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 阴差生计艰难(八千)(1 / 2)

加入书签

第514章 阴差生计艰难(八千)

蓝先生是真不想来。

他觉得这事也不该是自己来,而是曹先生。

但是殿下偏就让他来了。

这一路上,蓝先生慢慢算是想明白了:殿下是看准了,让老曹来,小许大人没准就跟老曹互相耍心眼,拖延着不肯回去。

但派自己这种粗人来——使得这计谋叫做「秀才遇到兵」,小许大人便是有招数也不管用。

但这一次殿下是多此一举了。

许源在罗城的「事情」的确是办完了,正准备返程。

「蓝前辈等我一下。」

许源告了个罪,因为不能就这麽走了。

许源专门登门拜访朱杨顺。

这次人家帮了大忙。

朱杨顺对许源十分热情。

而他的妻子丶朱展眉丶朱展雷的母亲,也陪着丈夫一起住在罗城。

夫人对小许也十分满意,定要留他在家里吃了一顿饭。

席间夫人总是问起自己一双儿女在占城的情况。

许源每每说起来,都是从朱展雷开始,最后却总是落在了朱展眉身上。

许源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但心细如发的朱夫人却是笑眯眯的,觉得这「准女婿」心中,果然都是自家女儿。

就十分的满意。

等许源走了,夫人便对朱杨顺说道:「杨平族弟一辈子执拗木讷,除了公职上的事情,别的事务都不擅长。

但这次总算是看准了一件事情,这女婿选对了。」

朱杨平常常在家里为许源张目,谈起许源便是各种夸赞,朱夫人在罗城还不曾回顺化城,已经听到了很多许源的好话。

朱夫人向来低看只会办案子的朱杨平。

难得她认可对方一次。

……

而后许源又去跟老大人道别。

忙碌了一天,才在向青怀的相送之下,离开了罗城。

但这次许源找了个藉口,不肯骑马回去,而是要坐船。

蓝先生只以为许源是拖延时间,不想那麽快回去见殿下。

蓝先生无所谓,反正我把人带回去就行。

小许抗拒有什麽用?

坐船比骑马慢——但罗城和占城相隔不远,又能慢几个时辰呢?

殿下从小到大,想要什麽就一定能得到。

蓝先生甚至想劝说:小许啊,听叔一句,别做无谓的反抗,你就从了殿下吧。

在运河中,许源悄然将皮龙和那几件匠物收了回来。

至于谷通真,没有许源的吩咐,他是不会离开鬼巫山的。

在山里,还有蛟和田靖照料,不会有什麽问题。

未来必定有人调查慕容尊龙身死一事。

谷通真乃是案子最关键的人物。

找不到谷通真,这案子就查不清楚。

但是等许源回到了占城,却听说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消息:

殿下在祛秽司占城署旁边,买下了三座宅子!

占城署的东边就是山河司衙门。

殿下买的这三座宅子在西边。

和祛秽司一街之隔。

价格并不贵。

三座宅子有两座已经空置好几年了。

事实上在皇明,诡事三衙的衙门口四周,很少有人愿意去住。

按说这邪祟遍地的时代,紧邻着诡事三衙居住,会更安全一些。

但我皇明官民并不信任诡事三衙。

这事儿呢完全不能怪人家,全是诡事三衙靠本事挣来的。

各地的衙门口上,动辄发生邪祟「走脱」事件……

这一走脱,先冲进了附近的居民区,饱餐一顿。

渐渐地就没人敢在附近安家了。

占城这边,原本署衙周围的房子都是空的。

那一户有人住的,还是许大人上任占城掌律,才搬回来的。

这三座宅子原本都不算大。

但三座宅子的宅基地连成一片就不小了,而且正好是个四四方方的地块。

许源回来的时候,殿下已经极为神速的将三座宅子拆掉了一半。

于云航这货正十分殷勤的带了一队校尉,在附近维持秩序。

一来避免拆屋砸墙的时候,有砖瓦落下来砸到路人。

二来防备这种老宅子里,藏着什麽隐秘的邪祟,突然扑出来伤人。

见到自家掌律大人,于云航便笑着禀告:「殿下说了,全部拆了重建,将来她来占城,就有自己的地方居住了。」

许源脑子里嗡嗡作响:什麽?!她以后还要来?

还专门给自己在占城建个大宅子,下次来了怕是要长住啊……

于云航当然开心了。

衙门上下早就都看出来了,殿下青睐咱家大人。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许源狠狠给瞪了于云航一眼,郁闷的回去了。

于云航被搞得莫名其妙:我于云航,也有马屁拍在马腿上的时候?

一般干这种事情的,不都是老秦吗?

许源先去给殿下请安,毕竟殿下还住在占城署衙门里,躲也躲不开。

睿成公主今日穿了一身看似随意的居家常服。

斜倚在贵妃椅中带着几分幽怨的开口:「许大人公务繁忙,本宫住在这里,怕不是惹人厌了?」

许源哪敢承认?忙躬身说道:「殿下哪里的话,殿下住在下官这里,乃是整个占城的荣幸。」

占城的确是荣幸的,但本官不荣幸。

睿成公主便将一册帐本放在了桌子上:「你也看看吧,这是将来咱们生意的具体细节。」

许源便拿起来细细的看了。

殿下心头,一股酸楚淡淡萦绕。

却是驱之不散。

本宫今日一早起来,便用心梳妆,只是挑选衣衫就花了小半个时辰。

可你这厮,进来只看了一眼便低下头去。

倒是看起帐本来两眼放光!

