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4章 773港岛炒房序幕拉开,关祖的应对!(1 / 2)

加入书签

第774章 「773」港岛炒房序幕拉开,关祖的应对!

到了中午的时候,

公司饭堂丶茶餐厅丶家家户户都打开电视。

一个个市民难得午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新闻。

「各位市民,大家中午好……」

「自昨日国宝大熊猫「佳佳」和「安安」抵达港岛后,它们便迅速成为全港焦点,热度持续飙升。」

「今日上午 10点,海洋公园一开放,场面瞬间失控,无数市民如潮水般来到公园,只为第一时间目睹熊猫的可爱模样。」

镜头给到了海洋公园门口,大量游客。

随后,

镜头切换到了熊猫馆那边,排着长长长长的队伍。

「熊猫馆的观众因为太多了,所以开启了排队围栏,游客需要等待20多分钟才能进馆围观……」

「下面,是熊猫馆内的片段……」

镜头继续切换到熊猫那边,

安安的滚上滚下……

佳佳则紧紧抱着铲屎官的腿,撒娇似的不肯松手……

电视机前,

很多年轻人都忍不住激动尖叫起来:

「啊啊啊,这安安太可爱了吧,怎麽能这麽活泼!」

「还有这佳佳也太萌了,抱腿的可怜兮兮动作,简直要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两只熊猫太可爱了。」

整个香港,在这一刻,都被这两只熊猫给萌到了。

下午,

海洋公园的游客,迎来了暴涨。

……

……

新的一天,

这一次,港岛报纸头条继续给到了熊猫这边。

大幅的照片上,佳佳抱着铲屎官腿的模样憨态可掬,安安在坡度上爬上滚下的活泼劲儿跃然纸上。

《「滚滚」魅力持续,全港为熊猫疯狂》

《熊猫热潮席卷港岛,热度居高不下》

街头巷尾,报摊前人声鼎沸,市民们纷纷掏出钱……

……

索罗斯基金公司,

「又一天头条被抢了!」

罗德内琼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面前的办公桌上,报纸被揉得皱巴巴,电视里早间新闻播放的也是关于熊猫的新闻,那欢快的报导声此刻在他耳中无比刺耳。

「看熊猫!看熊猫!」

「熊猫有那麽好看吗?!」

脸色不好看!

他好不容易串联起这些房地产商,一同为房地产市场造势。

在媒体方面,他也花了钱,按照计划持续不断地发布房地产相关的利好新闻,从各个角度鼓吹房价即将大幅上涨,刺激市民投资房地产。

可如今,所有的热度丶所有市民的目光,都被那两只从四川来的熊猫吸走了。

「我就不信……」

……

第二天,

「怎麽还是熊猫!」

……

第三天,

「又熊猫?」

……

第四天,

「嘭~~~~」

「它们是魅魔吗?!」

一周过去了,熊猫在港岛的热度丝毫未减,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去观看,很多学生看完回去在班上吹嘘,导致其他学生纷纷找父母嚷嚷着要去看熊猫。

两只熊猫凭藉各种奇怪丶可爱丶萌的行为,已然成为港岛最耀眼的「明星」,深深融入市民的生活,为这座繁华都市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温暖。

而来自内地的熊猫公仔,更是卖到脱销。

……

索罗斯基金公司。

罗德内·琼斯无力躺在沙发上,双目失神看着天花板。

「累了,毁灭吧!」

……

一晃,到了五月下旬,港岛的气温越来越热,不过时不时下点雨,让港岛的气温降到了28-32度的舒适温度。

经过了将近2个星期的热度,两只熊猫的热度总算回归了正常水平。

而此时,

索罗斯基金公司总算『抓住了机会』,正式大力推动房产的房价泡沫计划。

「总算没有熊猫了!」

「冲!!」

……

5月21日,

《南华日报》用头版头条,报导了一篇《港岛土地资源枯竭:未来 10年新房供应将暴跌 50%!》。

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渲染香港土地资源即将耗尽,未来新房供应将陷入绝境的景象。

文中堆砌着各种看似专业的数据和分析,声称由于城市发展的过度扩张,可用土地日益稀缺,未来十年新建住房数量将锐减一半,营造出一种房产供应极度紧张的氛围。

……

5月22日,

另外一份报纸报导了:《97之后,将有大量内地富豪涌入港岛购房,豪宅价格年内或翻倍!》

文章分析97之后,港岛和内地互联,以港岛的优质金融资源丶国际窗口资源,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内地富豪来港岛疯狂抢购豪宅,甚至预言豪宅价格在年内将翻倍增长。

引导读者产生香港房产市场即将被内地资金哄抬价格的恐慌心理,刺激市民产生「再不买就永远买不起」的焦虑情绪,从而迫不及待地投身购房大军。

……

5月24日-28日,

滙丰丶渣打以及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出具了一些数据报告。

滙丰的报告:「港岛住宅空置率仅 8%,供需严重失衡!」

报告故意大幅压低香港住宅的空置率,让公众误以为市场上住房极度短缺,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同时,渣打那边搞出了一份报告:「港岛人均居住面积仅 5㎡(实际 15㎡),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住房需求爆发在即!」

并称:「价格即将暴涨,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这些报告运用大量专业术语,如「空置率统计模型」「人均居住面积评估体系」等,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难以辨别真伪。

这些虚假数据,进一步强化了民众对住房紧张的认知,仿佛香港已陷入居住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

……

转眼,时间来到了6月。

为了进一步推动舆论导向,索罗斯基金公司收买了部分所谓的经济专家。

原本是想在tvb丶亚视投放节目的,但是被拒绝了。

最后索罗斯基金公司集中在媒体报纸丶广播电台上报导了专家们的预测。

专家们大胆预测:

「港岛房价未来 5年必超东京!」

「现在不买房,5年后全款变首付!」

「买到就是赚几年,买不到就亏几年!」

一个个经济专家的发言,吸引了众多粉丝和观众的关注,让不少人都开始急了,掀起一阵恐慌情绪,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市民,在这些名人言论的影响下,开始动摇,考虑要不要尽快购房。

……

以上这些,还不够。

索罗斯基金公司不动手则已,一动手自然是全力以赴。

他们和房产商丶滙丰渣打等,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左手倒右手」的虚假交易操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