造性的。

但克罗埃西亚人也有自己的短板。

当他受到安德森的特殊照顾,当弗格森让安德森采取针对莫德里奇的防守战术时,克罗埃西亚人的个人能力是没有办法突围的。

所以,他只能横传或回传。

这个时候,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运转就会显得比较低效。

首回合其实就已经暴露出了这个问题。

当时弗格森倚重的是斯科尔斯,跟莫德里奇斗得旗鼓相当。

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各有发挥。

但杨诚意识到之后,就留了后手。

到了这场比赛,他就在下半场用阿隆·拉姆塞换下拉基蒂奇。

阿隆·拉姆塞本赛季的长传成功率高达84%。

但威尔斯人年纪小,长传准确率是有,但速度偏慢。

而且年纪轻,缺乏经验,对比赛的理解不够,掌控力度不足。

杨诚换上他的目的就是接莫德里奇的球,长传转移,通过拉扯曼联的后防线,给前场的三叉戟创造出进攻机会。

但球速不够快,落点再稍微偏差一点点,队友接球调整后,再准备发起进攻时,曼联的后防线已经转移过来了。

莱万多夫斯基也在费迪南德和维迪奇两大中卫的联手下,被限制得死死的。

前场三叉戟一旦被曼联的防守阵势困住,无法直接突破,威胁球门,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说完,布莱恩·基德又放出了几段比赛中的录像,全都是曼联防守成功的比赛片段。

「当莫德里奇被限制住后,我们的前场和中场就缺乏一个有效的串联者。」

拉基蒂奇确实是非常不错,但他也才22岁。

另外,莫德里奇能做的事情,拉基蒂奇其实做不到。

那就是在对手高强度压迫下,稳健带球推进的能力。

如果要简单点来对比,拉基蒂奇在塞维亚这种球队能踢中场核心,但到了皇马丶巴萨这种顶尖豪门,想要承担起欧冠冠军级球队的中场核心,他还不够强。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星。

过去,贝斯沃特中国人到了真正强强对话,尤其是欧冠八强以上的强强对话,哲科在前场的战术作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莱万多夫斯基在战术作用方面是真的不如哲科。

所以,本赛季到了欧冠半决赛,对阵曼联时,这个问题立马就暴露出来了。

掐死了莫德里奇,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场就被遏制住了。

加雷斯·贝尔丶沃尔科特和迪玛利亚,都不属于那种能够拿球和控球的类型。

阿扎尔是,但比利时人还太嫩了。

同样的道理,杨诚很看好阿隆·拉姆塞,但他也很嫩。

所以,对阵曼联的两回合比赛,其实杨诚输得无话可说。

弗格森用他那极其敏锐的战术嗅觉,捕捉到了贝斯沃特中国人强大威势背后的脆弱软肋。

就算半决赛不碰到曼联,碰到阿森纳,贝斯沃特中国人过了关,到了决赛,估计还是要输给曼联。

说到底,这个问题很严重!

而且,被弗格森这麽一揭露,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球队采取这种打法。

当然,能不能像弗格森的曼联一样守住,那就看本事了!

「我之前说过,成功的球队是相似的,失败却各有各的失败。」

杨诚听完众人的分析后,他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这两回合比赛的失败,很明显,问题就出在中前场。」

「当我们的前场攻击阵容无法做出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从中场方面找原因。」

解决贝斯沃特中国人目前现状的问题还是有很多。

对方不是要压制莫德里奇吗?

那我就让你的压制没用。

例如,我找一个像阿扎尔丶阿尔沙文之类的球员踢边锋,跟莫德里奇组成双核。

或者找一个像哲科这样的中锋,也同样组成双核。

但问题就在于,杨诚不打算破坏掉莱万多夫斯基丶加雷斯·贝尔丶沃尔科特和迪玛利亚这一套好不容易打造而成的攻击组合。

尤其是加雷斯·贝尔和沃尔科特已经成为球队标志性球星的情况下。

那就只能从中场入手。

找一名中场跟莫德里奇组成双核。

而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托尼·克罗斯。

这就可以参考巴萨的哈白组合。

伊涅斯塔善控,带球推进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一点,其实跟莫德里奇非常相似。

哈维则是善传。

他喜欢也善于利用空间,而且善于掌控全局。

所以,哈维拥有非常开阔的视野,以及惊人的洞察力。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中场球员,都是极其稀缺的,可人们往往更容易看到「伊涅斯塔」,而低估了「哈维」。

