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章 他要毁掉税奉制度(1 / 2)

加入书签

第356章 他要毁掉税奉制度

转屏风,绕后堂,进宅院,

七里县太爷贾柏一路辗转,随后将一只木匣从后方的宅邸中抱出。

还未等他走回前院茶厅,那木匣就被等在茶亭门前的汤掌柜伸手接下。

「这下汤掌柜可能放心了?」

「贾太爷折煞汤某了,其实汤某在来前对太爷您也了解许久,知道太爷绝非言而无信之人,只是东家如此要求,即便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我们这些做事情的只能公事公办。」

贾柏听后点了点头,手着毛笔,有条不紊地在砚台中添饱了墨后。

然后,他将那份耕地产出八成归季寨所有,馀下两成留在本县的契约文卷潇洒签下。

至于汤掌柜,他则坐到了对面的那张太师椅上,将木匣打开,取出了那加盖了七大仙宗印章的籍册。

夏律仙规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所谓的王,指的便是那位惊才绝艳的大夏开国皇帝。

尽管大夏后续式微,每年都要以无数粮产供养仙人修仙,已与工具无异,不负皇朝气派,但这些土地仍属于大夏。

因为人族史书曾记载,当年大夏就是为了统一九州,才以万民奉养制度请了隐世仙宗现世助阵。

大夏要的是版图,而修仙者要的是供养,这是人族历史的正统,早已经被编篆进了史书,一直都在世世代代地流传着。

换句话说,这也是为何修仙界可以统一认知,觉得百姓就该要去供养仙人的源头,也是修仙者明明剥削众生但仍可以保持道心通明的原因。

因为这份承诺,曾被天下公认。

而所谓的鱼鳞册,就是来源于此。

传说有云,当年大夏平定九州,仙宗不再隐世,开始广纳门徒,

于是双方联手签发了鱼鳞册于各地官府,以确定税奉收缴数量。

而它之所以会叫鱼鳞册,则是因为田地山塘依次排列丶四至界限,形状酷似鱼鳞排布。

汤掌柜此行所需要,就是贾太爷所签署的契约,以及这厚厚的一籍册。

几息之后,贾太爷将文卷签罢,习惯性地将纸张拎于空中,待到气流经过让那墨迹以肉眼可见速度风乾,又用了朱砂与油料的印泥按下手印,交给了汤掌柜。

「贾太爷果然爽快。」汤掌柜将木匣关闭后抱拳拱手。

贾柏听后轻抒长须:「土地的事是土地的事,但还请汤掌柜传话,明年那些签了工约的百姓的税奉可一定要准时足数地送来,那可是供奉给仙家,万万马虎不得,不然谁也保不住我们。」

修仙界与凡间有着十分断层的消息隔阁,对于管御平民的芝麻县令更是如此。

就像是先前户潮汹涌,连续数月天光炸裂之时,民间猜测纷纷,但到现在都不清楚为何。

这位县太爷也不清楚修仙界所谓地位,实力,半提醒半威胁地说着。

「贾太爷所言极是,汤某定然会如实转告东家。」

「那我就放心了。」贾柏露出怡然的神情。

七里县的百姓全都被签入丰州,通过做活获得税奉份额交由仙人老爷,他就不用像往年那样忧心于税奉收缴不够而掉脑袋了。

甚至他还通过租赁土地得到两成物产,简直是泼天富贵,他又如何能不怡然。

汤掌柜整理好了东西放入木匣之中,看着他喜不自胜的表情不禁开口:「此事天知地知,太爷最好还是不要今日种种透露出去才好。」

「不能透露是为何意?」

「只是为了避免些不必要的麻烦罢了。」

汤掌柜开口:「其实这对我们倒是并无所谓,只是若让别人知晓了太爷拿了公家土地换利,恐怕来年我们想直接揣进太爷的兜里也难了。」

贾柏脸色一沉:「不错不错,汤掌柜提醒的及时。」

土地是大夏的,即便未曾耕种而是改为了租赁,收入部分也需要并入财政,

此事若从暗处暴露到明处,他贾柏或许一分也捞不到了。

汤掌柜见他已知晓其中利弊,于是怀抱木匣起身:「既是如此,汤某便不再叨扰,告辞。」

「汤掌柜慢走!」贾柏也起身向外送去。

「太爷不必如此客气,留步便是。」

「不,本官是要去看看我的粮食。」

原本还气定神闲的贾柏回了一声,接着就迅速地跑向了汤掌柜拉来了那三辆粮车,并招呼着府内的仆人卸粮。

汤掌柜的眼眸不禁一凝,随后冲着夥计招招手,一行十馀人赶着剩下马车向外而去。

「掌柜的。」

「何事?」

「这贾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快嘴,脑子也不够用的,会不会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朝下一座县城而去之际,有夥计忍不住开口询问。

坐在车辕上的汤掌柜闻声摇头:「这群做父母官的全都愚笨不假,但好就好在他们全都贪念颇盛,自然清楚此事若是传出他们绝对捞不到好处,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