殿下暗中用如玉的素手,狠狠地折磨自己的衣角。

但是殿下的脸上,仍旧带着春风般的微笑。

许源这边正看着呢,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却不是人声。

许源叹了口气,先把帐本合上,歉意对殿下道:「家门不宁,殿下见谅,下官先行告退,这就去处理一下。」

殿下掩口而笑。

「大福不在的这几日,大雁和水鸟们井水不犯河水,这一回来果然是立刻闹起来了。」

许源转身出来,却感觉不对劲,一回头只见殿下满眼都是看戏的热情,不声不响的跟在了后面。

「殿下……」

睿成公主咳了一声,问道:「本宫不能去看看嘛?」

这最后一个「嘛」字,就颇有几分娇嗔的意味。

许源只好点头:「当然可以。」

但两人刚走了两步,还没到大福的院子里,忽然又听到了一阵激烈的犬吠声。

许源一愣,殿下顿觉不妙:「本宫的獒犬们……」

不好!

看热闹看到了自己头上。

两人急忙加快脚步。

等到了大福的院子里,里面已经炒成了一片,鸟叫声丶犬吠声,还有大福颇显无力的「昂昂」声,响成了一片没个停歇。

对于殿下来说,越发不妙的是,她的獒犬们,从「汪汪」大叫,变成了「呜呜」哀鸣。

两人急忙跨过了那一道院门,定眼一看,院子里狗毛乱飞……

大福孤零零的站在院子中,水池假山的最高处,却没有往日里志气昂扬的姿态。

脖子折迭缩了起来。

翅膀紧紧地收着。

整个鹅就像一颗巨大的白蛋,放在了石头尖上。

黄身莺不知怎麽跑过来了,正得意洋洋的在院子里飞来飞去。

大雁和水鸟们正在追着它猛啄!

然而毫无意义,它们没有大福的本事,一嘴下去就从黄身莺身上穿了过去。

它们围追堵截,看着把黄身莺堵死了,结果黄身莺轻飘飘的就从它们身上穿了过去。

真正倒霉的,是那些獒犬。

獒犬们被大福打服了。

认了大福这位「大哥」。

今日大福家门不宁,一着急就把小弟们都喊了过来。

让它们把闹起来的大雁和水鸟们分开。

然后就是每一只獒犬,都被鸟儿们啄的狗毛乱飞。

它们也知道这些都是大嫂,不敢真的下口去咬,就只能挨揍了。

许源叹了口气,默默退出来,去把「美梦成真」揪了出来。

黄身莺跟大福之间清清白白。

这绝对是「美梦成真」在背后使坏!

大福当初总想在「美梦成真」车顶上做窝,「美梦成真」心眼极小,逮着机会就报复大福一下。

这真是一物降一物。

大福整日无法无天的,逮着谁都赶上去凿一口。

偏生「美梦成真」每次都能轻松拿捏它……

「美梦成真」就藏在大福院子外的围墙下。

许源找到这家伙的时候,它正美滋滋的摇晃着。

幅度极大!

「行了!」许源呵斥一声:「快把黄身莺叫回来。」

「美梦成真」还磨磨蹭蹭的,许源就盯着它。

「美梦成真」发现无法蒙混过去,只好乖乖将黄身莺喊了回来。

但火已经拱起来了,院子里仍旧是打成了一片。

许源头疼的敲敲自己的额头。

「美梦成真」总有自己的想法。

这件匠物当真是不同寻常。

「殿下把獒犬也喊回去吧。」

「哦。」睿成公主心虚的答应一声,站在院门口吹了几声口哨。

獒犬们犹犹豫豫。

「大哥」没让走呢,怎麽办?

许源怒吼一声:「大福!」

大福赶紧挥挥翅膀「嘎」的叫了一声。

獒犬们夹着尾巴,嗖嗖嗖的像离弦之箭,飞快的从院子里逃窜出来。

然后十几只獒犬,围在殿下脚边转圈,低着头「呜呜」哀鸣,诉说委屈呀。

惨啊!

真是听者伤心丶闻者落泪!

纷乱的根源黄身莺不在了,院子里又闹腾了一会,也不知大福使了什麽手段,终于是渐渐安静下来。

许源心累,也懒得管了。

他回了自己的院子,刚坐下没安静片刻,就见老秦臊眉耷眼的从门外伸出一颗头来。

先是往院子里看了看,小心翼翼的。

确定没有别人之后,他钻进来:「大人……」

许源不耐烦:「有话快说丶有屁快放!」

老秦赶忙道:「那两位小娘子来了。」

「谁?」许源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老秦挤眉弄眼:「就是您在外面那两位……」

「打住!」

许源狠狠瞪了老秦一眼,心里窝火。

我清清白白的男孩子,好名声都被你给毁了。

但是已经把老秦罚去看大门了,还能怎麽罚?

总不能真让他去看茅房吧?

「带进来吧。」

老秦把狐狸姐妹花带进来的过程,简直没眼看。

贴着墙根走。

一路上小心翼翼跟做贼似的。

没到路口或者是拐弯处,老秦都会打个手势,让狐狸姐妹花在身后不要动,自己先探头看看……

谁见了,不得觉得许源跟两只小狐狸有点不清不楚?

许大人在院子里等着,茫然不知自己又被老秦坑了一把。

等两只小狐狸进来,许源才知道,要找自己的不是她们,而是白狐。

白狐约许源去白月馆相见。

狐狸姐姐还说道:「姑奶奶说了,请您不要带上朱公子和苗公子,这次是有正事。」

连白狐都知道,朱展雷和苗禹一天天的没个正事。

就知道吃喝……玩乐。

许源就直接跟狐狸姐妹花去了斜柳巷。

白狐不是做生意的时候,没怎麽梳妆打扮,见了许源也是开门见山:「夹缝里的那几位请我出面,跟大人商量些事情。」

「夹缝里」指的是浊间。

浊间一直觉得自己夹在阳间和阴间中间。

「什麽事?」

白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大人最近可曾和那位城隍大人碰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