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历史过往,老祖归来(感谢elvin的盟主)(1 / 2)
第105章 历史过往,老祖归来(感谢elvin的盟主)
月光之下,道人收回神通,变为十六岁少年的模样。
剑仙也好,梁岳也罢。不过是隐藏尘世的手段,他的真实身份不会大规模流传,极少部分人知道即可。
不必高看后人的记忆,对于超出认知的事物,大部分人必须亲眼所见方才相信。
并非流传一点神仙名声,就有无数人来挖掘。否则葛家丶寇家丶鲍家以及当年各种神仙方士的坟墓早被人挖八千遍了。
论神仙名头,他不比葛洪鲍靓响亮;论徒子徒孙,他不比葛玄圃丶解空多。
让人相信世上有神仙很简单,毕竟信点神佛总没错。但让人花费巨额钱财,
满世界挖掘陵墓遗迹,除非真有神仙飞到他面前。
否则光是口口相传,无法说得动权贵,最多派几个专人查一查。
经过秦皇汉武丶乃至曹不司马炎几代帝王寻仙之事,世人变精明了不少。
末法时代,扭转认知不是容易之事。
即便是檀家,也是为天师六宝增强武功而动手。而不是听了化蝶传说,立刻愣头派人针对。
在魔幻的大普朝,向来不缺神仙鬼怪传说;论引人注目,谁也不如万人面前白日兵解的孙岳。
「剑仙?」
鲍照亦是聪明人,瞬间明白真意,于是郑重点头。
「回去再说吧。」李弘文说道。
「好。」
三人步行回到道观。
陶弘景还未睡去,见师父与两人过来,心里有些好奇。
「两位还没下山?休息一晚再下吧。」
「有劳了。」梁岳点头答应。
「这位是灵宝前辈,乃是宗师高手,以后记得称前辈。」鲍照介绍道。
方才路上询问过梁岳师祖,以后陶弘景继任逍遥掌门,再说出实情。
「拜见前辈!」陶弘景长揖,既然师父都说了,那麽肯定是真的。
「先休息吧,有事明日再谈。」梁岳转头对众人说道。
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房间内,梁岳将青铜棺材放置桌面,棺材巴掌大小,内有储物空间。
「这就是以后的棺材本啊。
此棺有防御阵法,内部通风,具有辟谷丶保存户体之能。
若不是时间久远,没有真气与灵气支撑,不然梁岳也不会这般容易打开。
末法时代,便是自己最佳的机会。
「方相氏是妖魔,气血强大,若是让玄武吃下,或许会有不可思议作用?」梁岳心想。
应该能发挥类似蛟龙血的作用。
面对这种沉睡妖魔,就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杀之,妖魔将来侥幸苏醒,也会研究自己这个当世唯一之仙。
末法时代,宛如猎人行走黑暗森林,周围危机四伏,猎物凶恶,同行亦危险。隐藏身份的同时,亦不能放过任何有复苏可能的神魔。
末法大劫还有一千七百多年结束,看遍历史的同时,给尸解仙争取一个「上桌」机会。
梁岳从棺材变出一个玉匣。
玉匣内躺着一枚圆溜溜的金色丹丸,打开刹那,被锁住的香气散逸开来。
香味带着一股勃勃生机。
梁岳想到一种可能。
「莫非是延寿丹?」
不知延寿多久,此丹的出现,也算是稍微缓解寿命方面的焦虑了。
此世后人并未开发出更强的武学,目前唯有靠自己了。
梁岳放回丹药,调息修行一晚。
次日清晨。
咚咚咚.—
大门敲响,外面传来鲍照的声音。
大门自动打开。
「进来吧。」
鲍照捧着厚厚的典籍。
「这是这些年逍遥派记载的功法,以及收集到的线索。」
「坐下来说吧,不必拘谨。」梁岳笑道。
鲍照简单叙述武学的发展,以及上品之上的宗师意境。
「每一门功法皆有意境,大周天圆满,意境大成,即可内力外施,使出功法绝学。」
岭南檀家的「黄昏惊魂」,逍遥派的「片叶不沾身」,游龙剑法的「游龙刺」,皆是如此。
「还是不够。」梁岳摇摇头,「功法放下吧,我将来再慢慢研究。」
按照自己的设想,内功应发展到有「属性」的程度,烈焰拳真能放出烈焰,
降龙十八掌真有内力之龙。
或许是人仙时代尚未到来的缘故,现在是506年,按照预言,人仙时代是530
年开始。
还有二十四年。
鲍照又说道:「弘文师兄家族发源地在陇西,可能是上古天眼一族的传承。
北梁岳将地点记下,李氏一族的血脉或许有大用。
「鹤云师姐当年去了北魏,可能藉助孝文帝改革,带领大批部曲成为北魏上层。」
「哦?如今是哪个家族?」
「独孤氏(刘)拔列氏(梁)宇文氏(宇文),拔拔氏(长孙)。他们先是化名鲜卑,而后藉助孝文帝元宏再改回汉姓,北魏内部应有人配合他们。」
梁岳想起了当年的宗爱,或许是宗爱与他们打配合;杀死太武帝拓跋焘,应有鹤云一份力量。
「真是影响历史的女豪杰。」梁岳笑道,不愧是自己的种。
后人自有祸福,他们的故事亦是精彩。
将来去北方探墓,或许可以顺带看一看。
梁岳思索之时,鲍照不知不觉离开。
正午,烈日炎炎,凉亭秋风凉爽。
四人在凉亭之内摆宴吃酒。
「我六十岁假死脱身,至今已有二十年矣。
「我六十年。」李弘文笑道。
「弘文兄,敬你一杯。」
「来!」
「一起。」梁岳同样举杯。
「哈哈,畅快。」鲍照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
时隔多年,再次相见,聊起零落各地的故人,内心万分感慨。
当年多繁华,离别就有多落寞。
天南海北,故人何处?
人到晚年,时日无多,骤见当年故人,先祖再临,鲍照满心欢喜。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照举杯吟诗,此乃故人各奔东西时所作,如今再次吟唱,已是耄之年。
几人醉眼朦胧,神志不清。
梁岳起身回首望向亭外,吹着午后热风,似有些落寞。
历史深沉厚重。
两个当年后人。一个自囚半生,年轻受尽折磨。一个流浪一生,落魄文人。
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此时应当是一统盛世。
刘义符或许是历代排名前十的帝王,鹤云应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以灵运鲍照的才华,理应宰执天下,不是现在的落魄文人。
李弘文当继承长乐派,将武学发扬光大,而不是成为半道天折的年轻人。
徐羡之丶谢晦被杀,皇后太子失踪,故人散落各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