语言之间,无虑商号的车队不断地深入青州。

同时,被派遣归去的马车则掉头朝来时方向而去,飞驰着驶入了丰州境内。

軲辗辗,軲辗满载粮食马车不断深入六州,出入于乡野之间,县衙之内。

他们的行踪隐秘,再加上青云的平民居住的都是穷乡僻壤之地,所以一直都无人注意到这些车队。

而这些随车的掌柜也凭藉着利益诱惑,换回了一份又一份鱼鳞册,将其悄无声息地送到了丰州。

而那些签了契,给了鱼鳞册的县官,也确实因为利益相关而没有向外透露半句。

只要消息一直隐秘地进行下去,获得所有签下契约的鱼鳞册看样也不算是什麽难事。

「匡公子。」

「讲。」

丰州府的师爷在匡诚面前微微躬身:「第五座粮仓运空,商号那边又传来了缺粮的传讯。」

听到这句话,匡诚轻轻屏住了呼吸,随后捏着袖子开口:「开第六座粮仓。」

「公子,那些仙人一向贪婪,再这样下去恐怕没有尽头,九座粮仓空了五座,连咱们丰州的日子都会难握,要许多人都收紧腰带的。」

「开便是,季寨不会让大家饿肚子的。」

「是!」

眼见匡诚意志坚定,于是师爷立刻抱拳应下,随后大批人离开了的第五粮仓,前往了第六粮仓。

随着沉重的大门被打开,贮存于其中的粮食被一袋袋地搬上了马车,送往四面八方。

他知道已有各州的鱼鳞册被送回,说明季兄的想法是奏效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丰州的粮食不能断。

他们要控制住那些世家及仙宗的视线,让事情继续推进,要喂饱他们,等他们愿意从指缝中流出些粮食给平民活命。

几乎要拿出全部粮产的丰州会很难过,几年之间的累积也会全部耗空,但今后一定会是坦途。

魏蕊此时已经从季寨来到第六粮仓。

她的手里提着一只漆盒,里面是给情郎送来的饭菜。

将漆盒放下,将饭菜取出的过程之中,魏府千金一直在盯着那些于粮仓门前忙碌的人,觉得有些疑惑。

他们所有人都清楚,丰州正被疯狂吸血。

可她不知道为什麽,自家情郎每次开仓放粮都是那麽的痛快而没有犹疑。

「老爷,这是——哪儿来的这麽多的粮食?」

雍州松鹤县的县府之中,太爷皮贤的夫人正望着那三大架马车的粮食目瞪口呆。

尤其是第三家马车上拴着两头黑猪,更是让她觉得恍。

尸潮导致了青云天下的粮食绝产,受难的不只是百姓,他们这些当官的日子也很难熬。

不错,大夏还是会发放月俸给他们,可问题在于如今的局势之下,就算是月俸翻倍也不足够他们购买粮食。

这段日子以来,他们皮家一直都在紧衣缩食,想要靠着去年收缴税奉的贪墨熬过这个冬日,可这滋味确实是不太好受。

可谁曾想今日一起床,皮夫人就看到院子里有这麽多的吃食,惊讶自然是难免的。

皮贤见状拧住了眉头:「不该你问的别问,吩咐人卸下一车送进厨房,磨成面粉足够吃几个月了。」

「那剩下的两大车呢?」

「自然是给闵太守送去,叫太守大人写封信给镇北军,叫他们好好照顾宽儿。」

皮贤说着话,吩附下人取来税奉收缴时所用的雨布,将那两架大马车给遮的密不透风。

大夏改年号为太元之后,扩军政策便开始实行了,虽说军旅生涯极苦,但对许多下层的官宦世家来说却是个机会。

因为镇北军可以修仙,甚至攒齐了军功之后还能让亲卷入仙宗,

于是三年前的春日,颇有远见的皮贤就把儿子送入了军中。

这其实和丰州玉阳县的县令方中正的想法是一样,和匡家也十分类似,都是希望家中有人可以进入修仙界。

可倒霉催的是,他们本以为将儿子送去后守守城墙,混个几年,再盘剥些税奉出来上下打点一下就能混个出人头地,没想到却碰上了妖蛮二族联手入侵九州。

现在的幽云二州不断有将土战死的消息传来,让皮贤简直夜不能寐。

所以他一直都在拖顶头上司闵太守找找门路,将儿子从前线撤下,换到后勤,自然是要送礼的窒之间,马车被盖好。

县府的师爷见状不禁低声开口:「老爷,此事不妥啊。」

「何来不妥?」

「无虑商号的人走时便交代过,说不要向外透露,闵太守若是知晓仙人税奉由丰州承担,您还能每年拿到租地的两成,这笔好处可就到不了咱们的手中了,咱不如再等等,等年景好一些再说。」

皮贤立刻打断了师爷的发言:「如今天下缺粮,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诚恳,何况前线战事猛烈,我儿有几条命能等?」

「这」师爷顿时哑口无言。

「你在家里守着,照顾好府中上下,我不日便回。」

「是。」

皮贤坐上马车,随后在马夫挥鞭之下匆匆离开了松鹤仙县,朝着上属的雍州油麻郡而去。

待到皮贤赶到油麻郡的时候,鸣鸣决决的难民正在城中不断游走。

他们架着马车不断绕路,耽搁数个时辰才抵达了闵太守的府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