因为「伊涅斯塔」能依靠个人能力,带球扭转局面。

但「哈维」需要周围队友的配合。

没有人跑,「哈维」就找不到传球空间,也就传不出球。

这从某种程度上就能够解释,托尼·克罗斯在拜仁,在德国国家队所遇到的困境。

成功的球队总是相似的。

在战术体系里也一样。

当贝斯沃特中国人找到办法,重新打造出一套完善的,运行有序,同时能够稳定保持高水平发挥的阵容时,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意识到了这一点,杨诚还是没打算对托尼·克罗斯动手。

因为他知道,他去问价,拜仁不会卖的!

要是他主动拿出诺伊尔去跟拜仁谈,那他就是一个大傻叉!

欧洲足坛转会市场是一个讲究供需的交易市场。

球员是没有固定身价的。

所以,伊布拉希莫维奇能在去年夏季,以天价加盟巴萨。

也能够在短短一个赛季后的现在,突然无人问津,卖不出去。

是伊布拉希莫维奇没有价值吗?

不,他依旧是当今世界足坛最强的攻击手之一。

但没有人愿意主动去买!

如果杨诚主动去买托尼·克罗斯,要说服拜仁卖人,肯定要出一个高价。

甚至,拜仁会直接要求拿诺伊尔交换。

这种亏本生意,杨诚可做不来!

但这并不妨碍他另辟蹊径。

最近这几年,杨诚一直都跟托尼·克罗斯保持着联系。

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接触,更像是一种私人交情,时不时发一发简讯什麽的。

但杨诚相信,以托尼·克罗斯的聪明,他肯定明白杨诚对他的青睐和重视。

从拜仁租借到勒沃库森,本赛季的托尼·克罗斯迎来了爆发,并且入选了德国国家队。

但目前的身价不高。

托尼·克罗斯在海因克斯的勒沃库森是踢左边前卫。

在拜仁慕尼黑,压根就没这个位置。

踢前腰?

那拜仁的亲儿子托马斯·穆勒怎麽办?

所以,现在托尼·克罗斯在拜仁的定位,挺尴尬的。

有趣的是,随着托马斯·穆勒的出色表现,他已经引起了不少球队的关注。

合同是2013年到期。

在杨诚前世,随着托马斯·穆勒在世界杯蹿红,拜仁火速跟托马斯·穆勒续约。

随后,拜仁就续约了托尼·克罗斯。

托尼·克罗斯是06年加盟拜仁,当时他签下的是一份5年的业馀合同,2011年到期。

随着2007年托尼·克罗斯进入一线队,表现和潜力都得到了拜仁的认可,于是双方在2008年,托尼·克罗斯年满18岁后,签下了一份4年的职业合同,2012年到期。

这就是为什麽拜仁要在2010年的世界杯之后,跟托尼·克罗斯续约。

如果拖到2011年,进入合同年,拜仁的处境会比较被动。

而杨诚之所以一直都跟托尼·克罗斯保持联系,就是在无声地告诉托尼·克罗斯。

我一直在关注着你!

你的选择不仅仅只有拜仁!

这就等于是在给托尼·克罗斯一份底气,让他去跟拜仁争取自己想要的权益。

例如,明确的主力位置!

至于能不能争取到,将来事情如何发展,杨诚也没法预料。

但他愿意等。

放眼当下的欧洲足坛,像托尼·克罗斯这样的传球手实在是太少了。

几乎每一个都是各大豪门球队的中坚力量。

例如曼城的皮尔洛,巴萨的哈维,皇马的哈维·阿隆索,曼联的卡里克等。

如果今年夏季搞不定,那杨诚就继续等。

到了2011年,拜仁如果还搞不定托尼·克罗斯的续约,那就肯定只能选择卖掉。

那个时候,贝斯沃特中国人再出手。

当然,按照杨诚的想法,最理想的就是在2010年。

拜仁垂涎诺伊尔已经很久了,双方也眉来眼去挺长一段时间了。

杨诚一直都假装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