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9(1 / 2)

加入书签

李泰的影子。王珪比较倒霉,他是去年才任的魏王之师,今年就出了这事儿。

事实上王珪得知此事时那才叫惊讶,他崇尚儒家学说,德行才学兼备,因李泰亦好儒学,所以圣上命他为老师。刚开始王珪还是很高兴,毕竟李泰虽然骄奢,却着实有才,品行也十分端正,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李泰表里不一。

“此事怨不得你,先回去坐吧。”李世民道。他的怒气已经发得差不多了,此时只想着该如何处理此事,不想先问谁的罪。

最令他伤心的莫过于李泰,原本以为他孝顺懂事,一心皓首穷经,却原来心里也是惦记着那个位置的。

桑辰那是一个十分不通世故又固执的人,再加上桑辰这份奏折和列出的证据,几乎不用查证,李世民都能想明白这件事情的原委。

“圣上,臣认为此事应当查证之后再做定论。”魏征道。

李世民点头,必要的查证还是需要的,“此事交给房玄龄、魏征以及大理寺和刑部。”

“圣上,否该给太子安排个老师?”长孙无忌的言下之意,是没有一个合适之人管教太子,才使得他做出这样的事情。这倒还是在其次,长孙无忌也有意试探李世民的态度。

李世民意味不明地轻笑一声,“此事再议吧。”

长孙无忌心头一凛,此事恐怕棘手了。他其实也越发地对太子失望,但为了长孙氏,他无论如何,必须要保住太子。

殿内一片寂静,再无人做声。

“太子……”李世民声音一出,虽则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却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只听李世民沉痛地道:“太令朕失望了!”

众人依旧波澜不惊,但心里早已惊涛骇浪,这话……明显有弃之不可惜的意味啊。

长孙无忌更加紧张,可他得沉得住气,挑准时机说话,不能显得太过急切。

萧颂心里倒是十分坦然,不管太子废还是不废,于他来说不痛不痒,他反倒是对新的储君人选比较在意。

“太子近些年来,声色犬马,毫无建树,如此下去,朕怎能放心地将大唐交到他手中!”李世民越想越是痛心疾首,李承乾以前还是个十分优秀的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越来越荒唐?

李世民无论是作为一个父亲还是一国之君,都未曾找到过原因。

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纵使经历大风大浪,听着这几句话,还是将一颗心提了起来。

“诸位以为吴王的才德品行,能否为君?”李世民道。

众人不禁将惊讶升级到了面上,纷纷愕然地望着李世民,萧颂也心里也是一沉。李恪绝对有做皇帝的潜质,不仅有,而且恐怕还会是个大有作为的君主。但是……

“玄龄,你说!”李世民见众人不说话,便开始指明。

所有目光都投到房玄龄身上,他沉吟着缓缓道:“吴王恪才华气度确是令人心折,颇有圣上几分风采。”

连李世民自己都说过“类己”的话,这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也许正因如此,李世民才会一直防着他。

李世民自己是从弑兄杀弟的血泊中走出来的,当年他的赫赫战功,让他身上的光彩远远盖过了隐太子,倘若隐太子登基未必能容得下他,为了自保也为了权力,最后终于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每每午夜梦回,他都会梦见当年父子兄弟并肩作战,颠覆隋,一步步地打下大唐江山,每每,都会泪流满面。他不想自己的儿子再重演玄武门之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