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儿童紫癜,犀牛角三十克(月票加更(2 / 2)
他把药盒还给孩子母亲,蹲下身,轻轻掀起小男孩的袖口,仔细查看手臂上反覆的紫癜,颜色呈暗红色,分布在手腕至手肘的位置,大小不一,按压后确实不褪色,和之前描述的「小腿米粒状瘀点」不同,现在的瘀斑更偏向「瘀滞较重」的类型。
「孩子除了流鼻血丶身上有紫癜,平时吃饭丶上厕所怎麽样?会不会喊肚子痛丶关节痛?」方言一边观察,一边追问关键症状,过敏性紫癜常累及消化道和关节,这些细节对辨证很重要。
孩子父亲赶紧回答:「吃饭还行,不挑食,但大便有时候干;肚子痛倒是没喊过,就是偶尔会说膝盖酸,不敢使劲跑;晚上睡觉也安稳,就是早上起来容易流鼻血,有时候半夜也会流,得用凉水拍额头才能止住。」
方言点点头,又让小男孩伸出舌头。
小男孩倒是听话,吐出舌头来给方言看。
方言发现舌苔薄白,舌尖偏红,这是「血热瘀滞」的典型舌象。
他再轻轻握住孩子的手腕,感受脉象。
左右手都摸完后了,确认是脉细数。
细主虚丶数主热,印证了「阴虚血热丶脉络瘀滞」的病机。
「方大夫,怎麽样?」孩子父亲顾先生对着方言问道。
「孩子这情况,在中医里叫『紫斑』」方言站起身,跟孩子父母解释。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去年七月份第一次发作,用青霉素就好,说明当时是『风热伤络』,邪气比较浅;后来反覆加重,加上长期用激素,西医的激素在我们中医里属『纯阳之品』,纯阳就会耗伤孩子的阴血,接着就会导致『阴虚生内热』,内热迫血妄行,就会反覆出现紫癜丶流鼻血;满月脸丶背肿,也是激素导致『水湿停滞』的表现。」
孩子父母听得一知半解的,倒是孩子露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这孩子到现在一直表现的挺淡定,好像生病的人不是他似的。
方言看了看孩子,笑了笑,拿起笔在医案上记录,同时继续说道:「当前病机:阴虚血热丶脉络瘀滞,兼有水湿停滞。治疗思路:滋阴清热丶凉血止血丶通络祛湿,同时兼顾激素减量后的调理,避免病情反覆。」
孩子母亲听到「激素减量」,眼神一亮又有些担心:
「方大夫,那激素能慢慢停吗?我们也怕长期用对孩子不好,可又怕一停就复发……」
「可以慢慢减,但不能急。」方言说道。
其实一般情况,方言是建议直接停药的,但是他这个不是一般情况,300mg直接停药很可能要出问题的。
方言继续说道:
「得先用药把孩子体内的『内热』和『瘀滞』清掉,让身体能适应激素减量后的状态,再一点点往下调剂量。现在每天300mg,等中药起效后,咱们先试着减到250mg,观察再继续减,循序渐进。」
孩子父亲赶紧追问:
「那中药大概多久能起效啊?我们也不想孩子一直肿着脸丶流鼻血。」
「这个看体质了,他这个情况比较久,用药量有和成人不一样,得试着来才行。」方言解释道。
顾先生点了点头,他听懂了方言这话了。
方言顿了顿,继续说道:
「主要先凉血解毒。要是两天后,手臂上的紫癜没新增丶流鼻血次数减少,就说明有效果,到时候再调整方子。」
顾先生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方言的安排,主要是现在也没辙了,方言说怎麽治那就怎麽治吧。
再吃那个激素药,他都担心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扛得住。
方言这时候已经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大生地黄60g,茜草根15g,土大黄30g,乌蔹莓30g,赤芍18g,绵茵陈15g,生甘草9g,桔梗炭6g,制茅术9g,炙绵芪12g,绿升麻6g,犀牛角30g。
说实话这个方子里的好多药,方言平日里都是不怎麽会用的,光是犀牛角三十克就够普通家庭的人喝一壶了。
而且现在这玩意儿还不是想买就有的,也就是协和上次的大马商会的李会长,因为他老婆逆经流鼻血捐了一些,要不然这会儿方言还得找人去调货。
另外乌蔹莓这种东西,也在儿科里面用的比较多,它适合儿童,因为儿童脾胃娇嫩,不耐苦寒药,这个药能针对「紫癜的血热毒邪」,又不会损伤脾胃。
最后桔梗炭用的也比较少,这个是桔梗经过「炒炭」炮制而成。
中医认为「炭可止血」,且桔梗能「引药上行」针对孩子「鼻黏膜出血」,桔梗炭能引导方中其他凉血药作用于上焦,精准止血,避免其他止血药「作用分散」。
写好了过后,方言就招呼他们说道:
「行了,你们去办理入院,药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就会到。」
顾先生听到后赶紧对着方言感谢,然后在护士带领下带着妻儿离开了这里。
方言这边写好了医案,然后拿着药方就出门了。
先来到隔壁,看到师父陆东华还在给人看病,他只是打了个招呼,说自己这边门诊完事。
师父陆东华这边让他只管去就行了。
方言点头然后就去照例打电话给院长汇报。
这边汇报完毕,方言就去中药房把最后一个方子给了他们。
接着方言就去招待所去找沈占尧和马兴华了,这会儿带着他们一去去看看张福正好合适。
另外方言还得看看汪真林,他还在住院部呢,还不知道他有没有搞出什麽事来。
其实方言还挺想这老小子搞点事儿出来的,就怕他阴着不动手。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四万三千字。
四千字大章加更更新完毕。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