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功德圆满各得其所,老胡手把手教你(1 / 2)
第1251章 功德圆满各得其所,老胡手把手教你拉人入伙(月票加更)
方言对着老胡赞叹道:
「真有你的,海灯大师你都拉进来了,你是怎麽说服他的?外汇猛砸?」
老胡靠在厨房门框上,手里还攥着个没来得及放下的搪瓷茶缸,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哪儿用得着外汇猛砸啊?大师是出家人,不沾荤腥也不贪钱财,我跟他说的是用医术换善款的事儿,咱们公司不是要扩大影响力嘛,到时候就在全国偏远地方,捐点行善的机构嘛。」
「行善的机构?」方言一怔,第一个想到的是希望小学。
然后想到的是基金扶持的免费医疗项目。
「我跟大师说,要是他愿意挂个健康顾问的名,公司每年从利润里拨出一部分专款,专门用来建『中医义诊站』,就在他之前云游过的那些偏远山区,再请他的徒弟还有当地的中医去坐诊,费用以及药材由公司全包。」
他顿了顿,想起刚才海灯大师的反应,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海灯大师一听『偏远山区义诊』,当时就坐直了身子。他说前几年在陕南云游,见着山里娃子发烧咳嗽,连个正经大夫都没有,只能靠土方子硬扛,有的娃子就这麽把身子拖垮了。」
「我跟他保证,义诊站里不光有药材,还能给当地村医做培训,教他们认草药丶治小病,大师当即就应了,」
「他说……这是积德行善的正经事,只要不耽误他给王同志治病丶不违出家清规,挂个名算啥。」
方言正颠着锅,锅里的肉滋滋冒油,闻言动作顿了顿,心里对老和尚敬佩的不已。
老胡这「说服」,说到底是摸准了大师的善心:
人家出家人求的不是钱财,是「渡人」,而「建义诊站丶救山里人」,正是最合他心意的。
「真有你的!」方言对着老胡竖起大拇指。
听到方言的夸奖,老胡喝了口水,笑道:
「小意思!小意思!」
「那黄秘书呢?」方言把肉盛进砂锅里,又往锅里倒了点黄酒焖着,「他是李副部长身边的人,按理说不会轻易接这种『顾问』的活儿。」
「黄秘书更简单。」老胡走到灶台边,帮着把洗好的青菜递过去,「我跟他说,咱们公司正在跟香江的药企谈合作,想把『攻毒护正』治肿瘤的方子做成中成药,往后不光能治国内的病人,还能卖到东南亚去……到时候需要有人对接卫生部丶药监局,把控药材道地性和药品标准,这活儿除了他,没人比他更懂政策丶更知根知底。」
他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我还跟他透了底,说这中成药赚的钱,一部分要用来建『中医肿瘤研究基金』,专门资助像老陶先生这样的民间大夫搞研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想炮制药材都缺经费。黄秘书当时就问『这基金能保证不掺私活丶真用在研究上吗』,我说方主任盯着呢,每一笔钱都得公开,他琢磨了会儿就应了,说『能让更多病人用上好药,比在办公室写报告实在』。」
「这些也都是实打实的政绩,一点不掺水的。」方言听得忍不住点头夸赞,老胡这「拉人」的本事,从来不是靠钱砸,是靠找准对方最在意的事:对海灯大师,是「偏远义诊」;对黄秘书,是「政策落地丶惠及更多病人」;对老陶父子是「有充足经费搞研究丶有好药材炮制药方」。
正说着,厨房门口,陶广正探进半个脑袋,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
「方主任,胡先生刚才跟我说,公司能给我爹在秘方研究所下建立个研究我们家传秘方的实验室,还能从道地产区直接调药材……我爹刚才没好意思问,让我来确认下,这实验室真能让他自己说了算吗?」
方言一怔,看向老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