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再免全国一年赋税(1 / 2)
第383章 再免全国一年赋税
稳定住京师三大营的局势后,整个京师再次恢复正常。
崇祯高坐金銮殿,看着下面的衙门各司其职。
所有衙门当中,属户部最为忙碌。
边军吃的粮食,穿的衣服,花的军饷需要他们筹备。北直隶,河南,山东的赈灾事宜同样需要他们处理。
还有全国黄册户口增减,纠察田产,国库年度收支等情况。
这些林林总总的事让户部尚书方岳贡忙的不可开交。
他快步走进乾清宫施礼後向崇祯汇报:“陛下,年关将近,臣特来汇报国库情况。”
“好。”
“户部已於十一月中旬,将抄没勋贵丶官员得来的田产,宅院,文玩字画等变卖,共卖得现银七百二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一两九钱,已按照陛下吩咐全部存入国库。”
“国库现存银八百七十七万三千三百二十一两,银子看似不少,但是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赈灾一项,花费巨甚!”
“按照目前的趋势,最多到明年夏天,这些银子就会耗尽。”
崇祯笑了笑:“哦,原来方尚书是来向朕哭穷的!”
“不敢!”方岳贡先是低下头,随後抬起脑袋说道:“为了确保明年赋税及时徵收,户部给各省拟定了徵收额度,请陛下过目。”
说罢,方岳贡将手中的册子高高举过头顶。
崇祯没让王承恩去接,而是问了一句:“与去年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
“降了!陛下已经下旨废除三饷,所以户部拟定的赋税徵收标准已经恢复到万历四十五年时的水平。”
(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加征辽饷。)
方岳贡见崇祯不语,继续说道:“迫於当前局势,拟定赋税额度时未将陕西,山西纳入其中。”
“另外河南大旱,又饱经战事,故未给其分配额度。”
“还有山东的辽东都司,也没有分配额度。”
(有明一朝,辽东的行政和司法权一直都归山东行省管,但军事权直接受北京指挥。)
“户部预估,我朝十八年全国赋税收入一千三百万两,加上存银一共是两千一百七十万两;预计支出两千五百万两,用银缺口高达三百三十万两。”
崇祯眉毛颤了一下:“预计支出怎麽会这麽高?”
方岳贡早有准备,他有条不紊的解释道:“建奴五月下旬入关,温榆河之战後多铎又再次入关,导致本应送往各地的银子全部积压在京师。”
“十月下旬建奴出关后,户部开始向全国各地输送拖欠的银两。运河的河水因为天寒结冰,漕运不通,只能通过陆运和海船运银子,预计明年三月中旬才能全部运完。”
“原来如此...”崇祯点头的同时站了起来。
“方尚书。”
“臣在。”
“传旨各衙门并昭告全国,朕决定免除全国百姓崇祯十八年的赋税。”
“啊?”方岳贡整个人直接愣在原地。
此前已经免了全国一年赋税,现在又要免除一年的赋税。
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
魄力倒还是其次,主要是兜里有钱才行。
“陛下,国库明年尚有三百多万两的亏空没有着落,现在宣布再免全国一年赋税,是不是有点...考虑不周?”方岳贡壮着胆子问。
不怪他说话难听。
他是户部尚书,大明的管家。
别的衙门可以失职,他不行。
刑部失职最多是出现冤假错案,受影响的不过区区数百人。
吏部失职的後果是官员为祸一方,影响数万甚至数十万百姓。
户部失职会让朝廷及地方衙门停摆,影响整个大明。
面对方岳贡的“质问”,崇祯会心一笑:“方尚书,谁告诉你朕考虑不周了?”
方岳贡何等聪明,立刻猜到内帑有足够的钱。
至於有多少钱,他猜不出来。
不过他还是好奇的问了一句:“臣知道内帑有钱,只是不知道有多少钱...”
“猜猜看!”崇祯泛起了童心。
“一千五百万两?”
“再猜!”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