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他极可能有歹心!(1 / 2)
第172章 他极可能有歹心!
泉平次因阿满而享受特别待遇,不用像美浓新移民一样被塞进小船里,挤得像罐头一样运往海边,而是可以乘坐牛车,一边养伤一边慢慢前行,一路上都在听阿满讲述原野的发迹史,了解新弯津这个刚刚出现在尾张国的新地方。
但就算如此,他在踏上新弯津的土地之后,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新奇,
恍若来到了海外异国。
在他印象里,弯津军的服饰本来就和他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既不像曰本传统的小袖直垂大,也不像明国华丽袍服,甚至连怪异的南蛮服饰也不像,缺少太多繁杂无用的装饰品一一弯津军的服饰整体非常简洁却又作工精良,袖口的纽扣丶上衣裤子上的口袋都别具一格,或莫名其妙,或非常实用。
新弯津的服饰怪异,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倾奇者」的独有怪癖所导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满街的怪异服饰,男性一水的短头发,再配上新弯津这些简洁的丶直棱直角的怪异建筑物,猛一瞧,真像是跑到了外国。
至少,做为一个走南闯北多年的老江湖,泉平次很怀疑自己已经不在天下六十六国之内。
而阿满才不管他新不新奇,兴致勃勃带他去参观各类工坊,去看弯津平民的生活,以证明她确实没说谎,原野是个怪人不假,但真的很会赚钱,新弯津建设的也真的很不错,顺便还把日常从原野那里听来的话,不停学给自家老头子听。
比如她指着北面一大片还未开发的荒野(属于御屋家的土地),就表示原野将来打算在那边推广农业项目,暂定新移民前三年免年贡,三年后执行「三公七民」的年贡政策,而且终身免徵兵粮料丶马借钱等苛捐杂税,其他像是羽毛丶木头丶竹子之类物资也不用交了,农民只管安心种地就行。
泉平次还没从新弯津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中回过神来呢,又听到阿满扯出了新话题,忍不住也望向那片荒野,沉吟道:「三公七民?年贡以外不征杂料杂税杂役?如果真是这样,这可真是天下第一德政了」
阿满当初反对过,认为不用对庶民这麽客气,没把他们女儿都抓起来日夜糟蹋已经算给他们脸了,但这会儿她守着自己老头需要好好显摆,自然不会再提这一茬,颇有些志得意满道:「三公七民也是暂时的,我听他说,他打算慢慢降到一公九民。」
其实原野一开始就打算一公九民,即一石征一斗,只是后来觉得这步子跨得太大了,很容易扯到蛋,所以他打算先从三公七民征起,慢慢再降到一公九民,
然后看情况开始进行农业补贴或是退税一一这是一项长期政策,可能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同时也会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公九民?」泉平次一时无话可说,就是村也不可能只收这麽点,不然村子连基本防御都无法组织,毕竟就是民兵也要吃饭,总让他们自己带粮食,大部分人就不肯来了。
「对,他将来就打算收这麽多。」阿满回忆着原野以前说过的话,开始鹦鹉学舌,「他说什麽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农不稳,农业也需要格外重视,减少农业税收可以可以鼓励,鼓励农业从业者积极垦荒,也让他们有能力去垦荒扩大生产,还能让他们有馀心馀力去种植一定经济作物,促进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对新弯津长期收入是非常有盈的。」
泉平次虽是个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但对阿满的话没听懂,而阿满其实自己也不怎麽懂,只是单方面信任原野自有打算,不会亏钱罢了一一原野有整套开发计划,弄了厚厚一本呢,她亲眼见过,只是没耐心去细翻。
她又开始建议泉平次把甲贺老家的人都偷偷迁过来,到这里来搞他的村,
毕竟原野坑谁也不可能坑他,还诱惑道:「我和阿清也赞了不少军功,我们留着也没用,到时你那个村子要是弄好了,那些军功我们就都转给你,说不定村子一步到位,直接就一公九民了。」
泉平次不置可否,搬迁村子是大事,不可不慎重。
阿满也不在乎,反正她孝心是尽到了,继续扯着他东游西荡,以证明新弯津确实是个好地方,跟着原野绝对比跟着斋藤道三强一百倍。
她路过一个僻静之地时,又指着那里介绍道:「那里是公立学校,教识字和手艺的地方,将来里面的小孩子可以直接进工坊干活,不过现在才刚开始,没招多少人,而且也只要十岁以下的。」
「学堂吗?」阿满现在一嘴的新词,泉平次有好多都听不懂,走过去看了两眼才弄清什麽是公立学校,有些奇怪道,「至少也有一百人以上,人也不算少了,一个学生一年要交多少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