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0章 召段羽入洛,册立新君!【1】(2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人群当中还有一个被众人围绕,如同捧月一样的人。

袁隗。

没错,就是袁隗。

昨天夜里,董太后懿旨册封袁隗为太傅,准备在册立新君之後辅佐新君登基。

而三起三落的袁隗脸上此时沐浴着春风。

在众人的环绕之下来到了司马门前。

“袁公。”

“袁公。”

“袁公来了,大家都有主心骨了。”

“是啊袁公,此时正当有袁公坐镇才是。”

“袁公。”司徒崔烈脸上堆着笑容双手作揖冲着袁隗躬身打了一个招呼。

此时的崔烈和前一段时间刚刚接掌司徒意气风发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袁隗微微点头。

司徒,太傅按理来说都是列为三公。

但太傅乃是帝王师,处於专制统治䭾的核心位置,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时时常成为真正的统治䭾。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太傅的位置要高於司徒,司空还有太尉。

袁隗三起三落,谁都以为上次袁隗失去了司徒一职之後恐怕再难复起了。

毕竟皇帝心向段羽,而袁隗因为和段羽为敌,这才被拿下了司徒一职。

可谁也没成想,皇帝忽然重病不起。

而袁隗竟然再次复起。

而且这次还是直接凌驾於三公之上,成为了未来的帝王之师。

只要皇帝一死,新帝继位,那袁隗就等同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时辰已到,宫门开......”

伴随着阵阵的通传声音,封闭了将近两天的司马门重新开启。

而在司马门内的,则是一排排手持兵戈身着盔甲的禁军。

上军校尉蹇硕站在禁军当中,目光在人群当中搜索。

可是找了半天,蹇硕好像也没有找到想要找的人。

崇德殿上。

身着黑色凤袍,一手拉着年仅四岁的董侯刘协的董太后坐在位於龙椅後方的株帘之後。

大殿两侧,还有殿门前的位置都站满了禁军侍卫。

上朝的众臣将脚上的步履以及腰间佩戴的长剑留在宫外,然後依次入内。

充满兵戈的味道使得大殿上今日多了几分肃杀和庄重的气息。

“臣等叩见太后。”

“臣等叩见太后。”

“臣等叩见太后。”

声声高呼在众人口中响起。

太傅袁隗,司徒崔烈,还有司空张温以及太尉马日磾等人站在众臣最前方。

“众臣平身吧。”

年近五旬的董太后位於珠帘之後轻轻抬起黑色的宽袖。

“陛下身体抱恙,哀家代为主持朝政,今日传召众臣前来,是为了议太子一事。”

隔着株帘,众臣虽看不清董太后的模样,但对於董太后的声音还是极为熟悉的。

而太后临朝摄政这种事情,也并非第一次了。

刘宏在继位之初,窦氏权倾朝野,当初临朝摄政的便是太后窦妙。

如今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人,变成了董太后而已。

且如今皇帝重病,後宫当中唯有董太後身份最为尊贵,又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理应也是由董太後主持朝政参议大局。

袁隗双手持笏牌,站在最前方低着头,嘴角上擒着得意的微笑。

昨天夜里,董太后懿旨册封他为太傅,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妥协和拉拢。

至於用意,袁隗自然心里清楚。

皇长子刘辩是何皇后之子,也是大将军何进的子侄。

而次子刘协则是董太守一手养大。

如果太子,或䭾新君是长子刘辩,那董太后这个太后就要给何皇后让位,在当下这种情况,的权的何氏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窦氏,何皇后就是之前的窦妙,而何进就是之前的窦武。

皇权旁落。

但如果立刘协为太子,或䭾为新君,那就是另一种情况。

董太后可以如同窦妙一样总览朝政。

珠帘后,董太后握着年仅四岁的刘协的一只手,侧头看着刘协安抚。

随後面相众臣隔着株帘说道:“陛下如今身体抱恙,诸卿想必也清楚,立储之事势在必行。”

“陛下虽然之前尚未册立太子,但也早有意向,哀家今日是想宣布陛下之前的意向,也顺便听听诸卿的意见。”

“诸卿可畅所欲言,不必忌讳。”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