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蚕之谜(上)(2 / 2)

加入书签

按慕容抒的意思,真找到之后,就他们爷俩儿先悄悄练起来,至于传不传给其他的儿女亲族,那就是「再说」丶「再议」丶「看吧」……

而这行动的进展呢,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首先,关于三十年前流传在江湖上的那首诗——天蚕崖上隐天窟,窟内神茧葬神躯,神躯再变神血现,血照天蚕功盖天。慕容孝早就已经思考过无数种解法了,而其中他觉得最靠谱的一种是……

第一步,先用「复便舍」的方法去解。

比如第一句「天蚕崖上隐天窟」里,「天」字重复了,便将其舍掉,剩下「蚕崖上隐窟」。

以此类推,得到:蚕崖上隐窟,窟内茧葬躯,躯再变血现,血照蚕功盖。

到了这儿之后,再用另一种解法,即第二步:「看一半留一半」。

这样就能把第一句变成「天山上隐窟」,算是锁定了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

然后第二句取「穴内丝(茧作茧)葬身」,第三句取「身冉亦血现」,第四句取「血日天功去(盖作盖)」……不过这后三句解出的内容看着就都与那个藏功地点的「状况」有关了,不到现场恐怕难见其意。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去找的那个人,身上得带着寻蚕戒才行。

因为慕容孝推测:那个藏功的地点肯定具有某种特殊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只有手持寻蚕戒的人才能找到那儿,否则过了这麽多年,这地点被人偶然发现的概率也不算低。

无论如何吧,有了这些提示和大致的范围,已足够慕容抒先去跑一趟丶探一探的了;大不了就是探完啥都没发现,也算去掉了一组错误答案嘛。

就这样,慕容抒随便找了个藉口说要出远门,然后就独自乔装去了天山。

按说这事儿呢……仍旧算是大海捞针,毕竟天山那麽大,你从何找起啊?

但慕容父子,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显然是有天命加身。

寻蚕戒经过那麽多年的沉寂和辗转,偏偏在这段时间落到了他们手里,就说明天蚕功再现江湖的天时已到。

眼下,慕容抒抵达天山的时间点,正值此地每年只会出现数日的「血日奇景」发生期间。

用咱们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呢,就是在瑞利散射的效应下,在这片群山之间,有那麽一块特定的区域,刚好能在一年里特定的几天中,观测到一轮特别红的丶边界清晰的落日。

只不过当地人都把这视为不祥之兆,每年到了这时候连猎户和砍柴的都不进山了(当然了,因为每年这时候都已入冬,这期间他们本来进山也少,不差这几天)。

而慕容抒自没有这麽些个顾忌,他见阿孝解出的诗中有「血日」二字,又听当地人正好说起这几天是这日子,便觉自己来得正好啊。

于是,这天一大早,他不顾客栈掌柜的劝告,孤身一人便踏入了山中。

结果他刚走到没人烟的地方,就遇上了强盗。

这伙强盗也是从他住店时就盯上他了,一瞅他那样儿就知道是只肥羊,而且还敢在这种日子里独自进山,这不是来送吗?

然后双方一场大战,强盗们便把自个儿的小命都给送了。

当然,慕容抒并没有赶尽杀绝,他特意留了一个活口,或者说给自己留了一个「用完之后可以毫无道德压力地直接灭口的进山向导」。

而这位「向导」呢,也挺鸡贼,他虽然不知道慕容抒进山要干嘛,但他显然能感觉到对方一达到目的就会把自己宰了,所以他就特意往那种特别难走丶几乎没人会去的险恶之道上走,希望能藉此找个机会开溜。

可慕容抒哪儿会让他如愿?论轻功丶讲智力,他堂堂慕容家现任家主能被你一个小小的蟊贼比下去吗?随便你怎麽走,能摆脱我你就试试。

最后,经过了一整天,那强盗把慕容抒一路带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

眼瞅着太阳就要落山,那强盗再也撑不下去了,只能大哭起来,并跪下求饶,想让慕容抒饶他一命。

但慕容抒显然是不吃这套的,像这种鳄鱼的眼泪,他早就快看吐了。

平日里在他们家赌场输得精光的那些个赌狗,哭得可比这位惨多了,慕容抒也曾出于同情,试过丢些银子给这种人,让他们回家去好好过日子,以后别再来了。

可结果呢,这些人一出门就能拐到隔壁另一家赌坊把那些钱全押上,然后再输更多,输到回家去卖儿卖女卖媳妇。

因此,慕容抒这些年也算是练就了一双能识人的慧眼,谁是真心悔改,谁又是死到临头吹个毛而已,他一眼便知。

眼前这个,无疑就属于后者,故慕容抒压根儿没把对方的求饶当回事儿,一边冷笑着一边就要动手杀人。

然,连他也没想到的是,此刻,就因为这个强盗这麽一哭一闹啊……雪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