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5章 愿者上钩(1 / 2)

加入书签

“那王爷,我先回家等席面了。”

“你等等!”巴东王没好气地叫住王扬,然後吩咐侍从道:“书。”

侍从捧书而至,巴东王拿到手中,随意翻着,问道:“南蛮统考,你写的?”

王扬一听便知,这是小登听说他下了狱,所以提前放书,以增加他在巴东王面前的筹码。

下个月就到丝绸交货的时候了,巴东王搞不好会灭口,所以现在可不能韬光养晦,而应该展现价值。这也是王扬不避讳在巴东王眼皮底下算计长史丶展示智谋和声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展示也要有度,明牌暗牌,各有作用,或藏或显,存乎一心而已。

王扬道:“是我写的。”

巴东王看着王扬,目光审视:“你还懂蛮学?真是深藏不露啊......”

“王爷过奖了。我也是略懂而已。”

按照萧宝月的设计,在这里王扬便要主动抛出诱饵。但王扬给否了,不仅否了,还把萧宝月的原定话术,大刀阔斧地修改了一番。

“略懂就写成书了?”

王扬一笑:“写书不难,写好书才难。”

巴东王盯着王扬:“那你这书写得如何?”

王扬顿了顿,说道:“还不错。”

“哈哈哈哈!王扬,你小子有意思!对本王的脾气!你二十岁时就在本王军府起家,南中郎板行参军这个位置,本王给你留着。”

这个是之前两人的约定,但那时巴东王未必有多少诚意,说不定还存了灭口的想法,所以很可能没想过履约。现在旧事重提,倒多了几分真诚。

“多谢王爷!那王爷,我这就告辞了。”王扬再次流露出要走的意思。

“你急什麽!”

“一会儿香雪楼的席面到了,我回去晚了这口感......”

巴东王白了王扬一眼:“你瞧你那点出息!区区万钱下箸肴而已......”

王扬立即道:“那王爷明天再——”

巴东王深知王扬顺杆爬的本领,马上打断道:

“之颜啊,现在南蛮校尉府都裁撤了,你研究蛮学做什麽?”

对嘛。根本上不需主动抛饵,巴东王做贼心虚,岂能不问?

王扬道:“朝廷有可能在荆州开蛮路贸易,我叔父要我跟着谋划一下,所以——”

巴东王脸色一变,立即问:

“朝廷要开蛮路?什麽时候的事?本王怎麽不知道?”

“没有没有,只是几个人小范围的草议,尚未形成决策。最後是否上报,是否实施,都是未知数。”

巴东王神色不定:

“此议不妥当吧。蛮子粗野凶暴,岂能通商?这不是资敌吗?”

王扬没有详细解释,只是简单道:

“想要打入蛮人内部,一以兵,一以利,既然不便动兵,那就用利。以利导之,以利驯之,以利化之,说不定能收奇效。”

“这是你叔父的主意吗?”

“是。”

“哪个叔父?王散骑吗?”

“是。”

萧宝月让王扬尽管往王揖身上推,她有办法能圆谎。王扬虽猜到了几分,但尚不能百分百确定。不过小登既然前後设计得这麽清楚,那自然是有准备的。

巴东王把玩着刀鞘,状似随意地问道:

“这个草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扬故意迟疑了一下,语气为难: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巴东王皱眉:

“怎麽?和本王还藏着掖着?怕本王泄密啊?”

王扬推脱道:

“王爷言重了,此事也没什麽可保密的。只是事还没成,各种细节尚在商讨之中,我便是说了,也未必作得准。不如等敲定之後,再向王爷禀报。”

巴东王耐住性子道:

“不用作准,就是闲聊,最近柳憕被劫的事搅得本王心烦,也在想治蛮的办法,刚才听你说通商,觉得有点意思,所以有些好奇,你尽管说,不用顾忌。”

王扬便把之前和萧宝月说过的治蛮方略,捡了几条扩展开来讲,多思路而少实际,主要是渲染通商这个理念,一番话说得煞有介事,体系严密,彷佛已然?经过了重重讨论,听得巴东王一愣一愣的。

“......其实整个过程我不是了解得很详细,叔父虽然常和我探讨蛮事,但谈得都是具体问题,不及其他。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不过叔父已经最後圈定了三处蛮部,让我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哪一部合适作为试行之所,我想既然已经论及试行,那大概是准备得差不多了。”

“嗯......本王早听说令叔通於蛮事,今日听你所言,果真是名不虚传!尤其是考虑周全,先选试行之地,这个好!行不行先试试看,就算出了问题,范围也小,好补救。”

王爷,你这话套得不高明啊......

“王爷谬赞,叔父常说,治蛮不可一蹴而就,须要步步为营 。”

“说得好!步步为营!本王治荆,深知蛮人脾性。若是没有万全的准备,贸然行事,很容易出乱子的。”

王扬见巴东王綳着一脸“快问我”的表情,心中暗笑,嘴上简单答道:

“王爷所言极是。”

巴东王见王扬不问,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那令叔选的是哪三个蛮部啊?”

王扬略微一顿,答道:“是宜都蛮丶武宁蛮和永宁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