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4章 文盛国贼(1 / 2)

加入书签

「求大将军饶命丶饶命啊……我乃大梁高祖武皇帝之孙,我父丶我父乃是益州武陵大王,我丶我爵封江安侯,非是寻常营卒下奴,请大将军高抬贵手丶勿作加害!」

汝南城外的战场上大规模的战斗已经结束,作为胜利一方的荆州军骑士们开始打扫战场,而这支南梁军队的主帅萧圆正也被押引到了城门前,不复之前的跋扈姿态,向着李泰连连叩首乞饶。

李泰听到这小子的求饶声,突然又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见到若干惠时丶恨不能将祖宗十八代都讲上一遍,只为能获取对方的重视从而保住性命。

不过那时候的李泰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完全的身不由己,纯粹是无奈被动。而眼前这个萧老八之子则就是没事找事,咎由自取了。

趁着将士们还在清理战场之际,李泰先与出城相迎的李允信略作交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顺便也对这萧圆正略加审问。

「你说徐文盛也在你军中?」

听到萧圆正的交代,李泰精神顿时一震。徐文盛乃是湘东王萧绎安排在郢州与侯景乱军交战对峙的主将,这个名字他当然是非常熟悉,却不想其人在战败之后并没有返回江陵,而是被这个萧圆正拘押在了自己军中。

由此也可见南梁这方面的人事风气真是不怎麽样,徐文盛虽然战败了,但也毕竟是一方主将,结果遇上萧圆正这样的宗室子弟却被直接擒拿下来,可谓是全无尊严。

若在南梁秩序尚存的时候,这种血脉身份上的压制本身还算是秩序的一部分,可若是秩序崩溃,一切都需要武力作为凭仗的时候,这样的做法无疑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噬。而侯景叛乱之所以爆发的如此猛烈,也是这种反噬的一种体现。

智商与身份地位从来也不成正比,尤其是那种世袭获得的权势地位,由于本身欠缺一个由低到高的奋斗过程,越傲慢则越无知。晋惠帝在这些蠢货当中都属于佼佼者,因为他起码知道人饿了是需要吃东西这种常识。

略加沉吟后,他还是答应了徐文盛的请求,除了将汝南城前所聚集的其数千旧部尽数归还,就连之前交战所缴获的萧圆正部曲们也打算交付给徐文盛,凑成一万五千馀众由其引回。

他对萧家这一窝米虫废物实在是兴趣不大,要不是南梁的官民百姓们仍然认可这些家伙的法统地位,使得他们还具有一定的统战价值,单凭他们自己的话,抓到一个砍一个,留着多管一顿饭都是浪费粮食。

因为正在这一时候,梁王萧詧派遣一万人马进据江陵北面的武宁,如果徐文盛的品德有问题,湘东王还委以此任,不怕他转头把整个江陵给卖了?

徐文盛听到这话后,连忙又小退一步而后深拜道谢。

很快又有士卒在战场上搜索到徐文盛并其亲兵们,便又将之一行引至城前。

对于真正的人才,李泰向来是有礼贤下士的谦虚姿态和拉拢示好的耐心,更何况徐文盛还是一个放眼整个西魏都比较稀缺的擅长水战的人才。

《梁书》讲徐文盛因侯景归还其妻而深德侯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这样的记载实在是有点诛心,直接就把徐文盛这个人给否定了。但事实上最后战败的时候投降侯景的,恰恰是杜幼安丶王珣等所谓与侯景战丶大破之的江陵将领。

「多谢丶多谢李大将军体谅包容!」

徐文盛听到这话后脸色更显羞惭,垂首哽咽道:「败军之将,实在没有面目自夸功迹。师众溃走,幸在李大将军恩佑保全,却又遭受裹挟,未能和气道谢,竟然刀兵相击……」

「军无常胜,一时失势并不足以论定成败,只要斗志不失,总有一雪前耻的机会。」

这萧圆正本身便是脱离大部队和主战场跑来捡便宜的,结果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眼下已经是证据确凿丶不容狡辩。李泰倒也不担心由此会引发什麽外交纠纷,于是便着令先将其人拘押在城中,然后将其部伍都作战俘整编起来。

至于徐文盛因聚赃而夺职,因怨望而获罪,最终身死狱中,老实说也只是一个夺人部曲丶卸磨杀驴的现场而已。另一个卸磨杀驴结果未遂,反而被驴一蹶子踹的挺难看的,那是王琳。

正是因为徐文盛品德和能力仍然靠得住,再加上王僧辩等江陵人马被侯景大军困在巴陵,所以才委任徐文盛为城北都督以防备襄阳之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