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1章 玄德公是哪里人(2 / 2)

加入书签

有的军士不仅自己逃跑,还顺手牵羊地杀死马夫,把军中驮马与挽马丶驴丶骡子骑走,还用麻布包裹武器甲胄,绑在马背上。

河北各郡盗马之事频频发生,因幽州百姓多与胡人杂居,从小善于骑马丶识马,连盗马也盗得多为品质较佳的良马,让冀州派来的追兵,要追许久才能追到。

而此刻青州军还在攻打各地,这些负责缉获盗马的士卒,往往也不敢追太远,害怕在半道上遇到青州斥候,只象徵性地跑出数里,便急勒马返回。

刘备对此好奇不已,怎会有这麽多幽州乡人,不远数百里赶来。

一问才得知,幽州卒在私底下流传,玄德公乃幽州涿郡人,只要能请降打回去,不仅既往不咎,还能在乡里均田。

原本劝降曲义麾下兵卒的话,经过他人道听途说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结果越传越乱。

待消息传到河间国丶巨鹿郡丶安平郡等地时,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对幽州什麽地区许下承诺了。

为此也有士卒在私底下吵得纷纷攘攘。

有人说玄德公是涿郡人,许下承诺是对涿郡兵卒有效,当场就有人嗤之以鼻,直言道:「玄德公明明是上谷郡人,均田也应该均上谷郡。」

就在彼此争吵之时,有渔阳郡的士卒忍不住插嘴道:「汝等皆胡言也,我听叔父说过,玄德公乃是吾渔阳郡人士,而且还是渔阳县东乡人也,只是后来迁徙路过了广阳丶上谷等地,最后定居涿郡,但归根到底,玄德公就是我们渔阳乡人。」

围过来看的兵卒,听到此人详细的解释,终于恍然大悟,顿时理清了思绪,纷纷交头接耳说道:「原来如此,难怪这麽多人误认玄德公为乡人,竟然还有这般缘故。」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若非今日得人说出,我们还真不知道此种细节……那这样说我们都是玄德公半个乡人。」

听见周围袍泽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身材瘦黄的士卒忍不住得意地翘起脖颈。

这些人也如同他以前在乡里听叔父说起这件事,也是禁不住地惊叹。

而且叔父还说过,他当年在渔阳还和刘使君见过嘞!

要是玄德公还记得,他只要说出叔父的名字,或许还会比别人多分数亩地,那时就能锦袍还乡,回去再好好祭拜叔父。

身材瘦黄的士卒想到这儿,恨不得今夜就向南逃走,千里投吾家故人。

袁军兵败如山倒,再加上各种消息遏制不住地流传开,闻讯逃跑袁兵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不仅幽州卒弃军逃跑,冀州兵也跟着逃跑,因玄德公布告河北,要在甘陵郡国重新丈量土地,为黔首百姓进行均田事宜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