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6 章 锦书咫尺又千里(1 / 2)

加入书签

第96章锦书咫尺又千里

太后知道自己引发的祸乱后,愧对先帝,愧对臣民,自尽于长乐宫。

满朝文武皆默认,无一人指责越青君心狠,在更大的危机面前,什么名声,什么道德礼法,都要为其退让。

他们将消息广而告之,然而此时已经晚了,各地有不少人在听闻慕容氏的叛乱后,也纷纷揭竿而起。

少部分人自立,大部分人表示京中有奸臣逆党,蛊惑天子,欲和慕容氏一样清君侧。

无论是何名目,都意味着一件事,他们不再遵从朝廷号令。

只有南地静悄悄的,既没有表明旗帜,但也没明着和朝廷对立,一派平和,仿佛天下太平。

然而越是平静,就越是如深渊潭水,波澜隐于其中,仿若陷阱。

朝廷一时间四面楚歌,危如累卵。

值得一提的事,因起事人多,众势力打出的名号也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有朝中奸佞蛊惑天子,妖孽勾引天子,害其性命这一类的说辞,不难听出其中说的是谁。

然而因为人太多,各种原因里,胡编乱造的也多,即便当真牵扯到宁悬明身上,朝廷也一律将所有言论打成逆贼的胡言乱语。

再没有出现当初太后被清算的场景。

而也不知是不是那些人说得太荒唐,让百姓们也看不下去,那些个说宁悬明是奸佞妖邪的小势力,在短短时间,不知怎的就轻易分崩离析,首领死的死,跑的跑,不出一个月,就销声匿迹,只留下一片狼藉,不等朝廷的人前去善后,就被一个叫明月山庄的组织接手休整。

据说这个组织行事低调,但出手大方,在他们接手后,当地动乱迅速平复,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眼下朝廷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再不能给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因此,即便明月山庄明显越俎代庖,朝廷的人对此也只能以和为贵,主动示好。

各地动乱扰得朝堂上下没一个清净,每日从早到晚议事几乎成了惯例,这样的强度,莫说越青君还伤着,就算之前没受伤也受不住。

无奈之下,众多事宜更多交到了越青君信任的人手中,比如宁悬明,比如吕言。

回到家中,吕言自心腹手中取来书信,看完上面的消息,他冷笑一声。

“看不出来,这姓薛的胃口不小。”

心腹小声询问:“那公公的意思是回绝?”

吕言一边将信纸点燃焚烧,一边悠悠道:“为何要回绝?咱们向来与人为善,这不过举手之劳的事,当然不用回绝。”

旁人不清楚,可知道更多消息的吕言却看得清,虽然明月山庄名声不显,势力却不小,且与那些不成气候的反贼相比,对方更沉稳,徐徐图之,显然所图甚大。

目前而言,他很看好,甘愿在上面下注。

只是如今天下纷乱,吕言下注的不仅是明月山庄一家,其他反贼,若有求到他头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吕言也会帮忙,财宝固然要紧,更重要的是吕言

朝廷派人平叛,然而效果却并不如人意。

詹将军领着数倍于慕容氏的兵马,却输多胜少,节节败退,如今已然有兵败的趋势,朝廷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越青君尚在养伤,平日里议事的更多是宁悬明。

“军队之间实力固然有差距,可朝廷的兵马还带了不少火药,怎会溃败地如此轻易?”质问的语气十分严厉,让在场众人皆紧了紧心。

“听说是消息泄露,那边已经掌控了让火药无法发挥威力的办法,许是朝中有奸细。”有人出言道。

众人将目光落在吕言身上,毕竟火药一事,一直都是越青君的人负责,而吕言便是其中掌握最多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