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0章 饿鱼传说,「我不收红包」(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第1320章 饿鱼传说,「我不收红包」(二合一章)

方言招呼着大姐他们把菜往堂屋的两张大圆桌上端。

正厅里瞬间被食物的香气填满,两大桌菜摆得满满当当,光鱼鲜方言就花了不少功夫,精美的像是饭店里的摆盘,看得人眼花缭乱。

居中的红烧鲤鱼最是亮眼,三斤重的鱼身完整卧在白瓷盘里,裹着浓稠透亮的酱汁,红亮得像块琥珀,表面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段,热油浇过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

旁边的酸菜鱼则透着清爽,雪白的草鱼片浸在酸汤里,点缀着金黄的泡椒和嫩黄的酸菜,汤面浮着一层清亮的油花,酸香开胃。奶白鲫鱼汤装在粗陶大盆里,汤稠得能挂勺,里面卧着嫩豆腐和枸杞,飘着细碎的葱花,热气袅袅间鲜味儿扑鼻。

香酥鱼块则盛在专门定做的竹编簸箕里,金黄的鱼块裹着芝麻,外皮酥得一碰就掉渣,旁边还摆着一小碟椒盐蘸料。

除此之外,还有清炒时蔬丶酱肘花丶卤味拼盘等配菜,荤素搭配得宜,色泽诱人。

「快坐快坐,都别客气!」方振华笑着招呼廖主任父子,顺手给他们递过筷子:「早就想请廖主任到家里来吃顿饭了,但你平时都太忙了,今天可算是逮着机会了。」

「我也是早就想来尝尝方言的手艺了。」廖主任笑着说道。

方振华笑着说道:

「哈哈……这孩子别的不行,做菜还真有两把刷子。」

廖主任对着他批评道: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你们家方言别的方面也是不弱的!」

方言是什麽水平他可太知道了。

方振华也是说顺嘴了,听到廖主任对着方言的评价,他这才反应过来,连连说廖主任抬举方言。

廖主任摆摆手对着他说道:

「方言现在对我们中侨办那就是秘密武器一样的存在,而且他不光是吸引侨商回国,现在还担任了我的私人医生,于公于私我都该对他好,没什麽抬举不抬举的……」

这时候方言已经从厨房过来了,刚好听到廖主任刚才的话,他脚步未停,只当没听见,笑着进屋招呼众人:

「菜都齐了,大家上桌快动筷子吧!」

「今天的鱼都是刚从什刹海钓的,鲜劲儿足,尤其是这道红烧鲤鱼,特意炖了二十分钟,入味得很。」

他边说边给廖主任和廖珲各夹了块鱼肉:

「廖主任,廖参谋,您二位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廖主任接过筷子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

鱼肉一抿就化,酱汁的咸香和鱼鲜在嘴里交织,当即赞道:

「好!这鱼肉细嫩得不像话,比饭馆里的强多了,果然新鲜的食材最出味儿。」

接着他眼神里露出几分怀念:

「说起来,这新鲜湖鱼的吃法,倒和我老家广东惠阳的习惯对上了。我们那儿靠水,打小就认活鲜,不管是鱼还是虾,讲究的就是现捞现做,半点耽搁不得。」

他拿起勺子舀了半勺鲫鱼汤,温热的鲜味儿在舌尖散开,笑意更深了:「老家做鱼也不爱搞复杂的花样,要麽像你这红烧,用酱油丶冰糖慢炖,让酱汁顺着鱼肉的纹理渗进去;要麽就清水煮汤,顶多放两片姜去腥,喝的就是鱼本身的鲜甜。要是鱼不新鲜,一入口就吃得出,那可是要被家里老人说『暴殄天物』的。」

说着他又夹了块香酥鱼块,外皮的酥脆和内里的嫩肉形成鲜明对比,忍不住点头:「你这手艺是真对路子。我们那儿逢年过节,家里要是钓着这麽新鲜的湖鱼,那得是宴席上的头道菜,比鸡鸭鹅都金贵。尤其是这种刚成年的小鱼,肉质嫩丶刺还软,老人孩子都能放心吃,比那些十斤八斤的大鱼抢手多了。」

一旁的廖珲夹了块香酥鱼块,外皮咬下去「咔嚓」作响,酥壳掉渣,内里的鱼肉却水润多汁,蘸了点椒盐更是添了层咸香,忍不住点头:「这口感绝了,外皮酥而不硬,鱼肉还能保持这麽嫩,方主任这手艺真不是吹的。」

说着又舀了勺鲫鱼汤,汤稠味鲜,豆腐吸足了汤汁,软嫩得几乎不用嚼:

