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3章 袁术:我不服(1 / 2)

加入书签

第303章 袁术:我不服

建安二年(197)仲春二月,京都雒阳传告天下,刘备表奏太祖高皇帝,进汉中王领大司马,兼青州丶兖州丶徐州丶冀州丶幽州丶豫州丶并州丶司隶等州牧之权,又在河内郡置诸侯国,将置傅丶相丶御史大夫及诸卿与百官。

此消息一出,立即轰动天下,许多人被吓得瞪目哆口呆如木鸡。

特别是文书中提到汉王刘备拥有北地八州权柄,自从孝灵皇帝崩殂以来,还不到十年时间,怎麽就冒出了势力如此强大的诸侯,还是汉家刘氏宗亲。

要真让他整合剩下的几州,岂不是能和光武一样,直接在冀州设坛场,即皇帝位?!

天下有哪家诸侯,能有汉王刘玄德的威望,此刻德威所加,孰不震惊。

最靠近的河北震怖丶荆襄震动丶还有汉中丶蜀地丶关中丶淮南丶江东等地,但凡有相闻者,皆心底为之摇撼。

要知道当初光武在河北,也没用汉王之名,在雒阳拜谒敬奉宗庙,然后再来征讨天下逆贼。

何况那时汉家已被王莽篡位,诸侯并非汉臣也。

眼下情况却截然不同,儒家忠孝之义横行于世,诸侯又多为汉臣,世食汉禄。

而刘玄德有征讨四方,匡扶汉家之功,这是谁也无法抹除的,要是哪家太守或州牧敢睁着眼睛说瞎话。

底下掾吏去奉这种胡诌八扯的人为主,也会离心离德,最后弃官而去。

毕竟这是关东,不是边郡与蛮夷杂居之地,官吏没有寡廉鲜耻,只会被天下人唾弃。

汉臣诸侯倘若跟宗室名望最高,实力最强的刘玄德交战,不管在名声道德,还是实力全部落入下风。

敢与身为汉王的刘备交手,只有两条路走。

要麽为了权势,持城割据一方,负隅顽抗,宁死不屈,落得众叛亲离,以叛臣之名,三族夷灭殆尽。

要麽早投,在新汉早做打算,至少还不会身死族灭。

当年董贼之祸时,便有童谣曾流传天下: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

恰巧说明了,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皆无以奉宗庙也。

遭受徐州丶兖州与沛地包围的豫州鲁国相,经过多年心惊胆颤,在看到玄德公进封汉王,又摄大司马与豫州牧时,终于放下了身为儒士的道德包袱,立即携带鲁国相印绶,前往京都雒阳交给汉王处置。

而同样的豫州陈国相与梁国相,也效仿鲁国相,在郡国兵被袁术击破后,诚若不是兖州出兵相助,两地的官吏都跑不掉。

先有恩德在前,汉王又有拥豫州牧之权,哪还有反抗的馀地,还不如趁此机会投靠,为崭新的汉家重新发光发热,或许亦有机会再为两千石。

听闻玄德公已在雒阳进为汉王,出兵攻打梁丶陈丶汝南丶九江四郡国的太史慈丶管亥丶乐进丶张超丶鲍信丶臧霸等人,无不争先恐后,皆求建功立业以报汉王器重之恩。

太史慈丶乐进丶臧霸更是屡次先登攻打城头,仅仅只在建安二年的正月与二月之间,便已然全克梁丶陈两国,大破汝南郡纪灵麾下袁兵,纪灵屡战屡败,最后只带剩馀千人狼狈逃回庐江。

在九江攻打袁术的太史慈,也已经攻取阴陵丶西曲阳丶当徐丶义成丶平阿五县,兵锋直指肥水南面的寿春城与北边的下蔡县。

因此地临近河畔,反而不好掘土攻城,况且袁兵以肥水据守寿春,除非先攻破上游的下蔡县,择时用水淹城,才能快速攻破此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