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5 章 善良(1 / 2)

加入书签

第55章善良

越青君出发本就比宁悬明晚,宁悬明手中还有手令可以快速通行,不必被卡。

想要在宁悬明之前赶到目的地,越青君只能走水路,且中间不能停靠,还要运气好,中间不能遇到任何风浪,否则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只能被老天爷留在船上。

大约是越青君的作者身份加持,他的运气不算差,路上虽有风浪,但都险险渡过,等他到达南边,见到接应之人后,剩下的路更加顺畅。

“属下连书,见过郎君。”

来人一身黑衣,蒙着黑面,饶是这青天白日下,也看不清他的面容。

越青君好奇询问:“你们大白天蒙面的意思是……”

连书:“二公子说,郎君每次见他们,也都遮住面容,这是郎君定下的规矩,我们在外行走也要蒙面。”

越青君:“……”

他戴面具只是因为暂时不能暴露这张属于卫无瑕的脸。

可这些人大白天还蒙面,一副恨不得将自己来历不明几个字刻在脑门上的模样,越青君只能想到一句话,吃饱了撑的。

但碍于自己也是不露真容的人之一,越青君实在不好对他们这种行为说什么,只能吐出一句:“很有想法。”

连书低头恭敬道:“都是郎君带头的好。”

越青君摸了摸面具不说话。

“马匹已经准备好,郎君可要现在就启程上山?”

越青君:“不急,听说那位这次是跑到了沧禹,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既然路过,就顺便拜访一下。”

连书闻言,神色蓦然一肃,“郎君可要小心谨慎,那位赵姑娘诡计多端,且手段狠辣,一不小心,就容易着了道。”

越青君挑眉问:“你们有多少人遭过殃?”

连书顿了顿,还是老实道:“有七人中过美人计,有二十多人中过毒,还有百来人中过调虎离山等计策。”

越青君淡淡道:“听上去似乎有点废物。”

连书:“……”

虽然很不想承认,连书却心知肚明越青君这句废物绝不是骂那个姓赵的。

“是赵姑娘胆识过人,机敏果决,属下等人技不如人。”

心中却在犯嘀咕,您放话不许伤人不许缺胳膊断腿,要保证那姓赵的整个人全乎着,否则要是直接打断两条腿,哪还有其他事。

越青君:“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但过于抬高对手,就是无能了。”

他将水囊重新丢回连书怀里,“走,随我去见见那位赵姑娘。”

说罢,他就翻身上马,朝着沧禹城最繁华的地方而去。

朝廷纲纪丧失已久,地方也难免上行下效,法度松弛,沧禹城只要银子足够,莫说是蒙着面携带兵器进城,就算是昨日刚做过案的匪徒,也能明目张胆招摇过市。

因而越青君等人丝毫不必担心因为行迹可疑而被人盯上,实在是他这样的人虽不算很多,但也算不上罕见。

白着脸跪下:“怡夫人恕罪,奴婢这就让绣娘加紧时间赶工,必定在三日之内做好送来。”

这位怡夫人入府也才一月,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将知府大人哄的要星星不给月亮,虽然正红是只有正室夫人才能穿,但以知府的宠爱,兴许不会在意怡夫人这点小小的僭越,她们就不该多管闲事。

赵怡这才满意:“早这样不就好了,下去吧,下次一定要记住,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再阳奉阴违,小心自己的小命。”

丫鬟忙不迭退下,赵怡悠闲地躺在自己的软榻上吃着昂贵的水果,一边看着自己特意寻书生写的,这个时代不存在的通俗小说。

通俗当然是相对而言的,要知道为了能有不费脑子的小说看,赵怡不知道找了多少人,又费了多少心思,才能让那些人写出勉强符合自己要求的小说,此时正是验收成果的时候。

“姑娘好大的脾气,不过一月,竟在知府后院风头无两。”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榻上的赵怡瞬间从小说中惊醒,警觉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谁?!”

玄衣青年自室内走出,竟是早就藏在屋中,如今才现身。

赵怡正要张嘴喊人,玄衣青年缓缓道:“你喊吧,一会儿有人来我就说我是常家人。”

赵怡的声音卡在嗓子眼。

常家原是沧禹大族,岳知府到来后,常家死对头联合岳知府将常家一锅端了,家产瓜分,常家大部分人都死了,唯有几个在外游学的逃过一劫,但也只能躲躲藏藏,不敢回来。

赵怡若是和常家扯上关系,岳知府别说像从前一样相信宠爱她,只怕还要宁可错杀不肯放过。

“你是谁?找我什么目的?”赵怡问。

越青君隔着帷帽看着眼前天生长着一副野心脸的女人,心中还是颇为满意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当一样东西丑陋到极致,也能被称为艺术品,怎么不算成功呢。

他施施然坐了下来,“不为什么,就是觉得我好心替姑娘养着你母亲,姑娘却自己潇洒自在,我几次盛情邀请,姑娘都不愿在我家久留,这可不是对待恩人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