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棋子(1 / 2)
福地与洞天交汇之处。
一名读书人,仅凭一道阴神,远游至此。
齐静春朝着两位老前辈作揖行礼。
本是闭目之姿的老道人,略微抬眼,瞥了眼那个读书人後,没有开口。
虽然臭牛鼻子待在浩然天下多年,但他一直不爱与读书人打交道。
跟一帮喜欢讲道理的聊天,没甚意思。
少年道士点点头,笑眯起眼。
这样一位後辈,哪怕不是出自青冥天下,不是自家白玉京子弟,瞧着也让人内心欢喜。
一人精通三教学问,身负三个本命字,於骊珠洞天教书六十载,修为不降反升,瞒着几座天下,悄悄跻身十四境……
这样的年轻人,厉不厉害?
当然厉害。
就连道祖,同样觉得厉害的很。
以前未曾见面之时,道祖只是听说过这个读书人,被传的神乎其神,但等前不久的河畔议事之後,饶是他,也极为认可那些对他推崇备至的话。
甚至於,道祖还觉着,自己那个大弟子,与齐静春的大道之争,还没开始较量,就已经有了胜负结果。
白玉京大掌教寇名,散道一气化三之後,研习三教学问,这三道分身,其中肯定能出一个道门高真,或许还能走出一名功德佛子。
但几乎没可能,会出现一位儒家圣人。
哪怕是道祖,也是这般看法。
因为当初的那座骊珠洞天,自己另外两名弟子,余斗和陆沉,为了大师兄的大道,对於齐静春的算计,冥冥之中,就已经算是输了。
齐静春与寇名,都想走出三教合一的道路,也确实存在大道之争。
而这两人,一个是不惜舍去大道性命,选择以一己之力,担负整个三千年天道反扑。
一个是藏在小镇之内,一心只读圣贤书,任由自己的两位师弟,暗中对那齐静春布局算计……
心性方面,寇名就已经输了。
因为君子可以不立危墙,但是圣人,必须当仁不让。
寇名的儒家分身,往後或许能成为贤人君子,担任书院山主,学问功德上去了,甚至能进入文庙内部,成为学宫祭酒……
但任凭如何,想成为真正的儒家圣人,难矣。
道祖再次看向那个读书人,不由得心中叹息一声。
可惜他不是白玉京之人。
但所幸,他是儒家门生。
读书人瞥了一眼脚底人间,收回视线后,望向对岸那个少年道士,笑道:“看来此番对赌,是晚辈赢了。”
道祖点点头,微笑道:“现在来看,确实如此。”
少年道士同样瞥了眼福地,而後看向那个读书人,问道:“齐静春,既然你认定下面的这个少年,是善意,那麽他的恶念,去了哪?”
那个年轻人很特殊,这在三教祖师眼中,还有许多十四境的山巅修士眼中,一样如此。
甚至他这个另类的‘一’,相较於小镇那个一,还要更为‘真实’。
境界不高,沦为幕後之人的棋子,本该循规蹈矩,按照棋手的落子来,该走哪,早有定数。
却在这张天地棋盘上,一次次的‘出人意料’。
这颗黑子,自从落在棋盘之上,走的每一步,都不是本来该走的路。
甚至於,到了後来,年轻人一步登天,龙门成十四之後,再也无人能够将他视为棋子。
最初的谋划,宁远踏入十四之後,身陨之地,是在那蛮荒天下。
这也是三教的意愿。
几座天地,本是均衡,宁远这个凭空多出来的十四境,就是唯一的变数。
难以掌控,又不能放任自流,而蛮荒天下,就是最好的棋盘。
一人剑挑群妖,最後身陨,而蛮荒遭遇这麽个十四境的疯子剑修,注定是元气大伤。
这对於其他天下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真要如此,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可偏偏事与愿违。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