「这汤也鲜!」

大家看到两位客人吃的满意,当即也动起筷子来。

一桌人边吃边夸,老胡夹着酸菜鱼里的鱼片,含糊不清地说:「跑了那十斤的大鱼不亏,这小的吃着多舒坦!」

方言听了笑出声,给众人添着茶水:「其实这湖鱼还有个更讲究的吃法,要是提前准备,味道能再上一个台阶。」

「哦?什麽吃法?」廖主任来了兴致,放下筷子看着他。廖珲也停下了动作,眼神里满是好奇,连旁边的方振华和朱光南都凑了过来。

「就是『清水饿养』。」方言解释道,「把刚钓上来的活鱼放进乾净的清水里,不放任何饲料,让它饿上十几天。期间每天换一次清水,让鱼把肚子里的泥沙丶杂物都排乾净,身上的土腥味也能跟着散掉大半。」

他顿了顿,夹起一块鱼肉继续说:「鱼饿久了,会消耗自身多馀的脂肪,肉质会变得更紧实弹嫩,而且因为排净了内脏杂质,吃起来也更清甜,没有一点腥味。不管是红烧还是做汤,鲜味儿都能更突出。」

「还有这说法?」朱光南愣了愣,「我吃了一辈子鱼,只知道活鱼新鲜,没想到还有这门道。」

廖珲若有所思:「听着倒是有道理,鱼排净了杂质,味道自然更纯粹。这法子倒是奢侈,饿那麽久时间,不得少了不少肉,而且关键还得有耐心等着。」

「可不是奢侈嘛,得专门备个大鱼缸,还得天天换水伺候着,一般人家哪儿有这功夫。」方振华说道。

「也就对吃讲究的人,才能琢磨出这门道。」

方言摆了摆手:「我也没吃过,也是以前听老厨子说的,不过今天这鱼新鲜,就算没饿养,味道也不差。」

廖主任笑着舀了碗汤:「今天这味道就已经顶尖了,要是按你说的饿养过,那岂不是得鲜到骨子里?下次可得提前备好,让我们尝尝这讲究的吃法。」

「没问题!下次钓着鱼,我提前养上,到时候再请您来尝鲜。」方言爽快应下。

一顿饭是吃的其乐融融的,方言也算是和廖主任儿子认识了。

午饭过后,把他们送了回去,下午小老弟也忙活回来了,他在出版社那边吃的午饭,听到今天方言他们去钓鱼了,还钓到大鱼了,说什麽都要和方言他们再去一次。

不过下午方言还要处理下锁事发几个电报出去,然后还要去看脑梗那位,他就不打算去了,让小老弟和其他人去。

今天上午钓鱼时间太短,好些人都还没过足瘾,于是又去了。

下午三点多,方言处理完事,就往协和而去。

这会儿他应该又喝完一副药了,现在情况应该会出现点新的变化才对,方言惦记着老王头上午的情况,这种缺血性脑梗急性期最是关键,头二十四小时的恢复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后遗症的轻重。

刚走进住院部病房区,就见老陈头正蹲在走廊窗口抽菸,看见方言立马掐了烟迎上来,声音压得低却难掩兴奋:

「方大夫,老王头好多了,刚才还跟我们掰扯钓鱼的事儿呢!」

「您还在这里陪着他啊?」方言看到老陈头有些惊讶。

「我在这不是家里没事儿嘛,回去闲着也是闲着,让我这会儿去钓鱼,我也没心情不是?就在这里守着他了。」

方言点了点头,对着他称赞:

「你是讲义气的!」

老陈头一怔,旋即很受用的大笑道:

「哈哈哈……这算啥……」

接着方言和老陈头走进病房。

在病床上,老王头正半靠在床头,脸色比上午在什刹海时红润了不少,不再是那种透着病气的苍白,嘴角也没那麽歪了。

见方言进来,他立马抬了抬左手,虽然还举不到肩膀的高度,但胳膊摆动得明显比上午灵活,不再是软塌塌的没力气。

「方大夫,你快看!我左手能抬这麽高了!」老王头语气里满是惊喜,又动了动左手手指,之前蜷着的指尖居然能轻轻张开,虽然还不算利落,但比起上午的僵硬已经好了太多。

「哟,可以啊!」方言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床边,先伸手搭在老王头的右手腕上诊脉。

这会儿老王头脉象虽仍偏细,却比上午顺畅了不少,那种滞涩的磕绊感淡了许多,像是原本堵塞的水流终于有了松动。

他又换了手腕,脉象对称了些,不再是上午那种左右强弱分明的样子。

「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方言说道。老王头依言伸出舌头,上午还偏向一侧的舌尖现在基本居中,舌面上的淡紫瘀斑也浅了些,舌苔薄白,没有了之前的厚腻感。

「感觉怎麽样?头晕不晕?胃里还难受吗?」方言一边问,一边用手轻轻按了按老王头的左侧脸颊。

之前垮着的左嘴角虽然还没完全恢复对称,但已经能微微扬起,不像上午那样纹丝不动,连带着左眼也能勉强睁开一条缝,眼尾的皱纹隐约有了点起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