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 2)
除了柳条,白朔也在搜寻其他编织材料,河边的芦苇和蒲苇都在名单内,外面的藤条也能留着用,只是许多植物还没长大,需要等生长季后期才能收割。现在能用的除了柳条外,最多的是河边的蒲苇。
蒲苇和芦苇不像柳条那样可以直接用,割下来需要晒干,但去年干枯的那些割掉后泡过水就能用。
白朔用芦苇编了两个锅盖,用石锅做饭这么久,一直没用过锅盖,最多用树叶盖一下,但树叶遇到蒸汽后容易软,不如编出来的好用,编织过程中将把手编出来,这样就不怕被烫到了。
有了编织品,家里的工具越来越多,摘回来的小麦也有了专门晾晒的工具,不像之前只能晒在地上。
除了收获一堆工具,白朔也实验出了简易版生根水对植物的作用,生根水确实有效果,时间长效果更好,但他用的基本是泡了三天的,因为竹筒数量有限,泡太久性价比不高。
白朔看着面前的竹筒思考。
白允以为他的竹筒不够用了,开口:“明天阿姆帮你带竹子回来。”有了背篓,采摘队能带回来的物品比之前多了很多,挖几棵竹子很方便。
闻言,白朔摇头:“不用,阿姆,暂时不用竹子。”
虽然采摘队也能带回来,但白朔却觉得太麻烦,他觉得需要改进一下工具。
部落现在盛水的工具有四种,分别是树叶、石锅、木桶和竹筒。
树叶是一次性的,优点是取用方便,缺点是容量少,最大的树叶容量也就和碗差不多,装果实和叶菜方便,用了盛水不太方便,毕竟就算比其他叶子结实,它也只是叶子,很容易折断。
石锅结实,但太笨重,一个石锅几十斤,不可能随便移动,基本固定在那里,只有做饭的时候才会用。
木桶容量大,也不重,但制作方式是从粗壮的树上截取一段后挖空,制作起来很麻烦,整个部落就几个,他们家只有一个。
竹筒取材方便,制作也简单,但短的容量小,几节一起的拿取不方便。
白朔又想念现代的各种工具了,当然,他知道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现在肯定弄不出来。
不过有一种物品,倒是可以试一试。
陶器。
第14章
比起石器和木制品,陶器的优点很多,大小形状都可以根据需求制作,唯一麻烦的就是需要先烧制。
白朔将烧制过程全部回忆了一遍,将需要的原料记下来,然后发现,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挖土。
不同区域的土质不同,像他们住的这座山下,和前几天制作工具的山旁边,土质就有很大的区别,白朔打算先试试他们这边的土。
最表层的这层土肯定不行,混合了很多大颗粒的砂砾,这样的土烧制出的陶器容易开裂,就算烧制成功了,也容易漏水。
白朔需要更深层的土,这点需要父母帮忙。
“阿姆,能帮我挖一些土吗?”白朔指了指地上,“要挖下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