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锣鼓喧阗,惊飞了桥东乌衣巷一巢晚归的燕。今日谢太傅嫁女,这是陈郡谢氏自前年离乱后迎来的头一椿喜事。

自京口远道而来的迎亲队伍刚刚行至巷口,乌衣巷里一众衣冠子弟闻声而动,自谢宅奔涌而出,狭窄的巷口顿时蓬出一大簇鲜亮的锦裳,像是开了一朵秾丽的富贵花。

陈郡谢氏、琅琊王氏、谯国何氏和皇族司马氏的少年郎君们为消夺美之恨,早就摩拳擦掌,预备在今日狠狠为难那迎亲的寒伧武夫一番。

谢府内庭。

“长虹贯日!”

“春色浮寒!”

“吸海垂虹!”

娇喝声来自琼英阁上,只见飞檐斗拱之间、漫天霓霞之下,白衣与青丝共舞,银练与细腰同翩。

谢韶音今年刚好十六岁,她的身材随了先母王瑾,承继了琅琊王氏高挑纤长的特征,容貌又随了父亲谢太傅,肤光玉曜、顾盼灵飞,尽得谢氏子弟的风流俊逸之气。

性情……却是不知随了祖上哪位,平日里痴顽也就罢了,竟于出嫁之日闹起脾气来,任由一众人在下面眼巴巴地瞅着,顾自在高台上将一把软剑舞得游龙走马,死活不肯下来梳洗打扮。

阿筠、阿雀两个侍女一左一右守着琼英阁的入口,一脸的油盐不进相,分明是事先得了主子的吩咐。

韶音母亲早亡,今日到府中主后宅事的是她的五叔母晋城公主和舅母高陵侯夫人。

这二位事先已从谢太傅处得了话,“阿纨定是要闹上一闹,若是无伤大雅,尽可随她。只有一件事,烦请二位记住:她若是非要见我,一定得拦住她,早点打发出门为宜。”

晋城公主牢记谢太傅这句嘱托,任由谢韶音如何,始终不肯放她的侍女到前院去。

叔母既与父亲串通一气,韶音便使出了“拖”字诀,先抚琴,后舞剑,宜静宜动,乐在其中。

眼瞅着一轮硕大的橙日已经沉到了琼英阁的檐角,新嫁娘却迎着落日舞得愈发起劲,一贯沉静雍容的晋城公主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焦躁,推开下人递过来的茶盏,起身急声唤道:“十七娘,快下来,李家人已经到了,再耽搁怕是要误了吉时!”

韶音自是不为所动,她巴不得误了吉时才好,这样就不用嫁给那京口伧父。耳听着锣镲鼓号之音,索性将足上木屐甩脱,赤着一双白脚儿,踏着喜庆的鼓点跳起胡舞来。

晋城公主看得直啧舌,为难地转向身旁的高陵侯夫人,“这个十七娘,可真是上房揭瓦了,教人如何是好!”

高陵侯夫人目光一直追随着韶音,心中滋味颇复杂。得知韶音的婚讯后,儿子九郎便再不肯往谢家来一趟,往日口中尽是阿纨长、阿纨短,这些日子却不许人再提起谢韶音。

年轻人不懂自己的心意,她这个做母亲的却心如明镜,九郎是对人家情根深种而不自知了。

先前她还暗暗为儿子惋惜,一对青梅竹马的璧人,又是姑舅亲,若能亲上加亲岂不美哉。如今看来,韶音这孩子的性情却是太强,确实佳人,确非佳妇,不成也好。

听晋城公主与自己说话,高陵侯夫人方才收回心绪,沉吟道:“不然就依了她”

晋城公主早有此意,叹气道了句“罢了”,回头招来韶音的侍女阿筠,“你去前院请太傅过来,就说我们实在是顶不住了,怕了你们家这位十七娘!”又瞪了一眼憋笑的阿雀,“上去告诉你的主子,她父亲马上就来,教她赶紧下来!”

前院,谢太傅正稳坐庭上,一面与高陵侯王瑜品茗,一面竖着耳朵听小儿辈起哄为难他千挑万选的新婿。

他面上虽不显,心里对这个女婿却是极为满意的。小儿辈日日与韶音顽在一处,正是情窦初开的韶龄,韶音又生得貌美,想也知道他们今日必然不会轻饶了李勖。

李勖如何闯这道关,谢太傅倒是颇为期待。

对面的高陵侯见他大喜之日依旧是一贯的风轻云淡模样,撩起眼皮看了他好几眼。忍了又忍,终于开口问道:“渡之,当日你我二人于山阴月旦人物,你说的那番话……是真是假”

谢太傅做过吏部尚书,掌管官员铨选、人物品评之事,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多年来,凡是得他美言之人,即便是门第不显者,无不平步青云,一如鱼跃龙门。故而,朝野上下风传谢公善相,艳称他老人家为“龙门公”。

前年浙东大乱,长生道众纠集流民众起兵造反,连破数城,先后斩杀了韶音五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