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我想多了?(2)(2 / 2)
但随即,他心中突然一动。
承德,按照地域划分就是後来的大宁部指挥司所在之地。
那就是现在还只有七岁的,未来的宁王封地所在。
当然朱权现在还没封王。
但朝廷已有意,这两年之内要在锦州承德一带设置大宁部指挥使司。
按照老朱心中的构想,大明九边塞王拱卫京师的策略。朱权虽没封宁王,但宁王这个王号,已经给他定下了,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朱棣要把徐达送去承德去疗养,会不会出现什麽变数?
“我是不是心里想的太多了!”
李景隆心中又暗暗想道,“朱棣的目光此时已盯着大宁那边,想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正好藉机扩展到那边?”
要知道历史上的大宁,在最鼎盛的时期,甲兵八万呀!
那可不是纸面上的甲兵,此时的大明边军之中并不全是汉兵。
契丹女真蒙古各族勇士,皆为大明效命!
最着名的就是英勇善战的朵颜三卫!
同时他心中又想起一件事,历史上永乐元年,朱棣把承德这个地方奖赏给了蒙古的乌梁海部。同时把承德卫所有军户百姓南迁,使得这块地方变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隔带。
当然,也留下了祸端!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朱棣这样的天之骄子,本就不能以常人度之!”
李景隆继续心中暗道,“别人能想十步,他就能想到一百步......”
“那边盛夏的时候,就跟这边四五月时似的!”
朱棣又对老朱和朱标道,“而且那边的部族对朝廷一向恭顺!爹和大哥你们要是不放心,儿子先把那边的胡人招募了 ,然後再派几千兵过去,结个卫所......”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我猜对了!”
闻言,李景隆忍不住看了朱标一眼。
收回目光之时,下意识的看向朱标。
而朱标也正在看着他,且对他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心中之意用眼神传达出两个字,不行!
“朝廷这边,正有意在那边建大宁卫...”
老朱沉吟片刻,“嗯,按你这麽说的话.....嗯.....”
“爹,那不正好吗?”
朱棣笑道,“我岳父在塞外威名赫赫,他老人家去那边疗养,朝廷设置军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顺理成章!”
忽的,李景隆注意到朱标对他眨了下眼睛。
“四爷!”
李景隆出声,朱棣诧异的转头。
“有件事您.....那个,臣不是驳您,臣就是想到什麽说什麽!”
李景隆笑笑,“戴先生说了,老公爷的病还得继续动刀,而且起码要七天半个月的,对吧?”
“老公爷也年岁大了,这麽一折腾...他现在什麽样您也看出来了!”
“从京城到北平再到承德,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的身子能受得住吗?”
“当然您的心是好的,可是臣想.....臣是怕万一折腾出好歹来,反而不美呀!”
“再说,承德毕竟太远,有什麽事,一旦有事鞭长莫及!”
“二丫头这话,老成持重!”
朱标开口,对老朱道,“莫说老公爷了,就儿子如今正值壮年!腋下割了个小口子,都疼得不行,诸多禁忌呢!老国公跟着出京,还是那麽远的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嗯!咱心里也有这个顾虑!”老朱点头。
“大哥多心了!”
朱棣又是大笑,“又不让他骑马,弄个马车,安安稳稳的......那个戴先生随军带着,哈哈!一路上走走停停就当是溜达了!”
“那更不行!”
李景隆出声道,“鞍马劳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咋行?”
朱棣忽然变脸,看着李景隆面色不善,“来来来,你说!我说一个你不行,我说两个你说两个不行!哦,你长本事了?”
“啧!”朱标皱眉道,“你跟他发什麽火?好好说话你怎麽说酸脸就算脸?”
“大哥,呵呵!臣弟就这个狗脾气,哈哈!!”
朱棣又忙笑道,“臣弟就是容不得磨磨唧唧瞻前顾後.....”
“四爷是爽直,心直口快!”
李景隆不以为意,继续道,“其实在臣看来,这事呀...最好还是听老国公自己的意思!”
他知道徐达是想去北平的,戎马一生的英雄,谁愿意老死温柔乡之中呢?
但他更知道,他能看穿的徐达也能看穿......
燕王已有北平,若再把触角伸到锦州承德,乃至朝廷要建的大宁卫一带。
继而控制连接河北辽东乃至蒙古的枢纽...
那将是多麽庞大的一股势力?
京师之中,谁能安睡?
“而且...”
李景隆顿了顿又道,“现在才刚开始治,还是治病要紧,以後的事到时候再说,只要能把先病稳住,其他的都是次要!”
“爹,这话对!”
朱标在旁附和。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