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6章 沔北招商(2 / 2)

加入书签

最终还是陆通这个老熟人硬着头皮再次来到李泰府上,央求他再去台府继续讨论,然后才达成一个共识,由台府规定每年多少资财可以输送到荆州,不足的按照具体数额收取十分之一,超出的则就需要进行增收一定比例。并且台府委派一名度支使前往荆州总管府,负责记录这一部分钱事的往来概况,除此之外便无作其他的限制。

虽然李泰之前还开辟了一条子午岭—汉水道,但是随着山南汉中地区的收复,这一条线路也不再适合频繁的进行台底操作。

可是后一项简直就是在侮辱李泰的智商,须知秋后到新年这一段时间,本就是台府进行财政汇总丶总结前一年并制定新一年财政计划的时刻。

所以还不如乾脆开诚布公的跟台府谈一谈,如今的荆州总管府就是需要大量的钱货物资投入进来以促进地方的恢复发展,所以需要在关中筹募资金。

并且李泰向台府做出承诺,对于这些从关中输入到南阳盆地的资金,荆州总管府可以向台府返输总数十分之一的份额,并且后续逐年都会从这些投资获取的利润中抽取一定份额返还台府。

这些财富留在关中的话虽然也是藏富于民,可台府想要真正拿到手中的话,就必须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无疑会大大破坏关中地区的稳定。可若从关中转移到南阳,台府则就可以趁机盘剥一层,兵不血刃的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过如今人口也并不是南阳盆地所急缺的资源,新获取的汉东之地本就拥有不少的人口,再加上李泰东征西讨从各地掳回荆州的百姓,以及源源不断从长江下游逃难西进的南梁民众们如今也将李泰治下之地当作一个投奔的目标。

所以最终台府形成的决议是,由荆州总管府率先提出一个募集资金的计划,然后交由台府审核通过。接下来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按照比例将需要返输台府的那十分之一资财先行抵扣出来,然后剩下的才能输送到荆州去。

因为双方就此形成了默契,所以此番跟随李泰归镇还有许多关中豪强们的代表,他们要认真考察一下南阳盆地的投资环境如何,是否真的有利可图,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将家中一部分资财转移到这里来进行投资。

所以眼下的南阳盆地最急需的还是继续大修水利,改善耕垦环境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生产,而这一切都需要海量钱货资源的投入。

李泰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也是个馊主意,但却因为台府太穷而具有了商讨的价值。

李泰本来就是台府中的老油子,又怎麽会不明白这当中的道道,这一计划显然就是台府那些被恶劣的财政状况快折磨疯了的属官们突发奇想的杀大户计划,他当然不会答应,甚至直接撤回了这一提议,不愿再就此进行讨论。

但台府甚至已经把这一笔还没有确定的收入纳入了度支计划之中,如果收不到那可会产生一系列的恶劣影响。

关中民间的资财在这一时间段聚集外输,就是给台府这些政务官们上手截留提供良机,当年的收支有什麽亏空丶来年的用度有什麽不足,都可以从这一笔现金流里边榨取。

总之在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下,如今的荆州治下人口激增,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如今李泰的权势地位已经不再适合进行太多阴谋性的行为,就算能够短时间内凑效,长远来看还是有害的。

虽然说他们并没有什麽后世系统性的投资理财的认知,但最起码狡兔三窟丶分散避险的常识还是有的,所以对此也都热情颇高。毕竟从胡亡氐乱以来,南阳盆地便是关陇人士主流避险地之一。

李泰之所以要将此事扩大来做,而非只是局限于渠盟内部,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和加强自己在关中的影响力。哪怕他并不久处关中,但关中群众们仍然不会淡忘他丶无视他,因为他是这些人的钱袋子!

所以在归镇途中,李泰便已经先遣使者返回荆州,通知留守总管府的崔谦等人认真筹备一番,努力搞好荆州总管府第一届招商引资大会,将荆州总管府的诚意向这些关中豪强们展现出来,继而吸引他们将自家的资财大笔投入进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