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 长谈(3)(2 / 2)
这种种的祸端,都是将来大明帝国内政不修的导火索!
历史上的大明,近三百年的国运之中,几乎有两百多年,都被这些条条框框各种导火索折磨着!
“他要是.....真的做了大明帝国的皇帝,该有多好!”
李景隆心中,情不自禁的暗道。
“标哥,你别死,你当皇上吧!”
~~
“我也从没跟你说过!”
朱标转头,对着李景隆笑笑,返身在桌边坐下,“从你担任光禄寺卿起,许多人就在孤的耳边聒噪,说不能放任你胡闹!尤其是你弄什麽拍卖会,给朝廷弄了大把的银子之後!许多御史言官不在明面上说,却在暗中的一个劲儿的劝诫,不让孤放任你!”
“说这等小聪明不是治国之策!”
“朝廷跟民间要钱,实乃是泽竭而渔.....”
“这些话你作何感想?”
李景隆上前,帮朱标倒上热茶,开口笑道,“臣的感想是,还行!这些老夫子们还没给臣扣帽子,还算手下留情了!不然什麽圣人云呀,故人说呀,史书记载呀,一套套的下来,只怕臣就因为这点事,而十恶不赦了!”
“再说,有您护着臣,他们说什麽臣都不怕!”
“哈哈哈哈!”
朱标大笑几声,“你倒是有恃无恐!”
“他们说臣...在臣看来无非几点...嫉妒是有的!”
李景隆正色道,“天下第一街到两次拍卖,再到这次的风化牌....前前後後加起来,臣应该给我大明弄了现银差不多....四百万了!”
朱标点点头,“花出去的也不少!”
“是是是,火器铸造局还有工城都是吞金兽!”
李景隆笑笑,“臣一个刚满弱冠之年的孩子,为朝廷分忧至此,自然会让他们觉得无地自容。”
“至於其次吗?”
李景隆又笑笑,“这.....臣怎麽形容呢?鸭子窝中突然多了一只鸳鸯,他们自然是要嗷嗷叫的!因为没见过嘛!哈哈!”
“啊?噗!”
朱标一口茶喷出来,笑道,“你还自比鸳鸯?”
“臣不敢比凤凰!”
“哈哈哈!你这话...有些狭隘!”
朱标又喝口茶,“你这些弄钱的法子确实都是小道,他们说的也没错!治国,万不能总是靠着小聪明!”
说着,他话锋一转,“但我喜欢的,也正是你所说的,你身上跟他们不一样的那股劲儿!”
“都是太子爷您的宠爱,臣才能....”
李景隆笑道,“随便胡闹!”
“你才不是胡闹!你是真的,心有丘壑之人!虽然我不知道,你这丘壑是哪来的?”
“但有时候,你所谓的小聪明,远超那些只会读圣贤书的朝廷重臣!”
朱标端起茶盏,轻轻摇头吹着茶沫,而後道,“话说回头,你说说,如何改变我大明现在这....府库空虚的局面?如何给大明开源?如何让大明.....既富了百姓,也富了朝廷!”
说着,瞟了李景隆一眼,“说好了有赏,说不好嘛,呵呵!赶明个儿让你上马厩刷马去!”
“这...”
李景隆心中叫苦,他是能看到大明的种种隐患,但自问没那个本事去解决。
他就是个普通人,披着权贵的外衣,内心深处就是渴望自己的小日子,有钱有权.....只有欺负别人,别人不能欺负我的,典型的咸鱼翻身心态!
这心态也没什麽不好!
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你展示能力的时候,随之而来的除了赞誉还有压力!
就好比此刻朱标的发问,他心中发苦,可又不得不细心应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