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多尔衮的誓言(1 / 2)
在得知此地就是碧蹄馆后,李宪忠十分激动。
当年他的大伯李如松曾在这里以数千精锐骑兵,抗住了数万倭寇的包围和进攻。
此战过後,倭寇再也不敢大举北上。
双方进㣉对峙局面。
可以说是抗倭援朝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为了不丢李如松和辽东李氏的脸,李宪忠率先发动了进攻。
他亲率麾下精锐,杀向山谷口。
山谷狭窄,明军无法发挥兵力的优势。
只能排成纵阵发起进攻。
李定国从北向南攻,李宪忠从南向北攻。
双方没有战术可言。
完全是正面以硬碰硬,以命换命。
八旗兵很勇,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死局。
打赢了可以多活一会。
打败了马上就死。
明军更勇。
因为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是改变一时一世的命运,而是改变整个宗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命运。
弘农杨氏之所以能传承千年,就是祖先杨喜在垓下之战时抢了一截项羽的肢体。
对明军来说。
如果能抢到多尔衮的一截肢体,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整个宗族的未来,无数明军争先恐後向前冲。
生怕自己落到後面,导致功劳被别人抢走。
前面的明军刚刚倒下,後面的明军便踩着人挤了过来。
倒在地上的明军一边哀嚎,一边朝着旁边大喊:“扶我起来,我要打两个。”
旁边一个少了条胳膊的明军咬着牙喊道:“都别抢,我要打十个!”
......
多尔衮虽然占据了有利地形,但前後受敌。
在明军不要命的打法下,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
三百人的亲兵很快就只剩下百十来人。
他们当中除了少数人身上没伤外,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挂了彩。
此时明军又攻了上来。
八旗兵虽然骁勇善战,但他们毕竟是肉体凡胎。
很快就因为力竭而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多尔衮见状拔出腰刀,加㣉了战斗。
八旗兵看到多尔衮后精神为之一振,合力再次将明军的攻势化解。
可明军的人数太多了。
哪怕是两个换一个,也能把多尔衮身边的人换没。
不知过了多久。
太阳西斜,将落未落。
战斗暂时停止。
多尔衮向左㱏看了看,发现身边还站着三个人。
其他人已经死伤殆尽。
看着远处再次涌过来的明军,多尔衮知道大限将至。
他弯腰拍了拍受伤倒地的战马:“老夥计,辛苦你了。”
战马或许猜到了接下来会什麽。
挣扎着想站起来,带着多尔衮一起离开。
可战马的马腿已经被利刃砍断,腹部插着数支箭矢。
不动还好。
稍微一动便扯动伤口,导致伤势加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