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1 / 2)
忠敬且为百姓考虑?
小惩大戒?
朱标很想问问刘伯温,这几个词到底是怎麽连在一起的。
尤其是忠敬这两个字,你诚意伯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跟个土匪一样带着衙役去府城抢人?
哪个好人家的知县会在奏本里阴阳怪气?
还有,刚刚看你诚意伯的脸色,只怕恨不得把那几个知县生吃活剥的心思都有了,结果孤等了半天就等来一个小惩大戒?
这可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正当朱标暗自吐槽时,李善长却皱眉说道:“殿下,这几个知县不对劲啊。”
朱标微微一怔,李善长又继续说道:“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几个是同乡,又师出同门,还是同年进士,有这些情谊在,他们几个怎麽会因为抢人而互相弹劾?”
“虽说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可是这歪的也太多了些。”
“总不能真是因为要抢人吧?”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还有这四个知县,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行事难免有所冲动,臣也以为,小惩大戒即可。”
朱标没有理会小征大戒的说法。
毕竟李善长刚刚也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自家姐夫就不是什麽好东西,难道还能指望他教出来的学生有多乖巧懂事?
朱标比较好奇的是,这四个货为什麽会直接带着衙役抢人。
难道北平和永平很缺人?
李善长捋着胡须说道:“臣以为,应该不止是工坊那麽简单。”
“如果真是因为工坊缺少人手,恐怕他们四个要兴办的工坊也绝不是什麽小工坊。”
工坊当中既然有个坊字,就足以说明规模不会很大。
而且知县带着衙役去抢人,这种事情究竟是好说不好听,轻易也没人会拉下脸皮去干这种事情。
既然能让四个县的知县都扔掉脸皮不要,说明这背後的利益已经不止是丢不丢脸那麽简单。
朱标嗯了一声,仔细琢磨一番后却对身边的随侍太监吩咐道:“去一趟通政司,让人把静海县丶滦县丶乐亭和遵化四个县的奏本都拿过来。”
等随侍太监领命而去后,朱标又继续着说道:“不管怎麽样,他们四个这次抢人的事情都有失体统,该罚的还是得罚。”
“这样儿吧,他们四个罚俸三月,回头等弄清楚抢人的原因,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随着朱标的话音落下,李善长不禁和刘伯温互相对视一眼。
如果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罚俸三个月肯定是要罚的,但是东宫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再给他们一些赏赐。
如果这四个混球单纯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多一些,那这三个月的俸禄也算是给他们长长教训。
见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都点头同意,朱标忽然话锋一转,“对了,我爹和我娘派人传信说已经动身回京,估计小年之前就能赶回京城。”
“韩国公和诚意伯不妨整理整理最近的公务,到时候让我爹处理。”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顿时就愣住了。
这天家……
当爹的把朝政扔给儿子,自己带着老婆跑去登州找女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