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2)
能种茶,派来人多了不划算,派来人少了看不过来。他们买是买了,村里人照样当野山用,该打猎打猎,该砍柴砍柴。
他暗戳戳地想,穷山恶水出刁民啊!
难怪那家这么利索就卖了,这山要不是落在姜家村自己村里人手里,管你地契上名字是谁,说不定他们现在还照样当野山用呢。
反正离得远,官府也不能天天上这儿来管。
若是座茶山还值当派个管家,只长着竹子和树,还真不值当置这个气。
要是一直都是这样的,也难怪他们对姜竹大嫂不许村里人上山怨气那么大。
说不定江家人从前一直在这山上打猎,山归了姜竹他娘之后才慢慢不上姜家的山的。
要是这里从前祖祖辈辈都是江家人的猎场……
沈青越简直越想越替他们凄凉。
也难怪江家自己族里就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坚持打猎,一部分已经放弃靠打猎为生改为种田了。
江顺子家从他爷爷开始,就卖了弓箭买地种庄稼种菜了。
江宏亮家则是遵守传统坚持打猎为生的顽固派。
不过大多人家还是半耕半猎,像江顺子家完全放弃打猎只种地的,或江宏亮家只有菜地不种粮食,收入几乎全靠打猎的,都不多。
并且村里田地最多的,就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江修文家。
说山的时候,大家还算心平气和,还能当故事讲,说的时候,就愁眉苦脸了。
连后面溜达过来的里正都叹气。
他最羡慕的就是那些田多人多,兴旺富裕的村子了,可他们姜家村呢,年年开荒,开荒开到已经没荒可开了,可地却越来越少。
原因也很简单。
农户家最值钱的就是地,谁家紧急用钱,立竿见影的就是卖地,等有钱了再买地。
这本没什么,但是不知怎么的,卖着卖着,地都到大户人家手里了。
人家有钱,轻易不会卖地。
等他们渡过急想再买地,傻眼了。
里正家原本的三十亩地就是因为给他爷爷看病,变成了二十五亩。
那五亩,他们加钱人家都不卖。
为这个,他爹当族长时候,就下了狠心开始弄族田。
到他当了里正,更是硬性要求村里谁家要卖地,必须按市价卖给族里做族田。
以后有钱了,卖了多少亩,还能按市价从族里买回去多少亩。
但绝不能因为外人出价高就卖到外面去。
最初推行时候,急用钱的几户人家不同意,觉得里正这是仗着手里头那一点儿小权坑他们家的救命钱,急了还上里正家打过架,后来他们往回买地的时候终于回过味儿来了,就不再反对了。
还是卖给族里好。
哪怕以后没钱再往回买,族田的收获也能惠及到他们身上,起码同宗同族的,族里不会眼见自己家孩子饿死冻死。
有了族田,他们村算是保住了现有的地。
但即使这样,遇到了大灾年,等到连族里也实在拿不出钱粮来,还是有人不得不往外卖地。
里正顺着话题哭了会儿惨,一边想让村里人体谅他的不容易,一边顺势问沈青越:“我听说竹子这几天都没在山上,去韶家学怎么在山上开荒修梯田了?”
“嗯。”聊半天沈青越也想提这个。
他纯是为了招工做铺垫,不过聊到这儿,话题就沉重了,也不是他和姜竹能解决的。
即使姜竹家那座山马山能开出一百亩地来,大概也解决不了村里的问题。
人多地少,根本的解决办法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最根本的,提高生产力。
然而,这个他帮不上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