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 / 1)

加入书签

。  等到后面他出了考场时,就听到有考生埋怨这道题,说他写的时候都有点心虚,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写错了。  陈不倦对此没有多加关注,只在出考场时听了一耳朵。然后他就发现今天似乎特别冷,等在外面的人比之上一场少很多。就连特别关心他们考试的陈秀才,今天都没有一直守候在考场外。  此时的考场外面等待的,都是陈家的一些下人。陈秀才自己没有在此守着,就特意让家里仆人等着。  所以当陈不倦出来时,陈秀才家的那个下人,就立刻上前来与他说话。  对方说的都是陈秀才提前嘱咐好的,也没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话,就是让陈不倦不要在此逗留,让他早点回去好好休息之类。  陈不倦听完十分听话,立刻就跟随书童回去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就下起了小雨。  这是最不好的征兆了,虽然说是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于考生却十分痛苦。  也不知道两天之后,第三场考试会不会继续下雨,若是下雨了那就更加难熬了。  不过好在等到第二天,这一场小雨就停了,到了中午就渐渐放晴,陈不倦见状这才松了口气。  这一场,因为有点难度,相较于第一场,刷下来了不少人。  其中包括陈不倦的两个同窗,以及陈不倦的堂哥陈脩贺。  让陈不倦有点意外的是,这一场男主依旧挂在榜尾,以一名之差惊险的入围了。  对于这件事情,陈老三夫妻两个很高兴。  陈誉山更是高兴的,一直说陈家祖宗保佑,他两个儿子都考过了。  对此陈不倦觉得有点膈应,明明他这一场依旧是第一,也没见陈誉山有多高兴。倒是看到男主考过了,高兴的整个人找不到北了。  是的,这一次陈不倦依旧是第一名。  这两次考的都是基础,他的基础砸的很牢固,对于他来说完全不难。  他会拿到第一陈家众人很意外,但是对于陈秀才却一点也不意外。  陈秀才当年要不是身体不好,一考试一受寒就开始生病,他的科举之路不可能止步于秀才。  他没有自信把陈不倦教导成状元,但是一个小小的童生他还是有信心的。  所以在得知陈不倦又是第一时,陈秀才也只是扯了扯嘴角而已。  等到第三场就难了,因为第三场考得是策问。  策问这种东西,就和语文作文差不多,比较偏向于个人喜好。  如果刚好合考官眼缘了,考官会越看越觉得喜欢。但是一旦不合眼缘了,或者政见与考官相反,就算考生十分有才华,名次也不会太高的。  这一点在考试之前,陈不倦就已经知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考试之前天天往外面跑,到处打听县令喜好的原因。  这个时候,可要不得什么风骨之类的。该迎合的时候也要迎合一下,不然若是得罪了主考县令,别说是参加后面的科举了,光是一个童试就能考死你。  庭河县的县令大人,是个还算不错的父母官。至少不像电视剧里那样,什么“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因着这位县令大人人还不错,他们t庭河县的百姓日子也不错,跟周围其他县相比还算富足。  加上对方是寒门出身,诗集文章的风格,多偏向于朴实无华。  陈不倦在写策问的时候,就着重朝着这个风格靠拢。  不过他的字里行间,多多少少还是透着点野心。这一点从很早之前,陈秀才就说过不止一次。  有野心并不算是坏处,至少在他们县令的眼里,陈不倦有野心就代表他想往上爬。  一般想要政绩好看的县令,见到这样的读书人都不会特意打压,甚至为了以后多一份人情会给高分。  因为一旦这个考生鲤鱼跃龙门,日后他们成为了同僚关系后,他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而且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比如现在他是这里的县令大人,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某个考生的下属。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两人的政见相差不大,又是品性相投的,主考官一般都会给个不错的名次。  前面两场对方都给了陈不倦第一名,等到第三场看出了他的野心后,因为对方确实有点欣赏陈不倦的才华,在第三场的时候就又给了他一个好名次。  这一场考试结束,所剩下的考生就不多了。  他们族学一起参加科举的人,就只剩下陈不倦跟个小少年了。  就连之前仗着男主光环,侥幸连续过了两次的男主,也在这第三场的时候被刷了。  为了这件事情,陈誉山都没心情庆祝陈不倦的好成绩,大喜的日子里一脸愁眉不展的样子。  相较于满心满眼都是陈脩杨的陈誉山,最近徐氏对于陈不倦倒是还算不错的。  大概是被陈誉山养外室的事情弄心寒了,加上陈脩杨又固执已见的喜欢做商人。  有点势利的徐氏,在看到陈不倦的实力后,最近的态度有点偏向这边。  对此陈不倦还挺高兴的,他不介意徐氏是个势利眼,也不介意徐氏是喜欢他还是喜欢他带来的荣誉。  他只在乎徐氏偏向他之后,就会爱屋及乌对妹妹好。妹妹是真心想与徐氏亲近的,别说这样没有出息什么的。  陈露白就是个小孩子而已,小孩子哪有不想亲近父母的。那些所谓坚强的人说的潇洒,实际上大多数是因为得不到,也就只能表面上潇洒罢了。  ……  第四场考的比较杂,有贴经,有墨义,还涉及到了律法。  贴经,墨义,这两部分都很简单,没有再出现比较生僻的题目。  律法上就会稍微有点难了,里面有一道题提到法律在与人情之间,身为一个父母官要如何去取决。  以上一世陈不倦的脾气,他估计会选择站在法律那边。哪怕这个题目里的凶手,杀人的时候情有可原。但是法律必须公正严肃,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但是这一世……他稍微有点人情味,加上他们的这位县令大人,是个体恤穷苦百姓的好官。  他知道以对方的性格,会站在人情的那一边,于是毫不犹豫也选择了人情。  这个时候估计会有人觉得他圆滑,事实上想要走仕途这一条路时,就注定了太老实是走不远的。  不圆滑的,老实的,朴实的,就只能当个小小县令。  圆滑的,聪明的,心机重的,才能步步高升,走到别人触不可及的地方。  陈不倦知道,从自己打算走仕途这条路时,他就已经不可能是个纯粹的老实人了。  最后一场,主考的是试帖诗。  考卷上依旧有贴经,墨义,以及律法题。  但是题目量都不算很大,最主要考得还是试帖诗。  试帖诗是一种科举常见的诗体,多为五言六律或者八律。  像是童试的试帖诗,一般都是无言六律,诗体多为一句上下联形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