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6章 倒孔(上)(1 / 2)

加入书签

崇祯二十七年十月初五。

朱慈炯率领七万大军兵临沛县,准备攻打徐州。

出兵前,众人曾商议是否要分兵。

具体的策略是分出一部分兵力攻打徐州,其馀兵马去河南对付马士英。

讨论了半天,众人一致认为不必分兵。

南京就在长江南岸。

守南京就要守长江。

守江必守淮。

而要想守住淮河,就必须守住徐州。

也就是说...

只要拿下徐州,南京就会面临威胁。

到时候马士英为了回援南京,只能从河南撤退。

河南的困局迎刃而解。

初六中午,朱慈炯带着一众将领来到黄河岸边查看地形。

看完之後,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刘肇基大笑着说道:“太好了,黄河结冰了。”

朱慈炯点头:“确实是一件好事,我军不用为渡河而打造船只,建造浮桥了。”

李定国翻身下马,在冰面上使劲踩了几脚,又骑上战马在冰面上跑了一会。

他回来向朱慈炯汇报:“冰面不是很厚,步骑虽然能顺利通过,但火炮等辎重恐怕会压塌冰面,沉入水中。”

朱慈炯伸出手感受了一下刺骨的寒风,开口说道:“那就再等几天。”

众人顺着河堤又查探了一会,返回沛县。

负责後勤的官员开始提前准备棉布,稻草。

在渡河时绑在马蹄上用於防滑。

朱国弼在得知黄河结冰后很是无奈。

他本想派人凿冰,阻止朱慈炯南下。

但也只是想想,无法付诸行动。

通过凿冰阻止对方渡河的例子在历史上确实有。

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和西魏在洛阳一带对峙。

最开始西魏实力弱,为了防止东魏军趁着河水结冰发起进攻,每到冬天都要派人去黄河上凿冰。

後来攻守易形,另一方通过凿冰阻止对方进攻。

此举之所以奏效,主要是因为双方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

只要凿开一段冰面,就能阻止对方就通过冰面行军。

而现在朱国弼和朱慈炯是南岸和北岸的关系。

河道太长,朱国弼根本凿不完。

(某影视剧中描述宋军通过凿冰抵御辽军骑兵的场面或许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史料。)

为了抵御朱慈炯,朱国弼只能结合徐州的地形进行布防。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东厂提督张容带人来到了曲阜。

城中想跑的人已经逃跑,剩下的都是投降派。

当地官员和士绅早就听闻了张容的事迹。

为了活命,他们提前准备好了银子。

但是准备的银子并不多。

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将账册毁掉。

没有账册,张容就无法向他们索要巨额钱粮。

可惜的是。

他们和东昌府的人一样都低估了张容。

张容来到县衙,见到了曲阜知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