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唐僧抉择(2 / 2)
唐僧问道:「弟子今取经时,二位尊者曾言,宝阁之中,有二等真经,
一等乃是须人事,方能予我,一等乃是白赠之真经,弟子敢问我佛,二等真经,可有高低之分?」
如来道:「真经无有高贵低贱之分,二等真经俱是同等,并无高下。」
唐僧不解其意,问道:「为何三藏真经,须人事方可取得?」
如来答道:「盖因我之真经,不同于他,非等闲不可与你,故须人事,
方可取得真经,便是以些许人事,便可取得我之真经,我亦觉轻贱了。」
唐僧道:「弟子不明。」
如来道:「若真经轻得,怎会有人重视?昔年昔时我曾传道于舍卫国一家,那家长请我诵经,保家中安宁,使亡者超脱,我遂其意,于其家中诵经,待是功成,我正要离去,其家长却不许我离去,只说我传之法,甚是易得,有些轻贱,非是上等之法,非是以黄金换我再念经文,方是认其为上法。故索取人事,乃教人知,我之真经,非轻易可得。」
唐僧合掌一拜,称是知明,遂道:「我佛慈悲。今得真经,望请我佛降旨,使我返归东土,教东土众生,聆听佛音,见得真经。」
如来即降金旨,遣四大金刚,驾风陪同,相送唐僧归于东土,佛祖说道:「弟子玄奘,你且须谨记,今得了真经,但万不可生轻慢之心,此理你亦须与东土众生言说,若须开卷以阅真经,必以诚心沐浴斋戒,方可开卷。」
唐僧拜道:「弟子谨记,绝不敢忘。」
如来说道:「既如此,你等且去,待将真经送往东土,再是回来此处受封正果。」
唐僧得了佛祖金旨,遂出大雄宝殿,但见宝殿外,佛众在此,唐僧领行者四人,一一拜谢。
行者谢至佛陀之中,但见禅定智慧佛真见,他惊些许,但见真见笑看点头,他心中即明,朝着真见深深一拜。
真见将行者扶起,低声道:「师弟,事未曾功毕,且当去行,待功毕时,我等再叙。」
行者道:「是,师兄。」
取经人一众拜了佛众,离了灵山,早有四大金刚在此,驾祥云承着脱胎换骨,洗去凡胎的唐僧,与行者三人,连同白龙马,要往东土而去。
取经人一众离山而去,佛众入内称颂佛祖,言说佛祖赌赛已胜,取经人已取寂灭真经。
早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行至殿外观世音菩萨座前,拜道:「弟子等早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唐僧西行,相助大圣,天蓬,卷帘。今唐僧功成,我等特缴法旨,望菩萨应答。」
菩萨笑道:「准缴,准缴。」
一众取一薄子,递与菩萨,其中记载唐僧一路行来,所历的灾难。
菩萨接过翻阅,细细看着。
其中记载数十难,法林贬法白鹿,火焰山牛魔阻道等等,俱在其中,
菩萨见之,说道:「此记载只有八十难。」
众等答道:「却是八十难,却是八十难。」
菩萨道:「取经人一众,须历九九之劫,方是功行圆满,但有少劫数,
皆不作圆满,尚有一难须行。
3
众等道:「此难何在?可须我等动身去设难?」
菩萨朝宝殿张望,叹道:「无须,劫难自现,九九之难,必不可少。」
众等不解,正是不知如今难从何来,今取经人一众,已是取得真经,再有四大金刚,齐天大圣护送,去往东土,不日便要归来受封,怎还有难。
观世音菩萨笑而不语。
却说,唐僧初驾云,跌跌撞撞往东土而归,四大金刚护持在东西南北四侧,行者扶看唐僧,免其坠下云去。
唐僧见有行者来伏,放下心来,望着白马上驮着的真经,沉吟不语。
行者见之,问道:「师傅有何思虑?今已取得真经,将是返还唐朝,那时金刚再承我等归灵山,受封正果。」
唐僧道:,「徒弟,我终有所虑也。这等真经,我等取来,是对是错?」
行者微微笑道:「师傅,这真经不妙耶?」
唐僧摇头道:「真经自是妙极。」
行者道:「既真经妙极,师傅怎个有虑?」
唐僧说道:「徒弟有所不知,真经虽妙,但恐东土众生难以知得,故窥不得真经之妙,故从何谈说救济众生,昔日徒弟与我言说,若灵山有寂灭真经与禅之真经,当取何等真经,我之言说,乃是禅之真经,可入灵山,分不得何为禅,何为寂灭,只恐误了唐王,故取三藏真经,不求有功,但求不错。」
行者说道:「师傅今觉,取的乃是寂灭真经,亦或禅经?」
唐僧道:「当是寂灭也。」
行者道:「既师傅见今取得真经,乃是寂灭,那宝阁之中,尚有白赠一真经,定是禅经。」
唐僧叹道:「若是救济众生,当是禅经为上,正如宝阁玄机,索要人事,方能取这三藏真经,若入东土,芸芸众生,要阅真经,定亦须人事,此人事或是识字之机,或是权贵之机,各有不同,三藏真经救不得东土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