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不是懒是病(2 / 2)
沈院长只能感叹自己这一辈子,确实走的是贵人运,小时候遇到了叔婆,老了又遇到了乾儿子冯浩。
他的医术也不可能一瞬间突飞猛进,医这种东西,靠吹也是吹不起来的,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可是也有运气,那些大医留下来的故事,其实更多是跟大人物有关,治好普通人很厉害,但是不重要。
他一开始觉得乾儿子推拿挺好的,带他去给自己的老患者回访,他也是存了私心,想带孩子见见人,却没有想到後来是自己被带飞,冯浩给领导推荐了他早期创作的中林内观养生操,然後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乾儿子带入了京城大佬的圈子里。
接着又因为冯浩发现了药师金佛,他坐飞机回来都感觉不一样了,这段时间都没有消停,才休息一天,就被请走了,以前自己哪怕在省里,在一堆大佬医生队伍里,也不算出挑。
毕竟中医在很多方面在这个时代,是比不上西医的。
结果首都开个会回来,去会诊,沈院长莫名其妙被挤到最前头去了,一开始还很担心,以为哪个孙子想害他,结果其他人都客客气气的,对他一句一句的称赞,不像是要害他的样子,连领导都是和颜悦色,跟他聊的十分亲切。
沈院长感觉到有很多变化,很神奇。
以前他以为自己已经是院长了,已经做到头了,却没有想到在圈里在权力方面,自己还没起步。
甚至连闺女上班的医药公司,闺女都跑来问自己,领导说要给她换个岗位,比之前更轻松了,钱还更多,然後好像是升职了……
而乾妈顾怡君也感觉到区别,逛街偶遇了某领导的夫人,以前都是点头之交,现在非常热情,拉着她说一块逛,一块喝下午茶……
沈院长一家子其实都是比较老实的,否则他亲妈亲兄弟就不会一直来闹腾了。
沈院长知道缘由,还是跟自己乾儿子有关,水涨船高,自己在京圈大领导那里挂号了,回来,自然地位高了。
万一谁想不开得罪自己,自己去领导前告状。虽然自己不至於这样做,但是自己是忽然间有这个权利了。
所以沈院长对乾儿子的事情更在乎了。
除了关心他学习,也关心他的身体,得知他最近好像对厨艺感兴趣,他看了他整的那个私房菜馆,挺好,沈院长也没有说他不务正业,中医,医食不分家,吃的好,跟吃药是一样的。
吃的好也能治病。
沈中林给乾儿子答题的同时,还写了很多他自己研制的食疗方子,都是比较日常,用料不贵,但是效果好的。
真的食补是不用动不动就用鹿茸老参的,那些太补,普通人也受不住。
现代人工作疲劳,睡眠少,普遍气虚无力,不仅仅是中年人,很多人才二十几岁就这样,白天一整天都没有精神,晚上才稍微精神一点,但是晚上也干不了活,干活就困,不干活就精神,这其实不是懒,也是一种病。
精神压力大,睡眠少,营养不好,脾胃虚的通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脾胃先养起,健脾,健脾之後,吃的好一些,吃的好有精神,压力就小,压力小,睡眠就好,睡得好,脾胃健康,就能吸收营养,才能有正向循环。
沈院长看过的病人太多了,他要是开个抖音号,估计也能火,他总结的真的很到位。
劳力者伤身,劳心者伤脾。
体力劳动者经常是关节问题比较多,失眠之类的反而少,好睡。
现在社会我们大多数都属於脑力劳动者,关节风湿毛病少了,但是整个人就是很虚。
沈院长担心乾儿子太努力了,这学习的量真的有点多,他都答不过来了。
一早,手下等着他开会呢。
他想起来给乾儿子打个电话。
“天冷,你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学习不要太累,对了我让你乾妈给你寄了一批药材,可以做药膳。”
沈院长虽然自己没有搞什麽生态药园之类的,但他毕竟是中医院的院长,自己还手握很多药方,是药厂的大股东,每年都要去原产地考察,他对国内的中药产地是比较熟悉的,他觉得比较好的是云南的。
他也不缺钱,每年都会从云南那边购买一批中草药保存,都是经过他自己检查,保质保量的,没有打药,用生土种出来的。
很多中药熟土是不行的,比如田七,种过一茬之後,要休息好几年才能复种,云南高原气候,高山上,工业少,污染也少,药材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他以前也会去藏区收一些虫草,後来那价格炒太高,他就作罢,不是收不起,而是没有那麽玄乎,要是懂的人,很多药材功效是一样的。
冯浩还担心自己抖音发了搞私房菜,乾爸会说自己不务正业,没有想到居然第一时间给自己打电话说要给自己寄中药材。
“谢谢乾爸,你也注意身体,我好好学做药膳,下次我给您做。”
沈院长不由得笑了,一句话把他钓成翘嘴,心花怒放,闺女养的太娇气,只会要钱,还是乾儿子好。
底下一堆副院长主任看着他们院长打电话脸上表情那个温柔啊,像极了在谈恋爱……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