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 章 俺是打铁的(1 / 2)
“表哥,去帮我拿个算筹来。”
“唉!”
霍去病身着朝服,
穿得是三重曲裾深衣,最里一层是素纱禅衣,中间一层朱红文罗,最外一层玄色织造,头戴鎏金虎头抹额,服上细节不计其数,甚至有的花纹连刘据都叫不上来。
宫内物品放置在哪,霍去病记得清楚,据哥儿一说要算筹,他就起身行到屏风后,拿来了一块铜算筹,
“据哥儿,拿来了。”
“嗯。”
刘据把算筹接过,放在案几上。见状,二霍和金日磾都有意的屏住呼吸,再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呼吸声会搅扰陛下。
三人交换视线,俱是在对方眼中看出了激动,上一次陛下算术人口还是在太子时期,一鸣惊人的算术狠狠站稳了太子之位,再之後陛下就很少出手了,现在终於是又等到了!
霍去病就是对据哥儿出风头的事百看不腻,暗自欣喜自己占到了最近的位置。
霍光更是连眼皮都不舍得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丝一毫的细节,不过,馀光瞥到大哥后,霍光在心中暗道,
要是没他就好了,本来他就随陛下早,和陛下一起经历过的事比我多多了,现在又是兄弟二人都在场,这叫我以後哪还有机会追上啊?
金日磾与霍家两位兄弟不同,没办法完全大饱眼福,内心是又愧又喜,复杂得很,愧的是此事是因自己无能而起,喜的是陛下出手总算是能把帐算出来了。
听到孔仅推荐曹充术时,金日磾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选择,身为掌管一国财政的巨擘,金日磾怎麽可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一个野狐禅身上?
而且,就算要寄托到一人身上,那也一定选陛下啊,所以金日磾衡量利弊后,还是觉得厚着脸皮来找陛下最合算。
见陛下迟迟不动,霍光知道算术过於庞大,光靠陛下一人恐怕不够,小心开口道,
“陛下,要不要微臣帮您打打下手?”
霍去病在心中用贱兮兮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
“陛下,要不要微臣帮您打打下手~切!”
不过,待看到小老弟不因婚姻之事拖累整个人都精神不少时,霍去病也是暗中欣慰,
“不必,朕先看看。”
刘据头都没抬。
“是。”
三人又静音了。
刘据身前案几上唯有一个算筹,方才金日磾呈上的几份账目都在霍光身前放着,也就是说,陛下真的是只在看算筹!
金日磾不由疑惑,算筹中莫非有什麽花样?
因为陛下有过太多力挽狂澜的操作,金日磾看不懂,下意识第一时间开始怀疑自己,其实不仅是金日磾,二霍也在冥思苦想,
陛下在看什麽?
在场三人都是百爪挠心,想知道陛下在干什麽,却又不敢多问,难受得很,但,难受间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爽感,
没错,爽感。
对於霍去病丶霍光丶金日磾这种层次的人来说,他们活成了人尖尖,已经没什麽他们不知道的事了,可唯独是在陛下面前,他们觉得自己什麽都不懂,正是这种感觉让这几位英才迷恋得很。
“啪!”
刘据终於伸出手,拨了一下算筹,指尖稍微一抬,比抚琴还要优雅,
听到算筹声,金日磾如听天籁,
对嘛!算筹还是要用的!
但,四周又快速归於安静,刘据拨完第一下,就再不拨第二下了,
霍光眼中闪出迷茫。
幸好没让霍光迷茫多久,算筹又发出了响声,三人急忙瞪大眼睛看过去,可眼前的一幕又是出乎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陛下竟然拿起算筹,翻来覆去的看,
随後,一个运算元没拨弄的刘据看向自己的臣子,开口道,
“这算筹有问题。”
霍去病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拿的算筹不对,忙起身,领口一颤。霍去病领口也很有说法,花纹暂且不提,就说这制造法,用得是类似於仿非牛顿流体设计,平时是软的,一受到击打这领口就会变硬,可见霍去病依旧没有忘记随时战斗的本能。
“据哥儿,我再去换一个。”
“不必了,”刘据摆摆手,随手将铜算筹扔在案几上,“换哪个都不对。”
霍去病愣了下,随後恍然,他与据哥儿心有灵犀,刘据话音落下,霍去病第一时间就知道据哥儿在想什麽了,
“我去找丁缓。”
“速去。”
刘据挥挥手。
霍去病走出后,侍中窦富补上。便繁对事,查缺补漏,这活儿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不仅要察言观色,更要是个“万事通”,随时应对皇帝的问题,比如皇帝用膳时,看到某个菜式,突然问到侍中某个典故,侍中都要迅速作答,若答不出,可能就要失业了。
不过,窦富做得不错。
“陛下。”
刘据拿起算筹,朝窦富问道,
“爱卿,你与他俩说一说算筹吧。”
“是,陛下。”窦富对着金日磾和霍光说道,“大汉算筹271根....”
简单介绍两句后,窦富又话锋一转,
笑话,陛下这麽问,肯定不是让自己说算筹是怎麽来的,再说了,看看眼前的两位是什麽人,
金日磾和霍光!
自己再博学能有他们博学吗?!说太多不过是卖弄罢了!
自己应回答的另有其事。
“此算筹计算繁琐。”
侍中窦富在旁默默观察了半天,霍去病一说要找丁缓,他就瞬间通窍了,陛下正是察觉到自己看出来了,才特意问得自己,
陛下不是要变革演算法,而是要重做个算筹,故此才要找来丁缓!
用刘据的话来说,是革新生产工具!
不要以为古代不需要技术,或者说技术不重要,实则在古代每次生产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巨大的震荡。生产技术变革了生产力,进而改变了社会结构。
如铁农具出现以前,一个人就能耕那麽大块的田,就算你再有力气,再能干,也无非是多一些,多一些的部分不会太超过,所以以劳役地租为形式的井田制能存在,
井田制存在分封制也就能存在,
分封制存在,周王室才存在。
等待铁农具开始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农民的生产力都可以广泛提高,哪怕是最瘦弱的农民,手握铁农具也能比之前最能干的农民生产多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