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9章 吴使:大王身为潮汕後裔,为何不把暹罗捐给母国?(1 / 2)

加入书签

阿瓦城,王宫。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虽然孟云本人是通过政变登基的,但是他不希望有其他人效仿自己。

孟云本人的处境酷似唐德宗。

地方藩镇林立,诏令仅限于直属地盘。但,一直没放弃努力。

继任国王之后,

他一边在东印度公司的帮助下扩编军队丶厉兵秣马,一边和各方势力展开和谈。

如今,

南方的孟族,北部的掸邦丶木邦,还有阿桂的清军啃不动阿瓦城,乾脆顺水推舟接受了来自阿瓦城的册封。

以上,解决内忧。

此外,

孟云还和东面的暹罗吞武里王朝达成了互不侵犯协定,暂时避免了外患。

外交立大功。

……

一名眼神阴郁的军官在前引路,恭敬道:

「上使,请!」

「哼~」

使者走进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宫殿。

他是来兴师问罪的。

也是来找死的。

只见孟云居然亲自迎到了院子里。

面带微笑:

「上使远道而来,辛苦了。小王略微薄酒歌舞,为上使接风洗尘。」

「哼~」

周围的士兵面露不忿。

堂堂的一国国王亲自下堂,确实有点卑躬屈膝了。

……

酒宴上,使者多次拒绝孟云敬酒。

理由是喝不惯本地的酒水,除非你上点绍兴府的花雕酒。

态度十分无礼,在场所有人恨得牙痒痒,就连孟云的脸也越来越阴沉。

使者突然把酒杯一砸:

「孟王,您准备如何处置商队遇害事件?」

孟云挥挥手,舞女们连忙退下。

「小王获悉商队遇袭的消息后十分震惊,立即派精干人员查访,抓获歹徒 11人,皆已正法。此外,小王愿赔偿遇害商人每人 1000两抚恤银,加倍赔偿损失的货物。」

「上使~您看?」

使者摇摇头。

吐出 2个字:

「不够!」

孟云笑笑:

「再翻一倍。」

使者还是摇头,冷笑。

孟云继续微笑:

「小王诚意满满,再翻一倍,如何?」

……

使者愤然起身,冷峻环视众人:

「上国的尊严岂是区区阿堵物可以弥补的?」

孟云也按捺不住了,反问道:

「那上使的意思?」

「请您批准帝国驻云南的第 7军团派兵在遇袭地点附近进行搜捕。」

刷~

殿内所有人齐刷刷起身,杀意滔天。

几名高级军官甚至当场拔刀在手,颇有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意味。

使者一脚踹翻眼前木案,酒菜滚落一地。

「大胆!」

「尔等敢弑上使否?」

一名黑瘦军官大步向前,高呼:

「如何不敢?」

「退下。」孟云一声怒喝。

……

「贡榜王朝,撮尔小国也,却在明清两朝屡次犯边,戕害土司,占据土地。如今更有公然加害商队之恶行,其心当诛。」

「本使正式通知你们。明天日落之前,要麽同意第 7军团入境,要麽~」

「呵呵呵呵。」

使者好似乌鸦般的声音,响彻大殿。

说完,竟是拂袖而去。

见一军官拦在门口,没有给自己让路之意。

使者爆喝:

「滚开。」

同时一脚踹在其裆部。

军官猝不及防,狼狈倒地。

望着那嚣张的背影。孟云满脸通红,手臂哆唆:

「放~肆~」

……

使者气定神闲的在王宫内待了 12个时辰,其间不断索要美酒丶美人丶美食。稍有怠慢就对侍者一顿拳打脚踢,把「嚣张跋扈」演绎到了极致。

酒酣人醉。

他甚至揪住一名侍者,询问:

「你们的王后住哪里?」

「不知道。「

「那你们的太后呢?」

「不!知!道!」

侍者愤怒挣脱他的胳膊,噙着泪水去禀告。

只待王命一下,就把这个「类人」的吴使丢进鳄鱼池。

……

而此时,

孟云和东印度公司的一名陆军少校在密室会谈。

「国王陛下,您现在千万要冷静。可将此人驱逐出境,千万不要让他死在阿瓦城,小不忍则乱大谋~」

「巴克少校,你在圣三一学院也曾进修儒学?」

巴克小脸一红。

耐心的解释道:

「这是吴廷的策略。如果使者死在阿瓦城,吴廷就有足够理由出兵灭国。而且,我们公司也不太方便介入。」

孟云沉默。

好熟悉的历史。

……

半晌,

他感慨:

「即使小王再次忍让,骄横的吴军也会动手的。」

「没错,但那个时候,公司可以给予您最大限度的军事援助。」

「直接出兵吗?」

「不,是军火和训练方面的援助。」

孟云点点头,起身离开。

撂下一句:

「今日就开始备战,我需要大量的火炮丶燧发枪丶以及内河战舰。但,我现在没钱~」

「啊~那丶那就先赊着吧。」巴克少校强颜欢笑。

……

孟云强压怒火,派人将使者强行送回北方的八莫,这是阿桂的地盘。

阿桂很无奈,派人护送到云南腾冲。囫囵个的使者一路骂骂咧咧,终究是活着回来了。

这也说明:

吴使,不如汉使远甚。

太惜命了。

人家不杀你,你可以自己杀自己,在王宫里找个墙撞死,让孟云有口说不清。

也能青史留名,子孙恩荫。

汉使一般就不会活着回来,他们总能死的很惨,死的四分五裂。

……

高丽,汉城。

景福宫。

李祘隆重设宴招待吴廷使者,谦恭有加丶礼节周到,对于各种要求无一不允。

「因为当了 1000年藩属国,所以倒欠 600万两黄金」

深得儒家真传的高丽君臣刚听到这个数字差点吓的尿崩,可随即就找出了应对办法。

上国拉的帐单,我们认,我们也愿意还。

只不过,帐期有点长——一万年。

能忽悠一年是一年,能过一年是一年。

高丽人读儒家经典读的透彻,他们读懂了一个「忠」字,和一个「拖」字。

忠——是做事的态度。

拖——是做事的方式。

嘿嘿嘿~

600万两欠债都接受了,出兵协同进攻贡榜王朝的要求就更加可以接受了,高丽不缺人。

……

江户。

德川幕府所在。

外联署长傅聪跟着一女官依次走过一间间木屋,脚下木地板踩的咔咔作响。

途中,

他诧异的看见一间屋子挂着「吴服间」,大为诧异。傅聪的文化还是差了点,如果换个文人肯定知道这是怎麽回事。

走了好一会,七拐八拐。

他有些不耐烦,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