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9 章 登基(1 / 2)

加入书签

第79章登基

天子驾崩。

消息自宫中传来,满朝文武纵然是熟睡在被窝里,也得赶紧爬起来匆匆赶往皇宫。

进来时,正逢宫人正在收殓尸身,而越青君也换上了一身孝衣,双目微红守在殿中。

无人追究先帝死因,但越青君却主动告知:“我原是瞒着父皇贵妃下药一事,谁知父皇还是知道了,半夜被气得吐血,一时没缓过来,含恨而去。”

他红着双目,眼中满是悔痛与自责,仿佛是在懊恼自己为何行事不慎,让章和帝知道了此事。

“原是文氏之过,殿下不必自责。”赶来的众人纷纷低下头,心中却暗自懊恼,怎么从前就没想过用这种办法呢,说不定章和帝早十几年就被气死了。

皇后领着后宫妃嫔与小皇嗣们也赶来,与官员们不过是前后脚的功夫,因为宫里宫外这距离优势,有人甚至怀疑皇后是在凤仪宫中笑够了才来的。

虽然这种猜测有点荒谬,但看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人人都迅速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披麻戴孝,可见是早早就做好了章和帝离世的准备。

好比现在,章和帝都尸身都还没清理干净,便有机灵的臣子跪下道:“先帝已去,生者也应着眼当前,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陛下体恤国事,即刻登基!”

虽然在场众人中,宁悬明与越青君关系最为亲近,可在邀功拍马屁这种事上,根本轮不到他,其他人早就争抢着打起来了。

越青君闻言却只是语气淡淡道:“父皇尸骨未寒,我心中悲痛,暂时只想将父皇丧事办好。”

张忠海适时捧着一个木盒上前一跪,“先帝生前早已着人留下遗诏,还请诸位大人当庭宣告。”

右相上前将盒子打开,从中取出遗诏,见上面确实是先帝的笔迹,心口先是一松,再看了眼内容,见上面并没有说立谁为太子,只是简单说明将皇位传给卫无瑕,顿时觉得这遗诏又可信了几分。

遗诏由几位重臣与宗正勋贵们检查过,众人都确认了遗诏的真实性,这才由人当庭宣读。

百官齐齐跪下,纷纷口称:“请秦王登基!”

贤王倒台,清除了不少党羽,剩下的那些也不敢再作声,倒是显得其他人的声音大了许多。

唐尚书,荀尚书,公孙疾……或多或少受过越青君恩惠或者欣赏他,对他有好感的人,都在此时带头做出表示。

从前越青君随手撒下的一点种子,看似无心,如今到了收获之时,才知一些小事或者细节,当真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越青君站在前方,虽一身孝衣,却分毫不减气度风仪,便是百官臣服于眼前,他也不显半分畏缩无措,反而始终从容自若。

从前身处低谷,人人可欺时如此,如今眼见着就要登临巅峰,主宰天下时亦是如此。

这般宠辱不惊的本事,也是世间难寻。

皇后看着眼前情景,有瞬间的恍惚,在她的印象里,卫无瑕虽然多受章和帝抬

“我住思静殿即可。”

那本是一座让侍寝宫妃暂时居住的宫殿,因章和帝的荒唐和不守规矩,已经久无人居。

“将贤庶人与突厥往来的书信抄录一份给突厥各个部落送去,相信很长时间内,突厥新王都没功夫再骚扰我国,使臣也不必再留,将人遣送回去即可。”

将事情一一安排妥当,越青君适时露出疲态,有眼色的众人纷纷告退。

待众人都走后,越青君方才看向殿内唯一留下的那人。

二人四目相对,半晌,越青君方才微微一笑,“在看什么?不认识我了吗?”

他一笑,宁悬明便也笑了,踱步上前道:“我与无瑕自是认识,臣与君,却是初次相识。”

“陛下处变不惊,虽是刚刚上手,却处处妥帖,做得极好。”

他今日在旁边瞧着,只觉得眼前人哪哪都好,为夫时如此,为君时亦然。

越青君伸手牵住宁悬明的手,摸到对方手指冰凉,便知对方方才自寒风中赶来,受了多少寒气。

“在旁人面前,自然要处处做到最好,实际上我方才也曾心中忐忑慌乱,只是不能让外人知道。”

“只告诉你。”他望着宁悬明,眼中满是信任与依赖。

因着前些时日接连发生的各种事,二人已经许久未曾亲近,便是见面,也是忙里偷闲,匆匆而过。

而今,一切尘埃落定,那浮动难安的心也跟着定了。

宁悬明原还想过,等卫无瑕上位后,二人应当如何相处。

虽有诸多猜测,但更多还是觉得会恪守君臣本分,保持一定距离。

然而真到了此时,他却发现假设终究只是假设。

没有过多疑虑,也没有什么改变,见到此人,四目相对时,便知其心意。

心意相通,诚不欺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