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 蛛丝马迹(1 / 2)

加入书签

林默继续浏览汇总报告,看完后问道:

“整个工厂区除了君富以外,就没有正常公司了?”

郑强摇了摇头:“没有了,阴阳合同和恶意罚款都还算是好的了,至少能够拿到一些钱。”

林默没有否认,相比起这两种。

遇到【携款逃匿】【隐匿资产,虚假破产】【虚构债务】.....

这些的,可一分钱都拿不到啊。

但这些一分钱都不发的公司竟然占据了公司总数的60%!

也就是说,在工厂区找活干,有60%的几率白乾!

“林主任,情况就是如此,所以近几年工厂区的人口流失极为严重,两年前的常住人口还是一百万左右,今年只剩下了90万。”

说到这里郑强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如果外面工厂的待遇更好,能够正常拿到工资,也没必要一直窝在工厂区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工厂区的年轻人流失严重。

毕竟能去其他地方混的,年轻人还有优势,而中老年人就只能靠着厂区的公司吃饭了。

林默看着报告陷㣉了沉思,郑强立马闭嘴。

几分钟后,林默才问道:“郑律师。”

“林主任您说。”郑强又拿起了小本本,握着笔恭敬的看着林默。

好吧,林默也随他了,直接说道:“除了官方人员水平低下以外,你觉得工厂区变成这样的原因还有哪些?”

此话一出,办公室内所有的律师都沉默了,陷㣉了沉思。

大家其实一直都关注着林默与郑强的交流。

因为工厂区的问题太过严重,让大家触目惊心,都想找到解决办法。

“除了水平低下的话,就要排除宽松的市场监管氛围,那就只有....

第一,居民法律意识淡薄,并不知道自己被隐形剥削,也没有正确的维权方式。

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所以这些奸商问询赶来。

第二,残酷的恶性竞争,我调查过该地区公司的净收益。

因为工人都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公司也不愿意投钱进行专业培训,所以只能胜任一些体力活。

而这种体力活的薪资不高,作为中介的劳务公司抽成较少,如果不跑路或者联合厂家压榨员工的话,净利润极少。

林主任...我只能想到这些了。”

他说完后,林默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不过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说,如果一个地方全是恶性竞争的话,就不可能出现君富公司这样的纯洁白花。

但偏偏君富这个没问题的公司发展起来了,还做到了垄断的地位。

这是一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现象。

因为见到的了君富的庞大产业和不错的利润后。

会有资本抛弃恶性竞争那一套,摸着君富的路子过河,最终形成跟君富一样规模的公司。

毕竟谁不想像君富这样站着,还把钱赚了呢?

这样工厂区就有了两家“良心”公司竞争。

对当地的居民来说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就业人数直线上升。

大公司的良性竞争对於本地的居民来说,是绝对好事。

保持这种良性的竞争,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创新,和活跃度,就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种局面的形成对於政府,人民都是大好事。

唯独对资本一方来说不是好事。”

最後一句话,林默说的别有深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